书剑长安_第八十三章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第2/2页)



    是蜀山历代星殒所用之剑,皆被藏于剑冢,待有缘弟子寻得。可以说每一把都饱饮过不止一位星殒的鲜血,每一把都裹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而想要催动这样的神剑绝非易事,即使寻常星殒全力二位能驾驭其中一二便已是了不得的事情,可雁归秋却能如使双臂一般同时催动十三把神剑,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惊世骇俗之事。

    那一战的结果,无人知晓,只是圣皇却自此再也未有提过清理西蜀遗族之事。

    雁十三之名也因此传遍大江南北。天下宗门皆以其为首。

    而吴起作为雁归秋唯一一个徒弟,还未至星殒便已经从剑冢之中取出一把先辈所遗神剑。隐隐有传闻,他的剑道天赋堪称妖孽,甚至很有可能成为雁归秋之后,第二位能同时御使十三把神剑之人。

    故此,小十三之名也就随之传开。

    “师尊名讳,晚辈担之不起。”

    虽然不知其身份,但观男子如此直言不讳的到处师尊名讳,吴起心中便知此人辈分极高。即使心头对于男子有所忌惮,但向来尊师重道的他,还是极为恭敬的朝着男子行了一个礼。

    “恩。”男子点了点头,对于吴起的行礼心安理得。

    “丞相,蜀山掌门对于讨贼之事尚存疑虑,多番推迟,全然不顾当年恩情。今日不得已才带吴公子前来。”青玉夫人也在这时说道,言语之中对于蜀山的态度多有不满之意。

    吴起闻言也确有几分尴尬。

    当年之事他虽不曾亲眼见得,但却有所耳闻。

    那位万人敬仰的丞相左玉城曾经将濒临灭门之灾的蜀山挽救回来,当时身为蜀山掌门的雁归秋对此感激涕零,也曾立下誓约,蜀山永世敬汉。

    可是如今西蜀遗族凋敝,甚至连曾经的皇室后裔都寻觅不得,有的只是一些还空抱着复国梦的酒囊饭袋。圣皇虽死,但司马雪却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个时候,青玉夫人想要拉着蜀山对抗大魏,确实也有些难为蜀山。

    但江湖之人又极重信用,故此,吴起确实感到有些难堪。

    “呵呵。”男子闻言却笑了笑,脸上丝毫未有半分恼怒之意。他笑呵呵的望向吴起,说道:“蜀山千年基业,自然不可轻率行事。不若吴公子与我说说你家掌门有何顾虑,在下也好一一为你解惑。”

    男子的态度倒是让吴起生出几分好感,不似青玉夫人虽然身为女子,却一门心思的想着复兴汉室。他理了理思绪,说道:“圣”吴起觉得有些荒谬,心中更是暗以为这男子是为了诳骗自己所胡诌的事情。“先生说笑了,如月姑娘是青玉夫人的孙女,汉朝神将樊黄岭之后。岂能是先帝后裔。”

    “当年先帝的之子,陆蒙皇子与我儿被魏贼所困,为保住先皇唯一的血脉,将公主与我的孙女互换,方才逃过此劫。那是公主年幼记不得也是常理之中,但先皇却留下了血诏,证明此事。”青玉夫人的声音也在那时响起,她脸上的神情淡漠,似乎丝毫也不为自己孙女的死而感到半分不舍。而说完这番话,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燃着血迹的锦缎递于吴起手中。

    吴起下意识的将之接过,皱着眉头看了看,里面所述之事与青玉夫人所说,却没有半分出入,只是仅凭一卷血书,这其中真假他却也难以评断。

    似乎看出了他的怀疑,男子笑着说道:“吴公子若是还有疑虑,待到回到蜀山取出那把先帝交由蜀山保管的衍龙剑,一切便有定论。”

    吴起闻言又是一愣那把衍龙剑是汉朝先祖所铸的神剑,跟随他征战一身,非起后裔绝无办法驱动,男子既然敢提出此言,那自然应当是胸有成竹。

    吴起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对于青玉夫人的那番话又信了几分。

    “只是,就算如月姑娘当真是先帝遗孤,但毕竟如今大魏尚有数位星殒坐镇,而蜀地可用之人却少之又少,我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吴起劝解道。若是樊如月的身份做实自然可以凝聚蜀地的力量可想要与大魏对抗,在他看来依旧是以卵击石。

    “无可用之人?从长计议?”男子反问道。

    他脸上的神情在那时一正,一股威严忽然自他的身上弥漫开来,他转过了他的身子再次面向那一片埋葬了西蜀无数星殒的坟墓。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他的声线深邃,穿过了天际的流云,划开了浓郁的夜色,直抵苍穹。

    像是在感叹,又像是在呼唤。

    “蜀将何在?”

    他这般问道。

    身上的长衫开始飘动,两鬓夹着白雪的青丝被高高扬起。

    那时,数颗星辰猛然自夜色中亮起,数道星光随之洒下,吴起看得真切,每一道星光都照在一处坟冢之上。

    然后,那些隆起的丘陵开始蠕动,一些东西正在破土而出。

    直到数息之后,一位位身着甲胄的身影从地底爬出。

    他们身着甲胄,手持兵刃。

    他们双眸含芒,头顶星光。

    他们的朝着男子跪下,口中齐声喝到。

    “末将在!”

    神态恭敬,却杀气凛然,宛如百载光阴前一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