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咸阳辩合(三十三)募役法? (第2/2页)
担心没有人会去做,同时还要兼顾既得利益减轻民众负担的,放在宋朝似乎是没有问题。 可是,端木璟忘了一个问题,这里不是宋朝而是秦朝,嬴政所要兼顾的并不只是徭役。韩回话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端木璟所提出的募役法触犯了嬴政想要施行的东西。 聪明如端木璟,如此便揣出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时间不对,场合不对! 募役法这一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其中钱财取自于民是很正常的,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募役法如果真正长期推行下去,那么国家的土地就有可能出现地荒的问题。 田地没有人耕种,不存在男耕女织,自然的集不会有商业的繁荣,没有人种植粮食,所谓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都不过是枉谈。 这是募役法的弊端。宋朝是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到一个程度的朝代,生产力也不是现在的秦朝可以比的,短期之内不能看清楚这个问题,但是秦朝这里就会将这个弊端无限放大,最后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农民的混乱。 试问,又有哪个统治者希望这样不利于统治的方法施行呢 尽管这个方法的出发点从来都是好的。 端木璟正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才触犯了公子扶苏的禁忌,或者说更加地触犯到了这个国家。思及此,端木璟才明白长公子为什么如此震怒! 这这这,换做是自己,同样也会生气的吧,何况扶苏代表的可是整个帝国。
并且端木璟可是再大庭广众之下将这话说出口,公子扶苏就算想要为端木璟开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面有道家的人做了例子,公孙冉也算力挽狂澜,现在端木璟这样的情况,韩回又将怎么做? 可惜,不是韩回怎么做,而是端木璟怎么做。 因为韩回要的不死端木璟暂时保全自己而已,还要让端木璟真正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韩回的分析只是说出了端木璟心中的疑惑,具体怎样来,这个问题还是要留给端木璟。 “刚才端木兄所言,只是没有回答完整,所以长公子有所误会,这方法主要讲求的就是一个事宜二字。” 韩回站在那里,不卑不亢,说好了不是给端木璟说情,不过就事论事,只是在给端木璟争取一个机会。难道长公子好意思说自己不给端木璟任何辩驳的机会?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端木璟明白了韩回的意思以及给自己的暗示,抬起头来看着公子扶苏,缓缓开口,这下倒是字字斟酌句句小心了。 “长公子,这方法,在草民看来,并不是不适用的,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端木璟心中斟酌了字句,这才开口,“商人与农民之间并不是没有一个衡量的界限,我所说的是要考虑这中间的量的把控。则方法并不施行长久,只是一个短期的过程,等到军事徭役稳定下来,那么就可以逐步舍弃。从商身份低贱但是有利可图,可是只要拉高农民的地位,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现状,没有人耕作的事情也就得以缓解,最后钱财的考量一定是要细致入微的,这并不是说只需要按照定死了的钱帛,而是需要份额制。” “所谓多劳多得,那么自然的也可以多得多做贡献,只要将自己的方法加以利用,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平衡。长公子深知我端木璟为人,既然要说出这军事徭役的方法,何苦一定要作出对帝国不利的事情来。” 端木璟说完,再次叩拜了下去,只道“长公子明鉴”。 “好”! 只一个“好”字从场中传来,端木璟还没有明白过来,公子扶苏已经站起身,拍手称赞,显然是对端木璟的答案很是满意,只是这话端木璟倒是觉得公子扶苏赞扬的分明就是韩回,毕竟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在韩回的身上就没有移开过。 端木璟心中长长得松了一口气,只道好险。众人只道公子扶苏这急转直下的态度不过是因为临时试探端木璟,要探知这人才学到底如何,但是只要明眼人只道,刚才的公子扶苏是真的生气了的 并且也是真的动怒,可惜,长公子愿意给韩会一个面子,同时端木璟的答案也让人满意,这才是重中之重。 “端木璟,若是早说明情况便是,你很不错。”这话却不是扶苏说的,而是来自廷尉李斯。李斯虽然在座中一直没有言语,不过眼中的欣赏却是不言而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