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空缺的储君之位! (第1/2页)
正文 历史上,秦始皇帝迟迟没有册封太子,后来驾崩巡游途中,赵高、李斯联手篡改遗诏,赐死了贤明的皇长子扶苏,拥立了昏聩的幼子胡亥,结果导致天下大乱,断送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 后世帝王引以为鉴,大都会在登基称帝之后,尽快的册封一位继承人,以此来巩固国本,避免出现祸起萧墙之事! 可是曹丕称帝四年多了,一直没有册封太子,弄的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更是多次上奏,请早立太子以固国本,却犹如泥牛入海全无回音! 那些强烈建议立储的官员,还纷纷遭到了贬斥,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敢提这件事了,没想今天卞太后提了出来,有意,还是无心? “回禀母后,储君者,一国之根本也,册封之事必须格外慎重,如今诸位皇子年幼,一时还难以辨清贤愚,若是莽撞的立了太子,只怕将来有废立之祸,引的手足自相残杀,母后忘了汉废临江王之事吗? 故而儿子考虑着,等皇子们长大一些,心性皆稳固之后,再从中挑选一个天资聪慧、仁而爱人者立为太子,再请名师好好教导之,如此才能保证大魏江山永固!” 曹丕jianian诈过人,立刻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作为自己不立太子的理由,还搬出了汉废临江王的故事! 话说汉景帝之时,为了避免兄弟觊觎皇位,抢先立了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以此来巩固国本! 后来又觉得刘荣难成大器,远不及十皇子刘彻聪明伶俐,于是使用帝王权术,找借口废刘荣为临江王,改立刘彻为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大帝! 问题是,废立太子非同小可,很多朝廷重臣受到了牵连,罢免官爵者有之,抄家灭门者亦有之,引起了极大的政治动荡,而废黜的临江王刘荣,也很快被酷吏逼迫而死了,成为汉家历史上一桩惨案! “陛下所言亦不无道理,立储的确要慎之再慎,在皇子当中择仁爱者而立,千万不要弄的骨rou相残啊,此事过几年再说也好!” 卞太后服侍曹cao几十年,耳濡目染之下,自然知道废临江王的故事了,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 自从曹丕、曹植兄弟争夺储位,差一点弄的你死我活之后,卞太后最不想见到的事情,就是曹氏血脉自相残杀了,因此口风为之一转,不再催促立储之事了。 眼看把母亲糊弄过去了,曹丕暗中长出一口气,又偷偷的瞪了甄道一眼,目光中杀机闪动,认为是她在背后搬弄是非,让母后出面逼迫自己立太子的! “哒!--哒!” 甄道面露委屈之色,惧怕的后退了几步,天地良心啊,自己只是侍疾问安,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更不敢干预立储大事了。 反倒是曹熊与卞太后交谈之时,前者说刚立了嫡长子为王世子,以后继承自己的封国,还说了一大堆早立世子的道理,或许是卞太后有感而发,这才问起了立太子之事吧? 不过甄道也很疑惑,曹丕治国理政的水平不差,处理事情也很果决,为何偏偏在立储的问题上,一直拖延不决呢? 这个问题甄道想不明白,卞太后想不明白,文武群臣同样想不明白,答案藏在曹丕的内心深处--为了一个人,小女王! 自从十几年前,在寺庙中见到了小女王,那个精灵般小巧而美丽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曹丕的梦境中--蚀骨**,挥之不去! 很长一段时间里,曹丕对妻妾们兴趣全失,总是以各种借口,隔三差五往无愁侯府跑,希望见到小女王,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对这位大魏世子、后来的大魏天子,小女王一点兴趣也没有,而那种孤高冰冷的气质,反而让曹丕更加痴迷了,暗暗发誓一定要得到小女王! 其实曹丕贵为一国之君,后宫佳丽不计其数,想要什么样的女人都有,之所以疯狂痴恋小女王,除了合自己的口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小女王是萧逸的女人,准确说是萧逸也未得到的女人! 虽然曹丕很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咬着牙承认,自己非常的畏惧萧逸,简直畏惧到骨子里了,而帝王畏惧臣子是奇耻大辱,因此曹丕暗中发誓,一定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不畏惧萧逸,可如何来证明呢? 在战场上打败萧逸吗……曹丕这辈子做的最美的梦里,也没梦到过这种场景,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呢! 战场上无法取胜,只好在情场上下功夫了,如果让小女王心甘情愿的嫁给自己,岂不就可以证明,自己比萧逸更强大了吗? 须知征服江山、和征服女人,都是男人最为得意的事情,其快乐感不相伯仲,不过后者有时比前者更难! 问题是,小女王太有个性,入无愁侯府十余年了,一直不肯名正言顺的嫁给萧逸,而萧逸也不好强迫,究其原因就是:不肯做妾室! 小女王的人生信条是:‘女王一生,不弱于人,上到天子,下至农夫,要想迎娶自己,只做正室,绝不为妾!’ 换而言之,曹丕要想得到小女王,就必须给她一个正宫皇后的名分,这就是曹丕一直想废黜现在的皇后,又迟迟不肯立太子的原因了。 因为十一位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