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1/2页)
每一个真正关心中国科幻发展的创作者们松了一口气,每一个真正的喜欢科幻这种思维无限遨游的科幻迷们松了一口气。 评论界倒掉了,其他的还远吗? 无数人开始对中国的科幻涌起了巨大的期望,无数人开始对戈文抱有起巨大的期望来。 而戈文会让他们失望吗? 这一系列的科幻小说都是刊登在与戈文所打过交道或者是戈文关系很好的报纸杂志上的,这却是戈文为了保证这些作品能够刊登出来的一种小手段。 杂志社那是有求于戈文,他们的杂志在刊登了戈文的后,销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他们当然愿意继续刊登戈文的科幻小说了。 再者说,既然已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那还吃下第二个螃蟹有什么问题? 杂志社则是因为与戈文的密切关系了。 戈文是杂志社的编辑,戈文是总编巴金的关门弟子,如果这些还只是软件感情的因素的话,那硬件因素就是—— 从来都是只看作品的价值而不在意外界因素的影响的! 自在80年首登了伤痕文学作品后,自刊登了谌容的之后,他所引起的争议还少吗? 一直都坚持着开放甚至冒险的原则,引领着中国文坛的百花齐放,这一点纵然会引起多么大的争议,他都始终坚定不移! 不然怎么有朦胧诗大展?不然后世又怎么敢刊登那个郭小四的? 而戈文的这篇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中篇小说,说是纯文学作品也一点都不夸张。如此作品刊登那有什么稀奇的呢? 、、则是因为与戈文的密切联系,双方长时间存在着合作关系,这足以让这些编辑部敢于冒这个风险,他们可是很看重戈文这个文坛新秀呢! 况且所谓的风险也未必存在吧?既然能够在刊登了后继续第二期杂志的策划,既然敢刊登戈文的,那他们还有什么担心的呢?连贺敬之老先生都现身说法了呀。 。又是不同。 他的副总编、副刊的总编林萨与戈文的关系相当的不一般,当初的社论事件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也经常刊登一些反对戈文的文章,可这只是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两人之间的情谊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半点破坏。 这次戈文给林萨打电话说想要在上发表几篇科幻小说时。林萨当即毫不犹豫的答应。别人不知道,林萨还不知道戈文吗?他可是对戈文的文章抱有强烈的信心的—— 戈文怎么会写出达不到刊发的作品呢?! ,好吧,这家杂志确实是一个不确定的变数,就连戈文都不敢保证这篇小说会被刊发。 记得当初他在考虑将这些科幻小说投给哪家杂志社的时候。林一铭就在一边出谋划策。 对于戈文的这些科幻作品,林一铭最喜欢的就是这篇。 大气恢弘而不缺少专业军事描写的战争场面,与时代贴近的战争背景和一种怀旧的忧愁纠缠在一起…… 我觉得这篇小说应该给我们的军人们看看,我想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林一铭一边回味着小说带给他的快感和享受,一边脱口而出。 于是在林一铭的建议下,就投给了。而这家杂志社也确实有军人果决的特色,丝毫没有顾忌外界的压力,在收到稿件后很快的就将这篇小说刊登了出来。 至于—— 其实戈文将寄给,那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的! 因为钱学森老先生的出现,俨然成为了科学界攻击科幻界的一个主要战场。各个科学界的科研工作者们纷纷在这家报纸上发表文章,表达他们对于科幻小说的不屑,以及他们对科幻小说的看法。 而正是写给科学界的! 这篇小说虽然无法反驳钱学森口中科幻小说是坏东西的看法,也无法证明科幻小说其实对科学界是有益处的,可是戈文认为这篇小说一定会打动这些理性的、逻辑的、严谨的科研工作者们,这篇小说足以让他们明白—— 科幻小说或许与科普界有着联系,可是它依然是文学作品形式的一种,是最最纯正的文学小说! 如果说这一系列的科幻小说是针对评论界的逆袭,是戈文向他们证明科幻小说是文学作品的话,那这部在证明这点的同时。更重要的目的是同样向科学界的科研工作者们表明科幻小说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科普作品! 至于科幻界坚持认定科幻小说是坏东西,这个只能通过更多的作品来改变了。通过更多的科幻作品来向他们证明,科幻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激发创新与开拓意识,更可以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 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开始了。 第一批八位数学家沿着长长的坡道向真理祭坛上走去。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庞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