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嬉三国_第三十章 城中宵小挑事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城中宵小挑事端 (第1/2页)

    荆州城的绵绵细雨,轻轻刷洗着秋风捎来的尘埃,珠帘一般的檐水,稀疏地垂挂窗前,滴扫在窗下浅草里,润物之声淅淅沥沥。

    窗下,对着满满一桌的官文书、奉贺、循例汇报、认罪、簿责、陈情等文稿报呈,关凤才知道,为什么王甫长不胖。才后悔当时感动时说的话:“城中政要,灵玥定会悉心着办,必不毁王大人苦累之果。”

    都不知道哪根筋扭起了,揽上这打理政要的苦差。这些报呈文书,包含政纪、法纪、军纪等大政之外,还涉及到赋税、营造、盐铁茶马、口赋、田租、谣役、算缗、关市。其中大部份都是要钱要粮的官文书和陈情文,看得关凤头昏。心恨这权利高度集中、分工不明的官吏制度,才理解大官们为什么要养那么多门客、幕僚。

    “东城郭家,其妾郭吕氏,诞丁孪三……”关凤念到这里,“啪”的一声,把这文书狠狠砸在桌上,气得直嚷:“别人小老婆生个三胞胎,关我什么事。……什么都报!报!报!还要不要人活?”

    婷儿端来茶水,猛听关凤发火,吓了一跳,好在关凤对着这些文书报呈已经发了三、四天脾气,婷儿就多有注意,才没把盘子摔了。心道:这三小姐发火次数越来越多了,可也怪,却愣是每天把一堆东西一件件看完,并批注下去。稍有不明白的,便找来王甫府中从事细问;不放心的,还亲自督询。忙来忙去常赶不上饭点。

    看着关凤略显憔悴,婷儿甚是心疼。“小姐如是心烦,差人做就是。何必如此怒火,小姐莫气坏身子。”

    “我怎么知道这么烦人,可我当着那么多人答应了的……,唉!”关凤无可奈何,重回桌后。翻开文折,工整地写了个“准”。嘴里念叨:“唉!东吴大军一来,这荆州簿曹从事(管钱粮、文书)也吓得病死了。都不知道这王甫,当了治中、别驾两职怎么过的日子。这荆州城,穷得就剩钱了,秋种播不下,盐茶运不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那些大户、商贾也还老实,才幸得粮草暂无忧……”

    听到这里,婷儿“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要说这大户、商贾老实,倒还真是稀奇,谁不想发点国难财啊!可那些大户、商贾抬高物价,囤积货物时,关凤带着荆保和一群凶神,,将这些家主们请到兵营喝茶,不打不骂,陈情说理。

    这些jianian商们自是推诿,说是下人所为。关凤表示非常理解,马上把那些商铺里的掌柜们悉数逮了,以“破坏军民团结、扰乱社会安定”安排了个什么“劳动改造”,只管伙食,没有工钱。责罚其营中打点杂、西山砍点柴。

    随后,关凤请这些个家主亲自督管商铺,并语重心长,殷切嘱托:“危难当头,共渡共勉,如有经营困难,定要告知,我会遣大队军士相助……”这不是**裸的威胁吗?

    当这些jianian商们准备以“货物匮乏”为由不出售商品时,关凤组织“劳改”的掌柜,令其现身说法,当然要汇报各自家主货物积存状况,和自己如何对不起荆州乡亲,一时糊涂,擅自涨价的恶行。

    关凤此举,留足了大户、商贾的面子,都知趣地老老实实。

    此时,门外王平急冲冲进得屋内,慌忙禀报:“关小姐,东营外有返乡逃卒,聚有百余,求见关小姐。”

    “哦!找我干什么?”关凤很是奇怪。

    这逃卒一事,得说到王甫走后次日,荆州北城门外,不断有从关羽大军里逃回荆州的士兵。是言:“误信谣言,心系家人,故此逃回。”

    北门城守不敢大意,找来关凤。关凤见城下言语真切,便差这些人城中家小前来辨认,又调兵防范。果真无诈,才领回城中。逃兵进城后,关凤急忙询问父亲状况。当得知关羽樊城战败,知东吴来袭,急退回防时,中陆逊埋伏,大败困至麦城。关凤心中大为着急,连忙派了数人北上探听消息,寄望薛飞能找到关羽。气急之余,对这些逃兵恨得无语。但看见的他们一家团圆的惊喜,不忍责罚,便令:“只要是逃回来的士兵,一律削除军籍”

    这随后三天里,陆陆续续每天上百人,逃兵回来了四百余。这些人回到城中,见得荆州无事,均有悔意。但被除去军籍,偶又遭冷语,心中很是自卑;闲暇想起也曾舍死效命,如此冷落也多有怨言。

    这一切倒被一个不知趣的商贾看在眼里,此人姓郭,是往来东吴、荆州的商人,因这两日,关凤安定市场物价,损害他的利益,还把他的大掌柜拉去“劳改”。心中很是不忿,便找来门客、账房等,将此逃卒不满之事一讲,一群人嘀咕一阵,找来些种有郭家田租者。

    酒过三巡,对其众人言:“尔等入伍多年,跟随君侯,无功亦有苦。现关家刁女,不问缘由,除你等军籍,扣其月供之粮,记名待定。如君侯还,尔等战前逃脱,是一死;如君侯不测,“虎面煞神”必然迁怒,也是一斩!不如早有打算,胜似这般等死。”

    众人闻言,皆是不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