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荆州转安思两郡 (第1/2页)
朝阳和煦,驱走夜的寒冷;霞光缕缕,把暖暖的心情,拂入城中每个人心里。 荆州四周已经没有了东吴军队,城外不远的田陌上,不断有农人耕忙,巡城士兵警惕地张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亭侯府中的关凤,叫人在庭院中安放卧榻,正懒洋洋地享受这难得的安宁,沐浴这熏暖的天气。旁边婷儿端来瓜果无数,休养得好不惬意,唯一不足就是不敢妄动,要不会牵得一身新旧伤疼出眼泪花来。 府中大厅里,文武俱在,关羽心中焦急,脸上却不动声色,正坐捋髯,言:“南郡、公安两郡,虽未失,然不知守得几时,我欲分兵助之,诸位可同此议?” 伊籍忙说:“我等也知两郡之危难,可君侯城中兵卒,仅有两万余,除去城防守卫,可调兵马不足两万。如分兵而出,驰援两郡,如途遇东吴大军,人马单寡,恐有闪失。” 赵累谏言:“此两郡,虽非易攻之城,但怕是兵寡,吴贼久攻之下,也唯恐有失,当速往救之。闻子钧(王平)援荆州之时,已速报汉中王,若我主遣兵,算得日时,再有三五日便至,君侯可先助远之公安,待蜀中大军一到,便可径直速救南郡,退东吴之兵。” 马良虽觉赵累所言不妥,但也是无计,只是担心说道:“糜将军受吕蒙大军之围,实属最险,稍有迟援,怕……;王甫所守公安,却无一将可镇……,陆逊携甘宁、韩当取之,也是危亦……,然分兵恐……” 关羽听得众人言语,眉头一皱,不屑说:“哼!如何分兵不得?某亲领万余,径直南郡,吕蒙敢挡吾,某必亲杀之!公安之地,只有陆逊小儿带得两万疲惫乌合,可有人愿领五千,助守公安……” 关羽话音未落,就听一人闪出,大声曰:“某愿请此令!”却是于禁、于文则。 关羽颔首,言:“前番凤儿代某行令,已任汝为将,吾定不会废。荆州数战,文则勇武,云长知也,便准你所请。文则此行,如得全功,关某并非无容人之度,必亲为请功。” 于禁忙抱拳稽首:“必不辱命!” 一旁王平见此,出列言:“君侯可准在下助于将军一臂之力!” 见武将均有担当,关羽眼中略带欣慰,依允道:“你等二人小心便是!事不宜迟,即刻点兵南行去吧!” 马良、伊籍见关羽意绝,也不多言。 此时赵累上前问:“君侯任何人守城……” 未等关羽开口,重伤初愈的赵烈站出:“赵烈不才,但使残躯,力保荆州!” 关羽已闻知这赵烈之事,怜其英勇,言:“荆州防务,暂由机伯(伊籍)和孟燃(赵烈)代守。”说到此,关羽顿了一下,补充到:“吾未收回关凤之‘权宜令’如有不易绝断之事,可与凤儿相议。” 关羽望了望厅下,再言道:“南郡一行,元俭领三千兵卒为前哨,某与季常(马良)、重续(赵累)随之,明日便可救往之。” 廖化听言,心知关羽伤未全愈,关羽身边无将,心有所忧,便上前说道:“末将见薛飞此人,智勇不输元俭,可令其随君侯帐前……” “不可!”没等廖化说完,关羽便出言止住,道:“凤儿自成一军,曰‘翱凤’,已命此子所领,凤儿令即某言,现下凤儿伤病未愈,暂不遣其军。可容薛飞练此一营,编千人,若荆州有险,机伯(伊籍)可请助。” 众人皆想:“关凤亲卫军编一千,可是四安将军待遇,足可任太守一职,可关凤是一女子啊!”但心下又想:“关凤荆州之功,有此厚恩,亦不为过。” 念及关凤军功,此时伊籍想起一事,说到:“陆逊曾箭书言:‘以潘璋换回关平之遗骸’,不知君侯此番,可否带上潘璋,使那吕蒙换那少将军尸骸?” “哼!关家儿郎,为报汉中王厚恩,当战死沙场。如无善终,只怪命薄。又岂用全尸换走东吴之将。”关羽恨怒不已,站起身令言:“将潘璋押来见某,哼!我倒要看看东吴何人可值吾儿尸躯。” 潘璋在牢中没等来关凤三百鞭子,却等来关羽回转,心中亦是忐忑,不觉间被推押入厅内。 “见得本候怎可不跪?”刚一进门的潘璋就听得关羽厉声一问,心想:“谁说不跪?这不没来得及不是。”连忙跪下,言:“吾乃东吴大将,失手被擒,本不跪于敌将,然君侯之威,如雷贯耳,受得潘璋一跪。” “哼!既被吾之小女所擒,为何不降,可是不服?”见潘璋下跪,关羽很是不屑此人。 潘璋一听,心道:“我被抓后就一直凉在一边,谁问过我是不是服啊、是不是降啊!这‘这为何不降’一问从何讲来呢?”便一时无语,转念又想:“这不是要用你儿子尸体换我吗?能有活回东吴之机,谁甘心落个降将名声……” 念及此,潘璋言道:“潘璋受吴候恩德,致死不降!” “好!关某便如你所愿,拖出去斩了!”听得关羽这话,潘璋真想给自己俩嘴巴,为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