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玄德闻贤欲亲行 (第1/2页)
诸葛亮无奈何,任由刘备拉了自己衣袖哭泣,只叫人传令一干文武前来。好不容易劝得刘备止住啼哭,坐回主位,殿外文臣将武将已至,请传入内,分次落座,孔明遂将王平急报之事详尽告予。 众人闻听,皆有惊慌、诧异。惊慌这蜀道难,不可速至救援,这荆州恐会不保;诧异的是,谣传中的关凤,果如嗜血恶神,真下得毒手,居然诛杀潘濬满门。 众人嗡嗡之声时,泪眼朦胧的刘备只见阶下站出一人,抱拳雄声:“吾愿领一军,先行荆州。” 刘备擦眼一看,只见一人:面如冠玉,目如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锦衣簇玉,描金点银,举止轩昂。正是五虎将之一:平西将军、都亭侯“锦马超”是也。 未等刘备开言,又闪出一人:剑眉朗目,熊背豹腰,银白锦锻,素绣绢花,动若脱兔,止如静钟。又是一五虎将,浑身皆胆的翊军将军赵云、赵子龙。是言:“子龙愿领一军,速行荆州,以解我主之忧。” 余下武将,见此二人请令,有心东征,亦不敢上前相争。 刘备见得二位虎将皆愿往,颇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时闻马超问赵云:“子龙何故相争?” “孟起不知,关凤幼时随某习武,此女聪慧,虽武有小成,但未及笄之龄。吾尝惜这师徒之情,唯恐有失,故此相争而已。”赵云谦谦而答。 “此令吾先请之,子龙勿借私言公!此行某定不相让”马超之言,势必争这先行之令。想自己归于汉中王,立功不多,却爵位不低,蜀中权贵多有微词。如此领军之机如不竭力争取,日后就多有闲置,更莫说领兵北伐,届时父仇难报,妄为人子。 见二将相争,刘备习惯性地望向孔明,孔明此时方才出言:“子龙、孟起勿争,可知东吴何敢偷我荆州?” 二将齐声言:“倒也不知,愿闻军师详示。” 孔明转过身,对刘备述道:“如若救荆州,当属云长最速。时闻云长襄阳大捷,声威正盛,如无曹魏相盟,孙权焉敢犯我荆州。如若此,云长于樊城之下,必也腹背受敌,不可脱身,此东援一行,当分两路。一路当以轻装速行,过白帝取夷道,直援荆州,东拒孙吴西进;二路则过白帝,绕秭归,奔临沮取当阳,北阻曹魏南下……” 马超听言,得知可和曹cao干仗,未等孔明说完,忙言:“如此,某便不与子龙争这荆州一路,北上一军,孟起势在必得!请我主令下。” 刘备见殿前得以消停,望看孔明,亦含笑点头,便说:“如此,就有劳子龙、孟起各领一军,速速前去。” 听了刘备之令,二将拜谢,孔明始言:“孟起北去,切不可冒进,自领军三万,守得临沮、麦城一线;子龙亦不可贪战,领军万余,助援荆州,切记不可交恶太深……” 刘备一听急了,忙说:“荆州兵受十万,何以遣子龙万军相抗?” “主公勿慌,现两川初定,实不宜树敌过多,待他日兵足,再图今日之仇。现下只与东吴一战示威,令其不敢妄动,亮则随后前去言和,以间孙、曹之盟……”孔明一席话,言得文臣颔首,几个武将却须张不屑。 正此时,殿外高呼求见,闻声似在硬闯,殿门武士挡拦不住,却见一年青武将冲了进来,观此子:眉清目秀、清新俊逸,举止干练,却是那龙骧将军关兴。 关兴进殿,躬身便跪倒,口呼:“求王上乞怜,安国心系家中老小,冒死闯殿。侄儿愿领人马,速去荆州解困,求伯父恩准!” 刘备见此,心中一酸,忙起身下阶,亲手搀起,泪眼汪汪劝慰道:“贤侄儿勿急,孤已令得汝四叔父即刻起兵,知安国心急,孤之心亦如受烟火燎焚……”哽咽至此,刘备抹下一把眼泪,又劝:“侄儿何须莽撞,快起身来,如此智乱,怎可帅兵……” “大伯父!荆州之行,俺也要去……”人未至,声先到,如同铜钟般的声音自殿门口传来。众人勿需观看,也知是张飞之子:张苞。只见张苞其人:二十上下,豹头环眼,棕面络腮,魁梧身形,声如洪钟。 刘备闻见,心中欣喜,但又有不忍。 孔明谏言:“吾王如此两侄,皆蜀中翘楚之秀,稍加历练,可堪柱石之才!” 刘备听闻心中释然,这守基业、平天下,还得多得些关兴、张苞之辈,当下便允应。令张苞随马超一路为副;关兴随赵云同赴荆州。 待粮草备,辎重分车而载,不日,两路军马东出,沿崎岖蜿蜒蜀道速行。 刘备与孔明等人,则在成都,日夜盼望云长和荆州近况。是日又来军前战报,言:“王平兵至荆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