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改营为军走西陵 (第2/2页)
,便启话题言:“东吴此举颇耐人寻味,徐盛前来必有所图。” 邓艾接话:“时闻孙、刘言盟,却……又未果,恐此乃吕蒙心……存要挟之意,恐此地不日定有大……敌来犯,关小姐不得不防。” 王甫言:“邓艾所言不差,现荆州各地相持,难较高下,唯一可以动全局者,唯关小姐这一路孤军。吕蒙定欲举兵图之,势必让汉中王割城言合。如关小姐无有差池,且能再得一胜,我主当可无忧也,不日便可大定荆州。” 关凤没兴趣分析战局,只是担心地问:“王司马所言,还会有大军前来,可知那路?” 向宠言:“军师出川,即令傅肜将军兵取夷陵,夷陵虽有东吴大将蒋钦,然此路吴兵前突过深,又有关小姐断其后,恐东吴会弃之。如此必顺势来此,当防此路。” “那该如何应对?”关凤只想知道现在这么办。 闻得关凤所问,邓艾抢先起身说道:“东吴此举,意不在当阳,必是对关小姐而来,我军可不……不与交战,兵出西南,直取西陵。” 向宠马上同意,言:“宠来时,知有军师遣张南将军取西陵之东,若三小姐直取其北,两路齐进,定可活捉孙观。” 王甫在一旁好是欣慰,这关凤提携的一个个年轻将官,都有不错的见地。有这些年轻人才,“翱凤营”他日必大放异彩。也同时称赞邓艾:“士载此计甚好,倒是有劳之简(刘易)再降东吴一遭。” 众人闻言讪笑,关凤却欣喜于不和东吴大军正面冲突,便高兴地说:“嗯!就往西陵跑……,呃……攻去。如何行事,可有定夺?” 向宠言:“当不宜迟,先撤后队营盘,是夜尽走” 邓艾献计:“我领右翼人马,行至东吴大寨。行疑兵之计,亦不叫阵东吴,只管歇息,其必不出也,将暮便返,遂而直行西陵,先行探路。 薛飞听了,也是赞同:“嗯!徐盛初来,定防我军设计偷袭。如此疑兵之计,今夜定可安退矣。吾觉可行,就这般行事,今夜拔寨,我自领前营断后。
王甫颔首,这三位小将:薛飞勇武无畏;向宠精通营事;邓艾智计过人。料想此行必会得偿所愿。是言:“此计虽险,但甫亦料徐盛必不来袭,倒是可行。“ 关凤虽不理解徐盛为什么不会出寨,但见众人都赞成,只好说:“就按计行事去吧!” 众人各自安排,婷儿心中忐忑,不知如何行令。便嘤嘤地问关凤,关凤忙鼓励道:“哎呀!没啥难的,你去大声叫这两屯之将,令其紧随我左右即可,剩下的事情,他们自会安排。你已是将官了,可别丢我的脸……,乖!去吧!”婷儿知道推脱不过,也只踌躇而去。 营内一阵忙活,这邓艾已帅部到了东吴大寨五百步外,见得道旁有一缓坡,邓艾下马,令众人也不列阵,各自于坡上休息。这些精锐士卒,哪里打过这等怪仗,皆是不解。但“翱凤”的老兵,大多提为什长,自是不多问,二话不说,自带士兵围坐一通。不时,坡上横起竖八坐躺一地。邓艾见状暗自欣喜,更佩服关凤练出这等好兵。遂也下马蹲在地上,随手扯根枯草咬住,和几个士官拉起家常。 东吴大寨里,徐盛正在帐中休息。这连日急行可把他累坏了,刚派人送唐咨离开,就闻得报:“荆州兵卒前来,已到寨前!“ “知道!多少人?” “足有千人” 闻听人数不多,徐盛奇怪:“哦!领者何人?” “旗倒置于地,好似是‘邓’” “咦!这等事?”徐盛更是诧异。 “回将军,却是如此,此队人马离寨五百步,只原地歇足,也不上前叫阵。” 听完徐盛心中满是疑惑,只好披挂出寨去看,站到寨门刁台上一观,只见千余荆州士兵,全在对面半坡之上,稀稀拉拉坐躺一地。见此,旁有部将李异言:“此等时机,待我领军冲杀之!” 徐盛则忙止住,言:“曾闻关凤此女,领军以来尚无败绩。其麾下‘翱凤营’,骁勇能战,军纪甚严,怎可如此疲懒之相,其必有妖。” 说完便转身回帐,丢下一句:“汝等多派兵士,观其动向。某料关凤此举,多恐有诈,我军初到,军士疲惫,如来寻战,自当守之。如敌方不来叫阵,则由他去……” 于是徐盛大军的值守们,一个个打起精神,时刻不停地观望着邓艾这堆人在坡上打瞌睡。邓艾眼望斜日欲垂,千余士卒更是养了好精神,邓艾随即和众人吃些干粮,然后传令整军急退。 徐盛得知邓艾所部,聚时军容严整,去时如风而退,脸上稍有得意,说道:“哼!宵小之策,岂能让某来追……,待夷陵军至,定要尔等插翅难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