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功高闺女授爵难 (第1/2页)
南郡城下,吴蜀双方探马来回,孙权大营中众官眉头深锁。 “报!西陵战报!” 随着近日来的连连失利,吕蒙心里很是烦闷,指望世子守得西陵,也好换回两座城池,猛一听西陵有战报,心中“咯噔”一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 “速速呈上!”不等斥候跪下,吕蒙抢上两步抓过来,一看之下浑身一颤,双眉立刻拧成一线,失口呼:“啊!西陵失守!”吕蒙黑着一张老脸,无奈的摇摇头,将战报双手奉与孙权。孙权看完,轻放于几案,正欲开言问众臣工对策,就此时,帐外再响急促马蹄声,称有曹cao信使拜见吴候。 孙权看罢曹cao来信,不动声色,只唤来营官安顿曹cao信使,又挥手屏退左右闲杂,这才将书信递与吕蒙。孙权黯然叹了口气:“唉!看来此番西征,只好草草收场作罢!” 吕蒙将信递与旁边伸着脖子看书信的张昭,对孙权言道:“曹贼欲借道兵行竟陵,意在‘假途灭虢’!主公不可不防。” 张昭看后也是神色紧张:“我主应速速遣将派兵返回江东,阻那曹cao南下。” 孙权摆摆手:“我若逆曹cao之意,不领曹兵过境,怕是落得个背盟的口实,竟陵难保。如是允他入竟陵,那曹贼定同刘大耳,占得竟陵一郡再不退兵。”说完孙权抬头望着吕蒙问:“子明可有良策?” 吕蒙听得孙权如此说,心中暗喜:“主公此番病情大好,东吴称霸有望……”于是略一思考说道:“令竟陵各城坚壁固守,引曹军小道过竟陵,让麦城与曹真。令徐盛过江以‘都粮’之名守竟陵,周泰退守葫芦谷,莫让那陈到小儿北上助马超。其余各军兵还东吴,退江夏、庐江各地驻防。” 孙权闻言,深思片刻问:“只得如此,可此间又该如何与刘备约谈?” “夷陵已失,又有竟陵之危,只得速和!”吕蒙眼睛闪过一丝恨意,狠狠咬牙:“刘备西川初定,虽有大将魏延守汉中、张飞坐镇川内,余者尽遣荆州,蜀中却无大将可用。哼!如有南蛮作乱……” “妙!如今渐看天已深秋,蜀军亦不愿久战,怕是孔明也愿速速了却荆州战事。如此一来,最不济也我主可得葫芦谷以东半郡之地。”张昭闻言称赞道。 吕蒙浅笑,拱手转向孙权:“主公还需送孟获一把火,再给曹cao诉些苦……” “理当如此!”孙权会意的笑了笑。 “咦!送某麦城以断马孟起?这孙权没病吧?”许昌城内,曹cao一脸狐疑,顺手把孙权的信递给司马懿,迷惑的望向手下一众谋士。 司马懿接过信件,盯着孙权的信,仿佛要把每个字、每一笔都看仔细,看完来信,司马懿无可奈何摇摇头,浅浅叹出一口气:“奇哉!那关凤怎有如此之能?‘声东击西’竟然取了那夷陵……。” “东吴已存私心,此竟陵一军便不可深入也!麦城蜀、吴环伺,怎可派兵?”伸着脖子在司马懿背后看信的蒋济担忧的说。 司马懿呵呵一笑:“呵呵!有人送城,怎可不取?只让竟陵一军分两部,一部驻扎枣阳,一部占了麦城。只需守得月余,天将入冬,荆州可暂无兵事。来年如刘备来取,便兵败竟陵,那时魏王派兵施援……” “仲谋妙算,各军皆疲惫,现下取竟陵是为不智,来年刘备若来犯,孤会增兵寿春(扬州)。那时孙权必防,孤便三路兵马齐下,取了竟陵至逼庐江!”曹cao兴奋得站了起来,来回转了几个圈。蒋济见状躲了个远,顺便把一个暖盆连同架子向后挪了挪。 司马懿低下头,不敢再看晃得眼睛发昏的曹cao身影,沉声道:“只是重兵布于竟陵周边,须得有名。” 听了司马懿的话,曹cao一愣,是啊!你派兵到边境,总得有个好的理由吧。于是又转悠了几圈,忽然顿住,缓抬头,眼露狡黠,望着司马懿,双目精光一闪:“孤若向孙权借粮,哼!那碧眼郎定会推脱,那时令曹真领五千人马先行,夏侯兰领兵于枣阳筹备粮草……。” 司马懿和蒋济皆称“善!”于是便拟写军令、王诏等。 当曹cao问及对马超之策时,司马懿认为:荆州经此大战,恐马超粮草也会多有不济。只是传令徐晃步步为营,向马超紧逼,拖到冬天再说。 不大一会儿,许昌南城门几匹快马绝尘而去。 南郡城内,瑟瑟秋风送来丝丝欣喜,渐渐熄灭的战火给人稍稍的安宁。人来人往的街市依稀有了点往日的繁华,老百姓的幸福也许就是平安和平凡。茶肆酒馆里有了好多新鲜离奇的话题,也有对未来不可避免的战争的担忧和恐惧。 郡守府内,蜀汉高层齐聚。 刘备席居高位问:“东吴修来罢兵言和之议,诸公以为如何?” “吴贼需定下麦城、葫芦口之兵过江之时限。如有推脱,事必有妖。如东吴欲惩jianian计,哼!某便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