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欢宴醉闻家已迁 (第2/2页)
王甫授予:“行都护军长史,别驾军司马” 薛飞授:“建武将军”; 向宠为:“扬武将军”; 邓艾为:“牙门将军”; 辛科为:“偏将军”; 黄栋为:“裨将军”; 关婷为:“忠靖校尉”。 关凤领着众将官谢恩之后算是礼成。 关凤对乌龟金印满是喜欢,但对牛尾巴弄的疙瘩所谓的“符节”只感觉好丑,又不能当拂尘扫灰,又不能当玩具玩耍。转手想送与王甫,吓得王甫躬身避让,只得让婷儿好好收放。 一番折腾,好歹收场。撤了林林总总的高案礼器,两厢顿鼓乐齐鸣,稍时宴席摆下,四品以上的文臣武将分坐两边,依次落座。 众人坐定,刘备举酒,遥敬四下,正声道:“天佑玄德,不失荆州,诸位竭力,孤甚感激之。今得灵玥,如翼丰羽,匡我汉室,必不久矣!谨以此酒,愿百姓安,祈苍生福,得太平世。还望诸臣公策力,救万民于水火,今日畅饮,勿谈国事!请满饮此樽。” 刘备遮袖仰头,然后空樽以示,就算开宴了。众臣自是起身应答,随即咕咚咕咚的喝。 随后一群侍女添酒加rou,再有丝竹、铜磬声起,众臣便依礼相贺,祝贺刘备又添一员大将,再贺关云长有此虎女。因关凤年幼,又是女子,据说尚有伤病在身,故只是言语相贺,旁有王甫为之引见,众臣也不怎么劝酒,前来干完一樽便言:“明日还要叨扰”。关凤迷迷糊糊答应着,也一一对饮之。客套之言,自然对答如流,惹得不时阵阵颂扬。
斜对面的诸葛亮也来对饮,害得关凤又起身还敬了一樽。面对这个三国的大神,关凤心中那是大大的敬仰。幸亏刘备有言“莫谈国事”,否则,这诸葛亮少不得考教几句。 席间尚杂有歌舞助兴,一顿酒宴自申时吃到戌时。 关凤举樽虽然大部分只是浅饮,喝了这么长时间,到也醉去了九分只醒转回两分。眼看着文质彬彬者喝得捋袖相劝,豪爽武将喝得话语不成整句。就剩诸葛亮,一边饮酒一边摇扇,仿若羽扇有解酒功能,尚看不出几分醉态。 随着刘备伏案,也不知道是喝醉还是装睡,旁有内侍扶走。一众人这才摇摇晃晃告辞,有大醉者被家院、侍女搀抬而去。 看见宴席将散,关羽爱女心切,一脸涨红,走到关凤身前:“凤儿可好?” “无妨,谢谢父亲关心。”关凤强压醉意,眼皮总要往下坠。“呃!父亲也应早回,灵玥知父亲身体也……” “为父无恙!这便回府。”关羽不愿别人说他身体不好,哪怕是宝贝女儿也不行。听了关凤的劝言,对女儿的权权孝心也觉心暖。 关凤真想早点休息,马上说:“嗯!如此甚好,酒后就别骑马了,灵玥便和父亲共乘一车。” “凤儿可醉?汝之府于东城,怎和为父乘一车?”关羽伸手轻搀关凤,领着走向厅外,口中仍不停叨唠:“凤儿早早回府歇息,明日众臣必到汝府邸相贺。将军府内,汝之母亲已差人置好所需。如有差缺,只管说来。凤儿已然开府治事,凡事不可任性,国山(王甫字)细心谨慎,既为汝长史,凤儿可多听其所言。” 关凤被关羽这段话弄蒙了,什么意思?要分家不成?我啥时候在东城有府邸?就只有守荆州时的一个“军铺”。关凤心中虽有诸多不解,但出门吹得一袭凉风,只觉头重脚轻,也懒得多问,只是含糊过去。 出了大厅,早有柔儿上前搀住。一出府衙大门,一辆三匹马拉的车停在关凤跟前。马车前有荆保骑黑马;旁有关婷驾白驹;后随亲卫十余人。 关凤由柔儿扶着,上车前,看见关羽关切的目光,下意识一礼:“父亲早还!” 关羽颔首,关凤转身上车。 宽大的车厢,软软的坐垫,关凤顺势一躺,昏然睡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