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嬉三国_第二十七章 季女主祭有古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季女主祭有古循 (第1/2页)

    建安六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宜祭祀。

    这是个难得的大晴天,茫茫白雪托起碧空万里,银装素裹的原野在阳光下变幻着仙境般的梦幻光芒。都说是“瑞雪兆丰年”,荆州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喧闹出繁华,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来年的期颐。

    关羽府上的后院,习惯了隔三差五来这里的关凤,正被母亲严夫人责怨:“凤儿啊!今日乃祭灶之日,身为‘行都护’府之主,该是主持祭灶大事。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古人对祭祀的重视,多受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信仰,更多则来源于对神灵的敬畏;对未知的迷茫;对美好祈愿的寄托。生怕自己的不慎,但凡惹怒了天地神灵,将有不测的灾祸降临。

    关凤一脸苦楚:“母亲啊!凤儿就是为这事来的,这昨日王司马言说:‘府上祭灶,男拜女避,然家主必至。’灵玥不知如何是好,才来问母亲。”

    关凤也知道古人对祭祀的重视,但摆在她面前是个两难的问题。做为家主,祭灶必须参加并主持;做为女子,必须回避祭灶的过程。

    “国山(王甫字)好不迂腐,凤儿怎可不能主祭耶?”门口闪出关羽高大的身形,屋内人等齐齐起身相迎。

    关凤听了父亲所言,兴奋得赶紧上前抱住关羽胳膊,还一边蹦蹦跳跳问:“父亲说我可以主持祭祀?有何依据?说来听听!”

    看见关凤娇俏可爱的样子,俨然一副小女孩模样。见此,严夫人和胡夫人不自觉的对视一下,摇头轻笑。

    关羽见关凤这般,则拉下脸色嗔责道:“凤儿亦是一府之主,行端须稳重,怎可如此轻浮。如此心性,能主个什么好祭祀来?”

    见关羽微怒,严夫人赶紧圆场:“此乃内院,随性无拘也罢。凤儿虽身居高位,却儿女心性,天性使然。若遇外事,凤儿自会知其轻重。”

    关凤见有人帮衬,便瞪大眼睛,鼓起腮帮,使劲“嗯嗯”的点头。关羽看着装萌的关凤,爱怜的拍了拍肩,毕竟关凤在他眼中,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一个自己疼爱的女儿。但嘴中却不饶,对严氏和胡氏说:“都是汝等多有娇惯!”

    严夫人和胡夫人均淡淡一笑,不予反驳,心中却笑骂关羽:“还不是你这个当父亲的宠坏的,不知是谁平时娇惯得多……”

    关羽边说边在主位坐下,看着关凤,说:“《诗经》之《召南·采苹》云:‘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古人尚有闺阁之女祭祀,凤儿受天子恩封,贵为‘行都护’,尚不可比待嫁之女乎?”

    “既如此,午后凤儿便回去安排祭灶!”关凤依旧抱着关羽胳膊,依靠着关羽的身躯蹲着,一脸幸福的样子。

    关羽点头,但仍然不忘嘱咐:“嗯!祭祀乃大事,需虔诚用心,凤儿现下可差人备好诸般器物。”

    关凤点头,立马唤来随从女兵,令其告知将军府上祭祀准备,随即又靠在关羽身边闲聊。

    关羽自然会聊到各郡的政务,现在荆州各郡,秩序井然,百姓安稳,战后的维护修建也已完善。谈到修建,关羽忽然问到:“凤儿所筹建之南城,如今可有何难?”

    谈起修建南城,关凤一脸好笑。

    在翱凤成军百日那天,关凤招集的翱凤军的各位将领议事。宣布了关凤要筹建南城,诸位将官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兴奋。于是各抒己见,各展其能。

    当关凤强调排水系统的重要性,薛飞便抓来三十八个河工;

    关凤强调道路布局前瞻性,邓艾找来二十七个风水先生;

    关凤强调房屋设计合理性,关婷请来八十二个画匠;

    关凤强调现场管理的技术性,赵晴找赵累干爹从荆州乃至各郡弄来五十八个工部官员;

    关凤强调宣传的促进性,伊柔诓骗伊籍凑来一百二十一个乐师;

    关凤强调修建的有序开展,向宠调动“翱凤军”左翼营进行军管,人数暂定一千五百人。

    诸如此类事情数不胜数,吵吵嚷嚷吹吹打打近一个月,修建的筹备工作终于落下帷幕,拟建房舍三千二百七十户,拟建宽阔的主街道二百一十六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