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嬉三国_第三十四章 兄有鸿雁可为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兄有鸿雁可为媒 (第1/2页)

    摆在关凤眼前的,是一张弓弩。柁木镶铁的弩弓;杉木牛角的弩臂;红木绞铜的弩机,匣身长柄,样子很奇怪。

    “此是meimei母亲所做?”关凤瞪着眼睛,猜想这应该是传说中的“诸葛连弩”。可诸葛果说是其母亲所制,而并非诸葛亮所创,难道诸葛亮玩的山寨?抑或是盗版?

    诸葛果不知关凤现在的胡思乱想,还在一旁饶有兴致介绍道:“此连弩,可装弩矢十支,无须用力张弦,只牵搬机括,刹时即可射之。弩匣内,可随时装取弩矢……如这般……”诸葛果边说,边示范。娇弱的她弄起这十字连弩来,也稍显吃力。

    几下摆弄后,诸葛果把连弩递给关凤:“jiejie可试上一试!”

    关凤依言来自内院宽敞处,见早有箭靶安于三十步(约四十米)外,心中叫苦,自己的射箭技术,如何能命中此靶。便叫随行而来看热闹的伊柔,将连弩交于她手,说:“见今日柔儿之射术,尚觉生疏不少,日后须常练习,将此弩试射之,以观柔儿所习,是否得法。”

    关凤一副学究模样,诓来伊柔cao作。伊柔平日里,确实少有练习射箭,但也时常挽弓凝神,用以寄托对父亲的缅怀。听关凤如此一说,便也自责自己,作为“行都护”将军身边的人,怎可荒废武技?口中忙应答:“诺!伊柔平日疏懒,请三小姐责罚!此连弩射术,柔儿尚不熟知,如有不妥,望请指教。”

    接过连弩的伊柔,心中暗下决心,以后要多练习射术,免得惹关凤不高兴。递出连弩的关凤,心中好生愧疚,自己对射术一窍不通,何来“指教”?

    伊柔搬动机括,对准靶心,稍时,十支弩矢在“嘣嘣”的弦声中依次射出,远远的箭靶上,便深插下四支弩箭,余下弩矢在飞出二十多步时,便在空中翻滚,偏出箭靶。

    眼力极好的关凤,甚至可以看出弩矢在空中飞行的姿态,看出这没有羽毛的弩矢,稳定性不强的缺点。但cao作简便,射速之快,令人惊叹。

    伊柔射完,连声称“妙”,提着连弩,前来向关凤复命请教。

    关凤只得淡淡回答:“此技巧非可速达,常用心练习,熟能生巧。”

    诸葛果则对连弩稍有不满,正思索观看。关凤怕伊柔再问所以然,便走向诸葛果,问道:“诸葛meimei,此连弩,如何得来?”

    诸葛果会过神来,脸色一红,说:“看我这般忘形,倒忘了给jiejie禀报。果之母,姓黄名讳婉贞,得知关‘行都护’乃蜀汉翘楚,故而制造此物。今日得其书信,一并寄来连弩一柄,详图十余,望jiejie造得此物,使与亲卫数十,护得jiejie与我之周全。”

    诸葛夫人黄婉贞(小名:月英),自幼手巧机敏,其父亲黄承彦,更是亲授奇门遁甲,机关阵法。得知诸葛果要来荆州,心疼女儿到这百战之地,说不得要随关凤身临险处,便想制做一件防身利器,以保爱女平安。诸葛果不好意思说是专门用于保护自己的,只好带上关凤一起,希望用此连弩,训练几十个弩手跟在左右,这样一来,若今后转战沙场,也会多几成安全保障。

    诸葛果对于母亲的特别关爱,显出了一些不好意思,但关凤没注意,只去疑惑这诸葛亮的老婆怎么叫“黄婉贞”去了。

    一旁的伊柔,感觉出了这连弩的威力,惊喜之余,便对诸葛果的提议十分上心。立即附和,请求关凤多造此物,并且挑选精锐亲卫练习。

    关凤稍稍问了下制作过程,才知需冬天制作弩弓,春天制作弩臂,夏天制作弩弦,秋天组装上漆,制作连弩,需耗时一年,顿时间有些丧气。

    诸葛果则劝慰,因荆州征战不休,冬天时,关羽已命得制作弓木无数,可挑来改制为弩。余下的材料,如:牛角、精铁、胶漆等,已从成都购得,并随米粮运来。现在召集工人制作,虽需要分开工序,做好保密工作,但秋收前也可以组装不下百柄连弩。

    关凤见制作如此啰嗦,便把此事顺**给诸葛果和伊柔负责。并提醒诸葛果,弩矢射出有些飘忽,制作时须考虑改进。

    诸葛果也看出端倪,赶忙请教。关凤哪里会这些,只知道现代枪支射出的子弹,因为枪膛有来复线,子弹以旋转姿态飞出,才得以保持平衡。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