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嬉三国_第六章 军屯之兵无家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军屯之兵无家回 (第1/2页)

    太阳冲破层层云雾,红彤彤圆滚滚地冒出云端,懒洋洋的枕在霞云之上。霎时,耀眼的光束穿过远远的山峦,一缕缕金灿灿的光芒射向大地。大地上草色葱绿,绿叶上的露珠折射出珍珠般流转的期颐;田间的稻谷微微泛黄,在阳关下跳跃着丰收的金色憧憬。

    快到秋收的季节,泠泠波光在田野里隐约闪亮。偶尔几股丰收时才有的热浪,吹过田陌,吹过山岗,吹来蛙声一片的喜悦,吹来阵阵醉人的稻香。

    昨夜的狂欢,诸葛果因居首功被众人劝酒不歇,小姑娘兴奋之余,加之衣裙“大仇”得报,就来者不拒,但又凭借巧嘴“礼尚往来”,把几个年轻将官灌了个大醉。于是众人也兴尽而归,翩翩倒倒各自回帐。一夜酣睡,直至天已大亮,荆州将官才陆陆续续起床。“望城山”大寨,早炊袅袅,饭后的将官们稀稀疏疏来至大帐,惺忪的倦意仍然掩不住脸上的喜色。

    关凤眼望座下,唯独诸葛果一人没到。忙问帐外亲卫,答曰:“帐中烤灸衣裙。”

    知道只有一件外套的诸葛果确实不容易,白日里忙完琐事后,夜里命人润洗那件绿色衣裙,然后在帐中烤干,最后才穿出见人。幸亏有两套里衣换洗,要不然,还不知道这“师友祭酒”如何度日。

    昨夜缴获颇丰,还有大寨遗留的“霹雳车”(抛石机)三架,赵晴列出长长的表单,包括给荆州报捷的军情战报,也一并呈上。关凤草草一看,也没删除自己“指挥有度,帷幄高明”的功劳。反正你们愿意咋写就咋写,立马取来金印,封上火漆,令人汇报荆州。刚忙完,帐外军士来禀,言挑选出的伤残、老幼曹军降兵于大寨外不肯离去。

    关凤奇怪的望向王甫,昨日明明说好自愿离去者发放钱粮盘缠,但这些剔选出的降兵为何不离开呢?王甫只得起身答:“如任由自愿离开,恐失去军心,今剔选弱残,备其三日口粮,已是仁德之举,如其尚有异议,尽可驱离。”

    听了王甫的回话,关凤知道昨天的命令又被打了折扣,心知王甫所谓的“驱离”,说不定就是刀枪与箭矢。关凤不满之下,起身欲往寨门走。众人见关凤闭口不言,也不知所以,只好跟随。

    刚出大帐,迎面慌慌张张走来绿衣诸葛果,如同一个迟到的学生,满脸不好意思。关凤那里肯责怪,爱美之心,以姑娘家最甚,随即牵着诸葛果,一边嘘寒问暖,一同往寨门走去,见诸葛果衣着单薄,关凤心中有点愧疚,寻思给这个可爱的meimei弄几身好衣裙。

    行至寨门处,数百个老弱残的曹兵立马颤颤巍巍站立起来,眼睛面露焦虑和不安。关凤大声问道:“你们为何不返乡与家人团聚,有何诉求,尽管与我讲!”

    听见关凤大声问话,又见关凤虎皮遮面,难以辨别来意的善恶,这几百人立即面色惊恐,更有几位,相互搀扶着,两股发抖。诸葛果见状,知道这些兵卒害怕关凤下令杀戮,但凭诸葛果对关凤的了解,关凤必定不会这般作为。于是,诸葛果手拿“碧斑紫云萧”,盈盈上前,委婉说道:“汝等无须害怕,关小姐将军仁德爱民,尔等虽是降兵,然‘行都护’并非白起。汝等是何缘由不离营寨,自当如实讲来。”

    得见笑盈盈的诸葛果,和蔼可亲的俏丽模样,当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兵颤巍巍回答:“小人是青州人士,因战乱,家中早无他人,留在军屯二十余年。此次随军出征,军屯中人居多,有家室者甚少,只不过图得一日两餐温饱,苟活于世罢了。如是将军弃之,只依旧回曹营为兵。料必将军也知此中事由,故而放任我等归去,再派一旅追杀,不仅如同砍瓜之易,又得军功战绩,尚兼免除粮草之费,左右都是一死,故而免除劳累,在此等死尔。”

    关凤这时明白为什么王甫昨日领命时吞吞吐吐的搪塞,也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不走,是怕自己已动了杀机,来免除这些老弱浪费粮食。多数的老兵,见过其他战役中坑杀伤残,免除老弱累赘,这次被剔选出来,自然以为自己活到头了。

    关凤回头看了看王甫,不知道这个王参军是不是有将这些人杀戮的意图。王甫见关凤望来,自然会意,赶忙双手一摆,摇头否定。

    关凤这才上前说:“是我失察,原以为你们战力不佳,日后沙场征战,难免不能自保。如今大汉天下,征战不休,苦的皆是你等百姓。我此番出兵,也是想免除生灵涂炭,想我荆州,应曹cao之约,不动刀兵,可你们却在当阳杀我将士,害我官吏。我荆州勇士,本在荆州度着安宁快乐的日子,因曹cao一己私欲,才抛家离乡,以求太平。但战场无情,实不忍你们死于非命。”

    这些老弱伤残,听了关凤所说,半信半疑,不知所措。关凤就继续道:“当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