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织的命运 (第1/1页)
火,可温暖一切,亦能摧毁众生。如今的应天城内,就正在经历着一场火的浩劫。那曾经的绿瓦红墙,已然付之一炬,放眼望去,满目的断壁残垣,黑烟从焦木黑瓦中滚滚而升,最终汇聚在应天城的上空,凝结成了一团让人绝望的黑云。 一个衣冠华丽的少年,此时正坐在这座城市最宏伟、最神圣的殿堂外的台阶上,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烈焰映红了他的双瞳,就算是从那里流出的两行清泪,似乎也无法浇灭那绝望的炙热。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少年喃喃自语着,发出一声苦笑,“都了了,都了了…….”这时,有几个模糊的身影从远方急急奔来,少年的思绪,却已飞远。 就在一墙之隔的城外,一只耀武扬威的军队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攻坚准备,连营如树之盘根,肃然有序,在这所营盘正中的一座黑色中军帐中,大战前最后的交涉开始了。 “卑臣所述,皆天子之意,所谓同根连心,万望大王能顾惜叔侄之情,勿使大明江山,陷入万劫之地。”一位中年男子跪在正中央,虽然身着华服,但声音诺诺,浑身战栗不止。在他身后,还跪着四个年纪稍长的男子,但是对端坐在他们对面的这个男人,却是看都不敢看上一眼。 “想太祖濠州举义,坚冰染须,征马踟蹰,破张士诚、灭陈友谅、直捣元都,始有我如今的大明江山。棣不才,却随父出征,金戈铁马,九死一生。”座上这个身材魁梧,不怒自威的人缓缓道。 “至我长兄标被立,我等二十五位兄弟无不拥戴,及太祖封藩,众兄弟也是各安所属,各司其职,共保大明江山。数年来谨遵太祖遗命,未曾踏入京城半步,未曾想终究还是被朝中jianian佞所害,我等之心寒,圣上可知?” 下跪为首的男子,战栗而不敢言,只是频频点头,额头流下的汗珠,已经湿润了他身前之地。 “离间亲情,毁我社稷,其罪当诛。棣还是那句话,此次靖难,所行皆为替国锄jianian,若当今圣上能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一干jianian佞正法,我即刻撤兵回燕,永不赴京。”这个威严的男子站起身来,缓缓向前了两步。 此时就在营帐之外,一位黑袍僧人背手而立,一排排盔明甲亮的士兵从他眼前走过,他却眺向远方,若有所思,仿佛已然置身事外。一直在身旁的一个灰衣道人看到此景,终于忍不住询问起来。 “你这和尚,又在思索什么呢?” “袁道兄,在那城内,在那片火海中,你看见了什么?”黑袍僧人没有回答道士的话,却反问道。 这个道士名叫袁珙,问他话的僧人是他的好友,道衍和尚。 “看到了荣华富贵,看到了锦绣前程啊。”道士洋洋自地说道。 和尚微微一笑,仍然注视着远方。 “那你又看到了什么呢?”道士看出和尚并没瞧上他的回答,所以不以为然地问道。 “怨恨。”和尚道。 怨恨是奇妙的东西,它有时能让你铭记一生,也可能因为某些事情,瞬间在你的心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此时的应天府死牢里,一缕阳光透过铁窗,射入房内的一个角落。一个头发披散的少年坐在那里,手中拿着一节树枝,一边轻轻的敲击着地面,一边咏道:“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仿佛外面的喊杀声与火光,此时是与他毫不相干的另一个世界。但是在铁门之外的几个狱卒,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有些不知所措。 “我说叶承,这眼下都到了什么时候了,你在这里瞎嘟囔什么呢,你当真不怕死吗?”一个头上长个rou瘤的狱卒高声问道。 “怕,当然怕,因为怕死,所以才更要尽力感受活着的时光啊。”这个名叫叶承的少年温暖地笑着,似乎能看穿身前这个狱卒的心理,“李大哥,现在你我都是囚徒,我被关在牢里,你被关在城里,这座应天城就是囚笼。” 这位姓李的狱卒一屁股坐在地上,竟放声大哭起来,身后的几名同伴,也都呆立在那里,不知所措。
“走吧,李大哥,你们已经无需在这里了。”叶承说道。 “按照大明律令,狱吏擅离职守当处死罪,但留在这里,不也是个死吗?他娘的,这是真不叫人活啊!”李狱卒声音沙哑的说道。 “哈哈,李大哥,大明律令可有藩王可反入京城,将皇帝取而代之的条令啊?”叶承大笑道。 此一言仿佛点醒了李狱卒,只见他喃喃道:“没有,没有,你说得对!”他霍然站起身来,夺门而出。其他几个狱卒见状,先是愣了片刻,紧接着互相看了一言,也发一声喊,涌出门外逃命去了,但是只见这些狱卒刚刚消失,那李狱卒又折了回来,气喘吁吁说道:“承小子,你也走吧!”说着即打开了牢房的铜锁。 “不,我想等一个人。” “等谁?” “我的父亲” “可送你进来的那个人说你没有父亲啊?” “谁都会有父亲,不是吗?” 李狱卒哪有心情再详细追问,急匆匆走了,整个死囚牢里只剩下少年叶承一人,因为建文帝大赦天下,其他死囚狱卒都早被释放了,唯独他,却被人嘱咐不能放。如今牢门的锁已经打开,自由就站在他的身外,叶承凝视良久,缓缓起身,自语道:“谁都会有个父亲,不是吗。” 牢门的锁已经打开了,现在他决定去打开另一把“锁”。 这是一把牢牢拴在其心上的心锁,虽然并不想去触碰,但是他知道,这把锁是终究需要打开的。叶承望着牢房外的景象,不由得心中感慨,一座自己曾经如此熟悉的城池,如今在战火的侵染下已经面目全非,每个人都痛恨战争,但人们却从未完全摆脱过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