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悬丝诊 (第2/2页)
闻问切,他说的话,完全合乎医理,或许真有回春妙手。” 众臣听医官这么说,就叫太监进去后宫,向国王传奏。 “万岁,孙长老说,要望闻问切,才能看病用药。” 国王不想再看见孙悟空,睡在龙床上,有气无力地说道:“叫他走吧!寡人见不得生人面了!” 太监出宫来对孙悟空道:“那和尚,我王有旨,叫你走,我王不愿意见生人面呢。” 孙悟空没有走的意思,说道:“若是见不得生人面啊,也有办法,我会悬丝诊脉。” 众臣又兴奋起来,一起商量:“悬丝诊脉,我们只听过,没见过,再去启奏启奏!” 太监理又进宫去奏道:“万岁,那孙长老说可以不见面,他会悬丝诊脉!” 国王暗想:寡人病了三年,没试过悬丝诊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如就试一试。 对太监吩咐道:“宣他进来。” 太监出来宣道:“万岁已经答应他悬丝诊脉,快请孙长老进宫诊视。” 孙悟空让太监在前面引路,走上了宝殿,唐僧看见他来,迎着骂道:“你这猴子,害了我了!” 孙悟空笑道:“好师父,我在给你壮声势,你怎么反而说我害你?” 唐僧责骂道:“你跟我了这几年,哪里见你治过病了?你连药性也不知道,医书也没读过,怎么敢大胆闯这个大祸!” 孙悟空还是笑着:“师父,你不晓得。我有几个偏方儿,能治大病,保证能医得他好就是。就是医死了,也只能问个庸医杀人的罪名,也不该死,你怕什么!不要紧,不要紧,你先坐下来,看看我的脉理如何。”
唐僧又道:“《素问》、《难经》、《本草》、《脉诀》?这些医书,你哪一本读过?书里是些什么内容,怎么注解,你都不知道,就这样胡说八道,会什么悬丝诊脉!” “我有金线在身上,你没有见过呢!” 孙悟空笑着伸手到后面尾巴上拔了三根毫毛,捏一下,暗叫一声“变!”,就变作了三条金丝线,每条有二丈四尺长,暗合二十四气机,托在掌心里给唐僧看,笑道,“这不是我的金线?” 前面引路太监听他们两个说来说去,催促道:“长老,别只顾着讲话,请进宫里看病去吧。” 孙悟空笑嘻嘻,和唐僧道了别,跟着内侍太监一起到后宫去。 来到寝宫外面,孙悟空停住脚步,把三条金线拿出来,叫太监拿到里面去,又吩咐道: “让嫔妃或者近侍太监,一头系在万岁左手腕上,按照寸关尺三部脉法,分别系在寸脉、关脉、尺脉上。再把线的另一头从窗棂孔里穿出来给我!” 太监听他说得在行,依言进了寝宫,请国王坐在龙床上,把左手伸出来。 依孙悟空的吩咐,按照寸关尺三部脉法,手腕桡骨茎突处是关脉,系一条金线;关脉与手腕中间是寸脉,也系一条金线;关脉后十二分处是尺脉,再系一条金线。 三条金线系好,把一头从窗棂上穿出去,交到孙悟空手里。 孙悟空接了线头,先以右手大拇指托着食指,捏住系着寸脉的金线,凝神静气,调停呼吸,依着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脉象虚实。 看完了寸脉,又把关脉线按在中指和大拇指中间,不一会看好了关脉。 再把尺脉线捏在大拇指和无名指中间,来看了尺脉。 左手看完,又叫太监进去,把金线解下来,还按着寸关尺系在右手手腕上三个部位。 外面,孙悟空也换了用左手来拿线,以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捏线,又一一把国王右手脉象。 孙悟空把完脉,把身子抖一抖,像是神棍请完了神,忽然回了魂一样。 国王手上三条金线霍然不见,原来被孙悟空收上身去了。 紧接着听见孙悟空那异于常人的声音说道: “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空而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 “左手寸脉强而紧的原因,是身虚心痛;关脉涩而缓,是多汗而肌rou麻木;尺脉空而沉,必然是小便黄,大便带血。 “右手寸脉浮而滑,是腹内不消化、经络闭锁所致;关脉迟而结,是宿食留在腹中不能排出;尺脉数而牢,是心烦神疲,致使虚寒侵袭。 “依此脉象,万岁的贵恙是因为惊恐忧思所致,这个病,有个名称,叫做双鸟失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