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九.谜团 (第1/2页)
秦老太太在听到我的问题后,再次陷入了沉思,反复说了几遍“魕舌”后,叹气告诉我,魕舌的作用,其实村里的人都有所耳闻,但也仅仅只知道是可以招魂送鬼的。 而那日报名时,秦老太太之所以认出我来,也是在看到黄雨欣时,猜到的,并非是她真就知道“魕舌”,至于这“鸢舌”,因为曾出现过,所以在畲村老一辈嘴里,都还能说出点东西。 听到这,我和秦雪都有些面面相觑,转而看向秦老太太等她把话,继续说下去。 秦老太太在说下去后,直接就提到了黄桃儿的奶奶,那个曾经拥有过“鸢舌”相公的女人。 事情的具体,还要追述到四五十年前,那个戏班子来的时候。 江南多烟雨,秦老太太所述中,依稀记得,戏班子来时,那天正下着大雨,村里因为没地方可以避雨,这戏班子说巧不巧的,正好来到她们秦家。 畲村本来缺男人,加上这一伙戏班子里,只有两个女戏子,秦老太太也没多想,就收留了她们,并吩咐下去,好好照顾,但在暗中已通知府上的人,开始自寻挑选。 起先秦老太太,也没想太多,只到这伙人的班主,开口问起村中是否有一户姓黄人家时,她隐隐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但按当时来说,其实村里姓黄的人家,也挺多,并不止一家,所以她就胡诌了一个。 可后来,在一个巧合之下,秦老太太在命人给他们送饭时,竟偷听了这几人的对话,发现这伙人竟是一帮军人,而且听他们话里的意思,是想要在黄家得到一些东西。 老太太从下人那得知这些后,立刻就翻了脸,把这伙人给叫了来询问,结果却是一问三不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给这帮人点颜色看看,老太太当即就让还未满十八的秦雪母亲,当众剥掉一个少年的脸皮,已做杀鸡儆猴。 但古怪的是,这帮人在看了此举后,竟没有一个害怕的,就连那两女戏子,也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这让当时的老太太看来,只有一个解释,这帮人了解这个村子的底细,也知道这剥脸是何意义。 秦老太太不是傻子,对方既然了解,还来这个村子,那必然就是有所图了,她瞧着蹊跷,便想着从这伙人身上套出点东西,就干脆假意示好,说出了当时班主所问的黄家,并声称黄家是村子第一家,自己早就窥探已久,想绊倒对方,如果他们肯合作,除了那被剥脸皮之人,其余都可在事后放行。 当时这伙人全部露出了犹豫,只有那个班主站出来说了句话,那就是秦家两鼎留不得的事情,而后才是询问黄桃儿奶奶是否婚配。 秦老太太因为当时听到对方知道家中有两鼎之事,很是诧异,也就没去细想,而那个时候的黄桃儿奶奶,已年过三十确实还未婚配,便如实告知了对方。 对方听后,便直言不讳的说出了意图,告诉秦老太太,他们是想来娶黄家姑娘的。 当时的黄家,并没有传出“魕舌”和“鸢舌”的消息,村里人只知道这家人,及其的挑男人,一般不到绝孕年龄,是不会嫁人的,所以秦老太太对于这伙人地目的很是好奇,还将这事说给他们听。 却不想对方及其自傲,只说要秦老太太肯做引荐,这整个戏班子里的人,除了班主和身边一个年轻人,全部可以留在秦家,心甘情愿一辈子不出村。 当时的秦老太太很是惊讶,实在想不明白,有什么能让一帮人,堵上一辈子去做的,心里虽还有怀疑,但看到在场人坚定的目光时,心生佩服,就点下了头。 而后的秦老太太,就带着这一对年轻人,以送男人的名义,去了黄家。 可黄桃儿的奶奶性格及其孤傲,一听秦老太太是送男人的,当即把他们给拒在了门外。 一看这架势,秦老太太的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甩袖就想走,可这个时候,班主身旁的那个年轻人,突然就唱起了一段京戏,正是我那日所唱的《穆桂英挂帅》。 曲声委婉,高亢有力,可见功底之深厚,而后不久,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就是黄桃儿的奶奶,亲自来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