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此事不妥 (第1/2页)
东宫正在全力筹谋推立皇太孙,皇帝的心里却还挂怀着另外一件事。毕竟太子仍在,继承者的问题还需慢慢考虑,但对北狄的怨恨却令邵英夙夜辗转反侧,难以压抑。 自邵英继位后,虽世家根深蒂固,老臣恃功矜宠,执政时屡屡被掣肘,但总体来说,他在处理朝政时没有犯过什么大错。 想要收的军权收到手中了;想要打击世家,以何家和金家为首的世禄之家也渐渐衰落了;想要培养个合适的继承人,太子也确实令他和大臣们满意;想要平复湘州,如今湘州也重回朝廷控制之下。 唯独在与北狄和亲这件事上教他栽了大跟头! 市井中百姓对皇室“不靠谱”的抱怨不但太子听到过,手握缁衣卫的邵英也早清清楚楚。 这位一心要超过先皇,做圣贤明君的皇帝如今都不敢想象自己死后会在史书中留下什么样的记载,后世人又会怎样评价他。 满腔怒气闷在心中,邵英思来想去,唯有发兵讨伐,用北狄人的鲜血才能洗刷自己身上的污点,扭转自己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颇有些急不可待的皇帝便将沈栗等从集松之围中侥幸得脱的几人召入乾清宫,通宵达旦仔细询问北狄人的情况。 刚来时众人还觉得皇帝是想了解一下集松之围的详细情况,但一整夜的时间足够让沈栗等人渐渐察觉出皇帝八成是想起兵攻打北狄。 众人面面相觑,看出彼此眼神中都有几分无奈之色。 沈栗垂目,看来这一场失利令皇帝失去了往日冷静,变得有些急功近利。 如今并非讨伐北狄的好时候。平湘之战刚刚结束不久,朝廷亟待修整,国库也需填充,集松之围的打击令国人陷入沮丧,士气低落。况又面临太子病弱之危,国储之事不解决,朝中不免要再起波澜,而世家仍在苟延残喘…… 北狄人既然敢翻脸,难道就没考虑过如何面对盛国的怒火?对方一定是早有预备。在这种情况下,盛国能够击退北狄入境的军队已是不易,何况反攻? 大型战争是需要准备的,邵英为打湘州筹谋多年才敢动手,如今却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起对外战争,又是向盛国人并不熟悉的草原上去,胜算着实不大。 而一旦再次失败,皇帝和朝廷的威信必将受到更大的损害。 众人心头都有几分劝谏的意思,然而皇帝只是一再询问,却半点不提心中打算,旁人便是想劝也无从下手。再者,他们是东宫属臣,对这种家国大事,也不好贸然开口。 天色微明时,太子带着大皇孙过来请安。 这是东宫商量好的决定,教大皇孙多在皇帝面前露露脸,以求皇帝真有考虑储位的意思时,能先想到这位时常在膝头环绕的嫡孙。 见到自己头一个孙子,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些。东宫属臣松了口气,再过一会儿便是上朝的时候,前头他们不用去,趁着皇帝心情好,赶紧告退。 别人退了,沈栗却偏偏教大皇孙拽住。 大皇孙年纪幼小,被宫人们看得紧,很少能见到外人。沈栗则是少数几个他能接近的外臣之一,更何况沈栗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他的启蒙老师。 自沈栗加入送亲队伍至回到景阳这段时间,大皇孙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这位会讲有趣故事又能陪他玩耍的人。原本熟悉的雅临也不见了,父亲告诉他雅临已经永远离开,不会再回来,大皇孙虽不明白什么是死亡,但也明白了分离不是件好事。故此今日乍然见到沈栗,便颇为亲近。 “难为他还记得你。”邵英笑道:“你便留下来陪他坐一会。” 于是沈栗“有幸”陪着太子与大皇孙享用了一顿早膳。 大皇孙最得太子重视的儿子,父子两个一向亲密。太子去集松会盟的这段时间,是大皇孙有记忆以来与父亲分开最长的时候,因此近些天他便比较黏着太子。早膳过后,当皇帝父子要去早朝的时候,皇孙一手拽着沈栗袍子,一面要求要和皇祖父、父亲同去。 邵英笑道:“你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