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家生活录_第二十二章 不退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不退甲 (第1/2页)

    钓鱼城之所以叫钓鱼城,是因为这座城建在钓鱼山上。而钓鱼山之所以叫钓鱼山,是因为山上有个钓鱼台。

    一切的故事,都要从这个钓鱼台说起。

    传说,上古时天降大水,三江暴涨,人们上山避难,不久就吃光了粮食,陷入绝境。就在这时,有一巨神出现在钓鱼山上。巨神凭江而立,站在崖边,手拿一根钓竿,不断从洪水中钓起鱼来供城中之人食用,终于救了一方百姓。巨神站得久了,在崖边留下了一双巨大的脚印。人们为了表示感激,就把脚印所在称之为钓鱼台,并立碑以记之。

    钓鱼台的位置极好,俯瞰三江景色,一览无余。又有大树如盖,遮蔽烈日,十分适宜观景。此地离护国寺近,离当年打炼兵器、配制火药的九口锅遗址也近,从旁边小路下去能看见建于晚唐的悬空卧佛,来去各处都方便,颇受人欢迎。

    但那是在外面,不是宋时风月里面。

    宋时风月虽是江城倒影,与江城山川地理一一对应,可到底还是有些不同。景不同,人也不同。譬如护国寺,在这里,是袍哥会的总堂不是和尚庙。

    “爸,小阳来了。”

    “熊叔叔。”

    熊钧独坐在钓鱼台,点一盏风灯,手摇蒲扇,穿一身长衫,长得并不粗犷,很是自在。他身前垂着一杆钓竿,那钓竿十分奇特,看不见钩,线绷着,看得见的丝线反着银光,横在天上,有三米来长,看不见的不知道有多长,也不知道伸向何处。

    “小阳来了。”熊钧答应了一声,回头看了眼,惊得站起来,“霍前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前辈恕罪。”

    话说完,熊钧一扇子打在熊坤脑袋上:“你多大了还这么不懂事,霍前辈来了你也不知道通知我一声!”

    熊坤先是一懵,然后就吓住了:“霍霍霍......”

    胡阳笑他:“坤哥你至于吗,都唱RAP了。”

    熊坤咽了口唾沫:“我,你,兄弟,你怎么不告诉我啊。”上前两步,九十度鞠躬:“晚辈有眼不识泰山,霍前辈千万恕罪。”

    火鬼对熊钧道:“你小子可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正事不干,让孩子出力,孩子把事办了,还要被你吓唬着玩儿。”

    熊钧连道冤枉:“外边的人都喊他一声爷了,他这点担当也该有了。再说了,他们年轻人现在不有句话吗,叫生孩子不用来玩将毫无意义,我也是赶潮流。霍前辈,上次一别,算着快有三十年未见了。我刚制了清荷嫩芽,煮来给前辈尝尝可好。”

    火鬼摇摇笑笑:“我可喝不惯你那个苦茶,你也不用管我,我们这次出山是为了护卫主子,现在到了你们的地界正好抽空躲懒。坤小子,带我去你们伴山塘转转,多少年没吃过你们的莲子了,倒是想得很。”

    熊钧又给了他一扇子:“还不快点。”

    熊坤立刻站出个五星级酒店门童的姿态:“霍前辈,您这边请。”

    他们走了,熊钧才有闲暇与胡阳叙话。

    “你坤哥回来说起白鹿山上那一场我实在后怕,要是伤了你,他们万死难恕。”

    胡阳道:“让熊叔叔担心了。”

    胡家和熊家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两家交情匪浅,三节两寿常来常往,胡阳面对熊钧并不觉得生疏。

    “不过男人多经些风波也是好事,让那些混账算计了一把,你也破了玄关,算是因祸得福。我还记得胡老在时,说你若能在而立之年破开玄关接手水脉府,他就可以老怀安慰了。如今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看见你这个年纪就能达成所愿,定会十分高兴。”

    “熊叔叔别夸我了。能不丢爷爷的脸我就万事大吉了,别的可不敢奢求。”

    “你呀,什么都比我家那个强,就这一点不好。自己本事大就是本事大,谦虚什么,真有人因为这个冒两句酸话,那也是他技不如人,嫉妒心发作,理他作甚。等他无法望你项背的时候,他那点子龌蹉念头自己就得掐了。这位看着小兄弟有些面熟,是?”

    “熊叔叔,这是姒九,我过命的兄弟,我上大学那会儿常来家里,您饭桌上也见过两回。”

    姒九点头问好。

    “想起来了,你们寝室的老大对吧。”说完,熊钧眉头一皱,“小阳,如果我没记错,他就是安安的亲舅舅吧。”

    胡阳道:“熊叔叔好记性。”

    熊钧多看了姒九两眼:“我二哥二嫂知道他来了?”

    胡阳道:“他昨天就是在家里住的。”

    熊钧再看胡阳:“你没骗叔叔吧。”

    “一个电话的事,我骗您干嘛。”

    熊钧便不再管,把胡阳拉到钓鱼台坐下:“你今天是带着事儿来的,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宋时风月不只是三十六府的,水脉府也有份,如今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