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抵达陈家 (第1/2页)
古鼎,对林阔来说,并不稀奇,但也不能说常见。 原因是原始的九鼎,消失在迷雾缭绕的神秘历史长河里,后世曾有天子重新铸造九鼎,而且不止一次。 因此,古鼎并不罕见,但最初的九座古鼎,已难再见。 中国素以九鼎代指天下,可见九鼎之珍贵,意味着王权和天命所归。 这里的九鼎,是指大禹收九牧之金,所铸九鼎,象征着九州。 此九鼎有着浓重的神秘色彩,其上刻画各地山川奇异之物,详列各处鬼神精怪,可以沟通上天。 夏、商、周三朝更迭时,此九鼎类似传国宝器,指代山河,不容有失,古书记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在这三朝时,每一次王朝废立,都将这九鼎迁往本朝都城,是拥有天下的象征,是统御九州的标志,是君临河山的符号。 然而,秦朝建立时,此九鼎却不见了,消失的过程,也是诡异漫天,众说纷纭。 有人说,在东周末年时,秦国灭周后,将九鼎运往咸阳,但当大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不翼而飞。 也有传说是,当时因为上天哀痛周之衰微,九鼎遁入泗水,当秦始皇君临六合时,曾派人潜水打捞,终究无果。 无论哪种说法,皆有一点共同之处,那就是秦朝俯瞰乾坤时,九鼎已经去向成迷,杳无音讯。 后世君王与帝皇,也有铸造九鼎的事迹,而且不止一位。 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铸成九鼎,置通天宫,五彩焕炳相杂。 又比如宋真宗赵恒,也曾铸造九鼎,还有被掳金国、客死他乡的宋徽宗赵佶,也曾铸造九鼎,而且铸造了两套。 这些只是代表一朝一代的九鼎,其他类型的古鼎更多,商朝的时候,王室贵族也能拥有与各自身份相对应的鼎,用以祭祀天地祖先等。 林阔身为考古人士,自然对古鼎多有涉猎,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原始九鼎。 在大英博物馆内,收藏着六尊商代的古鼎。 那六尊商代古鼎,三足两耳,其上刻画着饕餮图案,还有云雷纹和山川草木等。 众所周知,殷人重鬼,商代盛行饕餮纹,有深层次的宗教意义。 有学者认为,饕餮是氏族所祭祀的自然神,是受上帝之命,降雨并带来丰收的神祇。 也有学者主张,饕餮就是上帝本身,饕餮纹就是上帝的脸。 这六尊古鼎上的饕餮图案差别不大,大体一致。 但从中国的良渚文化来看,饕餮这种图形,在那个时代的玉器上就已经出现了,但没有角、躯干和尾。 林阔有个猜想,一旦发现一尊古鼎,其上刻画的饕餮图形介于良渚时代的饕餮与商代古鼎上的饕餮之间,那么这样的古鼎很有可能是原始九鼎之一。 因为商朝之前,良渚时代之后,目前所知道的,就是夏朝,而且夏朝不允许贵族官宦私自铸鼎。 所以,林阔很是注意饕餮的图案,对饕餮图案间的差别很敏感,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与饕餮图案经常伴生的云雷纹。 那些云雷纹看似无足轻重,是饕餮图案的随附图形,但以前的某一天,林阔从中发现了蹊跷。 那些蹊跷是一种符篆,历来被称作天神的文字,用以传达天神的旨意。 这种符篆关系到良渚时代以前,甚至是半坡文化以前,也从侧面印证了夏朝、良渚时代的图刻特征。 林阔自信,通过饕餮的差别,以及云雷纹,可以确定原始九鼎。 此时听闻陈凌子谈及她的父亲派人运回一尊古鼎,出自百慕大三角的地狱之岛,疑似刻画着饕餮图案,并且还可能涉及自己研究的神秘符号。 他怎能不大吃一惊,这东西身上的可能性太多,随便印证一条,恐怕都会引发考古界的大地震,怎能不急于一探究竟。 “吱,吱,吱”一道明快的叫声传入耳中,正要关门的林阔,顿住脚步,嘴角浮现笑意。 书桌角上,一本衣着时尚杂志静静地躺着,本是松松散散地合着,此时突然自己翻页了。 “哗啦,哗啦,哗啦”无风的房间,杂志兀自摊开。 一只仅有食指长短的狨猴,龇牙咧嘴,睡眼惺忪,蓦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种体型很小的猴子,成年后,也不过三寸长。 林阔九岁起便开始豢养它,作为玩伴和宠物,几乎形影不离,上学的时候,都揣在身上。 这狨猴与林阔相处久了,宛若已通人性,能听懂人言。 但毕竟不是人类,无法如人一般言语,只会用手势传递信息,表情达意。 此时,猴子身下的杂志页面上,是个身材火辣、惹人遐想的内衣女模,仅穿蕾丝绣花的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