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漕运总督2 (第3/3页)
的,还有睢宁知县高岐凤等联署,言说睢宁典史魏岗通贼被斩之详情公文,史可法眉头就是一皱,看后更怒不可遏,一掌拍到案上,愤怒道:“此些贼辈,真是罔顾皇恩!”
公文乃睢宁整个官场联名署说,那就不会有问题,毕竟这是朝廷命官,查验事实,要分巡御使,按察司等合司验明,没有一个地方官会冒这个风险,而在此事上存在什么猫腻。 那魏岗通贼便是无疑,这可是大明朝第一个通贼的文官啊。 往日除了武人降贼,最多一些刁民饥民开城内应罢了,崇祯十四年正月吏胥倡乱,迎贼入城据之,就算是小吏,都引起整个大明的哗然。 眼下局势已经败坏如此,连文官都开始通贼了? 此辈圣贤书读到哪去了! 史可法发怒,阎尔梅、姚康只是默然,沉痛时局的败坏。 好在睢宁县还是守住了,最后更两次大捷,城池不失。 史可法细看这公文,最后放到一边,此事他会转给巡按御史,大明律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然后他又拿起捷报细看,又看了两遍,沉吟道:“看来这两仗场,主要是这睢宁练总杨河在打。” 他吩咐一个幕僚取来当地官员资料,上次大捷后,他就注意上邳州当地的官员,特别那睢宁练总杨河的资料更是齐备。 看史公细看,阎尔梅说了一句:“这秀才不得了,能文能武,眼下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 史可法脸上也露出笑容:“十七岁的生员,一路逃难,艰危重重,却能汇集难民,编练乡勇强军。最后还剿灭周边匪患,担任练总后两次大捷,我大明朝有此读书种子……还有希望。” 他说出最后一句话时,语气中无比欣慰,发自内心肺腑的欣慰。 有感于大明官场的幕气沉沉,他任督抚后,专门挑选年轻有为生员举人担任幕僚,果然气象一新。 事实他也没用错,历史上的扬州之战时,他麾下的几十个年轻人幕僚,多随之在大战中殉国,或战死或自尽。 此时看到这年轻的练总,今年刚十九岁,却有如此出众才华,文武双全,史可法就有一种内心的喜爱涌上心头。 他又看另一个公文,却是邳州知州苏成性举荐,言青山残贼sao扰州境乡里,睢宁练总杨河可为州练总事。 他沉思道:“两位先生怎么看?十九岁,便是七品散官待遇,可否会引人物议?” 阎尔梅大声道:“甘罗十二为使臣,这十九岁也不小了。史公到淮安后,便言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杨河能打会拼,虽然年轻,但战功不断,眼下更有两次大捷打底,会有什么物议?况且只是散官罢了。” 史可法仍然有些犹豫,他对杨河非常喜爱,但又担心各方非议,而且这秀才年岁轻轻骤得高位,会否会得意忘形,变成一个好好的人才被捧杀夭折? 他沉吟道:“或许,可待他明年再考功名,中得举人甚或进士,就名正言顺。” 阎尔梅叹气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举人进士哪那么好考?考不上怎么办?” 他语气中,就有深深的感慨,他考了几十年了,现在也只是举人,他说道:“便是举人,一般也为杂职官,我们淮安府四五十岁的举人杂官还少么?不得进士,一样让人物议。” 他知道史公有优柔寡断的毛病,大声劝道:“史公,当断则断,邳州事关漕运重地,当地匪贼sao扰,当立遣得力之士任之!这杨河打仗骁勇,还是文人,正是合适人选啊。” “邳州为漕运重地”几个词提醒了史可法,确实,此事拖不得,他道:“也罢,便……” 站在旁边一声不响的姚康忽然道:“不但要用,此人还可大用!” 看史可法等人看来,他淡淡道:“青山残贼,不但sao扰邳州,亦sao扰海州境。当地虽有练总,但无用之极。不若让这杨河任邳海练总,负责二境数县内安靖剿匪事宜,想必那杨河得委重任,定感于史公大义,感恩戴德下,以后也定为公之所用!” 史可法就是一愣,随后就是摇头。 海州、赣榆、沭阳等地都是有练总的,虽与青山残贼打过几仗,损失惨重。 但乡兵本来就是各地方乡勇,虽说也有跨界之事,甚至有跨省接任务的状元军沈坤,但物议甚大,而且当地有练总,却安一个上去,恐怕各地的sao动就大了。 各方面的协调也困难,他更必须考虑到当地州官县官的感受。 依他知道的,赣榆、沭阳二地,都是由当地主簿兼任练总,杨河上去了,这些人怎么办? 此事万万不可。 姚康的提议被否,他作了一揖也就不语,心下却是一叹。 他入史可法幕中虽不久,但却看出史公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乏魄力,总想处处应付,八方妥贴,许多重大的问题上,更缺乏断然决定的能力。 只是古语说得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世道的事,哪来那么多妥贴? 都是有利便有弊,考虑了当地州县官的感受,地方的sao动,但这施恩的机会却被放过了。 那杨河便是任了邳州练总,恐怕也会认为是知州苏成性的举荐功劳。 史公这抬举的恩义,可就少了。 …… 多谢“乌伤郡王”、“关中猛将”书友各一万打赏,还有别的书友各类支持。在整理后面的细纲,历史不好写,各类要想的东西太多了。rw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