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百日塑佛一日灰2 (第3/3页)
个肤色黝黑的壮汉,个子稍矮,就显得有些胖,站在特制的高椅子上观察、分析、下令,没有丝毫慌乱。
“主上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人,在海上由您全权做主便宜行事。” 船长手握千里镜,向西北方向眺望,吩咐道:“请主上从3层移至1层,做好封舱5级战斗预案;降帆,启用排气螺3级动力装备,保持航速36节,航向不变;非战斗人员入底舱,采用3级战斗预案;船员和战斗人员采用2级战斗预案,视情况自行过渡到3级战斗预案;瞭望塔,赠员3人,随时报告四周情况。” 号令一下,传号声、脚步声、门窗关闭声分散又有序,不一会儿整船趋于寂静,只剩海风呼呼作响。 “报告船长,船只数量已明确,7艘船只,中型3艘,小型4艘,速度64节。” “报告船长,目标全速前进,向我方驶来。” “全员注意,注意避让,做好3级战斗预案准备。” “天哪!”“天哪!”瞭望塔上传来了惊呼。 “怎么回事?”船副向外吼。 “报告船长。不是敌袭,不是敌袭!是龙啸!是龙啸!” “报告船长。再次确认,目标在逃跑,其身后是龙啸!” “三次确认,龙啸!龙啸!” 船长闻言跳下椅子,吩咐道:“解除战斗准备,全员下1层和底舱,速度10节。” “东偏南37度。不必避让。排气螺5级动力准备。” “拿海图,还有《镜书海族之歌》。” 雷声滚滚,乌云又急速凝聚,向东翻涌而来。天色迅速变暗,片刻间已如同黑夜,海风也很快转凉,一阵阵刮来,竟颇有些冷,风中含有湿气,衣服也变的粘潮。 还没有进入底舱的人看到了壮丽又惊惧的一幕。只见远处,一片白亮,天与地仿佛连在了一起,一个巨大的螺旋在海上忽左忽右的追着那几艘引发战斗预案的船。最后的船不幸卷入了螺旋,眨眼间分崩离析,化为螺旋上异样的光晕。中间一大一小两船逃离时挨得太近发生了剧烈碰撞,哭嚎声转眼也被螺旋吞没。剩下的四艘间隔着一定的距离,飞速地行驶着,直直的向“敖广”号侧面驶来。 船上胆小者、虔诚者早已不停地祈祷忏悔,只见瞬间船板上黑乎乎跪倒了一大片。 “龙吸水,龙吸水,我做了错事……” “万能的圣帝,保佑小民平安无事。” “我忏悔,我有罪……” 船长皱了皱眉,伸缩着千里镜仔细查看着北方。 “你看,龙啸……”在副手犀利的眼神注视下,船员马上改口,喜道:“报告船长,龙啸疑似远去。” 众人闻言,皆向北望去。船员们定了定神,恢复了工作。 “报告船长,龙啸已向西离去,速度26节。”准确的信息传了过来,众人闻声顿时心安。 五楼楼内,楼板上画着偌大的红色六芒星图案,玄衣男子正坐在正中间,双掌交合相对缓缓收到胸前,吐了口气,站了起来,接过女婢手上的绸巾擦擦脸和手,笑着向倚床而望的女子走去。 “累了吧。又耗了不少血。” “不碍事。如此天威,非人力可抗,不借点自然之力,枉送了无辜性命。不然,总不能我去掌这么大的船吧。” “我倒是想看看……” 女婢俯着身接过绸巾,听见楼下传来一阵阵欢呼声,一恍神间那六芒星图案已消失,窗外那灰白的螺旋渐行渐远转眼已不见,只有海面上漂浮着的诸多碎片、尸体证实着刚刚发生了多么恐怖的一幕。 船板上的人们正在庆幸劫后余生,却是一阵巨震袭来,跌倒碰撞者众,少数靠近船沿的立足不稳险些摔下船去,原来是逃的最快的那艘船已撞上“敖广”号。紧接着,船尾一个船飞驶而过,不一会竟然在前面的海域渐渐沉没。剩余的两艘见状回转船头,等至停下,相距“敖广”号两三丈远。 “原来那就是浊海。”胖子船长一脸沉没。 “浊海,又到了浊海。”三楼有人临窗凝望。 旗语,放浮筏,救人,忙碌寒暄之后,众人已知晓那几艘船上是七域来的能人异士、工匠艺师。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顺风顺水,不一会视线可及处已是绿绿葱葱,上空不时有群鸟飞起。 “这就是云浮吗?”一个少年激动不已。 “这应是东流岛。我们在这登岛后,要走十里海上长廊到圣域。”一个老者拿着图书查看,不时抬头看看四周,道:“你看那,那才是云浮。起码还有三天的路程。” “浊海海水呈墨黑,海心方圆百里入物不浮,又称恐惧之海,也是落不尽海。在浊海外围才能浮物,东流岛是浊海外围里圣域最近的通路。十里长廊这等海上长桥,堪称神迹。可惜此处往来有限,为之测量和建造时献身的诸多先贤鲜闻于世。流芳百世的功劳也只能靠史书来铭记传颂。”老者翻着书滔滔不绝。 十里长廊出入用灯光传递信息,十多里行走间时有大风刮过,桥身摇摇晃晃,人心胆胆颤颤。好歹刚目睹了龙啸,又见希望在即,众人都咬牙挺了过来。 远方,高山,接云,有七色光炫——那就是云浮。 注:排气螺,产于深海,海族加工用来储存空气,后被天工一族改进用于船、车等的动力装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