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书之秀州风云_第四十一章 荆玉未剖似路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荆玉未剖似路草(上) (第1/2页)

    名将城,地处十万大山、万里雪原、绵延沙漠的交汇处,地域开阔,水土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又处在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名将城多次修起了高高的城墙又毁于一战。

    传说中即使是圣帝也在此多次败北,丢下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历经十余年才歼灭敌寇。幸存于战的人口耳相传说,当时这里到处都是尸体,秃鹫、乌鸦、豺狼蜂拥而至,溪水数十里染红,连附近的山上都是红泥,说的人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往往还带人到附近的小山上随手抓起一把土——赫然暗红暗红。不过圣帝得胜后,为了显示天下要永久承平的决心,下令拆除了城墙并用之修葺城中房屋,同时施行“允许此地公推自治”、“税赋永为天下最低且只取一半上交”等一系列措施以尽快恢复生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将城占尽地利之便,又得天下承平之天时,再加之政通人和之利,数十年间竟复旧观。某年间,城主府馆楼突发大火,烧掉了名将城一应历史文档记载,第七代城主上书圣帝请赐名以正运云云,遂为“名将城”,而以前的城名以及相关种种皆在那场大火中化为云烟。此时,众多在此地打过战的将士也升居高位,对此地颇有感情,城主之举尽收各地尊位者之心,得助者多多,名将城也因此发展迅猛。而后,历代城主皆非庸才,百来年名将城已跃居天下名城之列,可与黄金城同榜。而那些铁血白骨早已成了肥水沃土,依然滋润着这不世名城。

    而这一代的城主李隐更是雄才伟略,当初秀州裂变之初,趁着炎武皇帝朱元东征青幽国之际,四面突击,一举拿下了西海、天水、平凉、鄯善等原本属于炎国的四郡,又立即收缩战线把战火烧到了河源、五原两郡。虽然李隐对外称自己只是周城城主,多占了一些外围的地只是不希望战火把历史名城名将城给毁了,但实际上他一切形制已如国王一般,所差的无非只是个头衔。炎武皇帝见丢了这么多个郡,虽然地方不大,可面子上挂不住,立即分兵要夺回,十来年下来周、炎两国在此两郡胶着,再无进展。炎武皇帝每年派了很多新兵到此,倒是将此处当作了实战练兵的地方。幸而炎国这些年国库充盈,竟也吃得消四处开战。不过名将城免于战火,城民们对城主自然是感恩颂德。

    宁江发源于星汉雪山群,流经名将城,再分割其它四国,水运便利。秀州的几国为了各自的物资流转都默认了不插手宁江一切事物的这一公认的规则。是故,几国沿宁江一带的郡县都是商贸畅通,繁华无比。名将城也得益于此。

    在名将城旧城城墙位置的南城大街上有两间破败的店面。这店面本是前店后宅的格局,与隔壁的四间店面是一体,那户人家家道中落变卖之后转了几次,就被人隔成三处宅子出售了。这边上的房子本就矮,被隔了院子采光不好,又疏于修缮,多年前被如今的主人盘开子以很低的价格拿到了手。

    盘开子人到中年,身材瘦小,经常头戴道冠,身穿一件补了又补的青色长衫,有几处已洗的发白,却以写字抄书为生,房子到手后竟没想到要租出去,日子过得甚为艰辛。传言他本来不叫这个名字,只是某日他抄到一则圣帝一剑劈山的趣闻,又想起盘古开天地的神奇,心生向往,遂自号盘开,抄书无数知道圣人都是某某子,也就顺手加个子成了‘盘开子’,把自己归为大贤之类聊作开心,他的本名倒也不再提起。他自知什么出阁入相,什么仗剑行走,什么羽化飞升,什么长生不老,都如镜花水月,只见书上闻,不见面前走。他又自诩天下英豪遍地,皆没有他的阅闻丰富,有些奢望地想起开宗立派,流芳百世。这种事本就私密,不知为何就传了出去。邻里顾客经常拿这事打趣他,他也只是微微一笑不以为然,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时间久了,倒让众人都高看了一眼,每逢有人吵架斗嘴总是会说“你看看那个老盘,那个修养多好,骂一百句也不见得顶一句”。

    盘开子还有个弟子,人有些痴傻,他给他取名无伤,外人都叫他阿傻。据说是盘开子某次外出时,偶然发现他正被一群小孩欺负,衣裳褴褛,污秽不堪,面黄肌瘦,慈悲心起,捡了回来。没料到无伤经过盘开子几日的调养,饭量大增,一人倒要吃他三人的量,好在他身材也变得魁梧,劈柴挑水一身的力气,时不时到附近的山上打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