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_第三章一朝天子一朝臣民国县长李金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一朝天子一朝臣民国县长李金刚 (第2/2页)

源,如果咱们延庆有森林,他就不到东北去拉木材了,我想这也是好事,即给咱们县增加了收入,又支援了咱们民族工商业,这不一举两得,

    “啊!是这么回事!”秘书点了点头。秘书略一沉思,言道:“离咱们延庆县城西北三十里地有座大山叫松山,那里人迹罕至,针叶,阔叶,各种树木遮天蔽日,清朝嘉庆年间,对那地方有“松柏葱翠,黛色横天”的碑文记载。”

    “真有这样的所在呀?”

    “当然有,可有一样,,道儿可不好走啊!”

    “那咱们就不用管了,前门大街好走,可没有那么多大树啊!”

    李金刚喜不自尽,立刻把表弟和他那朋友叫进县衙大堂,把秘书告诉他的话如实告知,表弟和那朋友自也是高兴非常。那朋友跟李金刚说:“那就有劳大哥派个人带我们到那松山去一趟吧。”

    “好,陈秘书,有劳你带我这两个兄弟去一趟松山吧。”

    于是乎,陈秘书带着这哥俩出了县衙,一直往东,出了东门,在东门外雇了三头毛驴,一人骑了一头毛驴,直奔松山而去。到得松山脚下,太阳已经擦山,找店住店,在小店住了一宿无话。

    第二天,当地找了一个向导,够奔大山,进了大山,道路越走越窄,山坡之上已有稀稀拉拉树木,及至爬上一座山梁,往北一看,漫山片野,黑压压乌森森皆覆盖着参天大树,天津来的哥们,哈哈一笑言道:“京师亦有这样宝藏,何必舍近求远!”

    秘书言道:“这里行否?”

    “自然是个好的所在!”

    “这样的道路,如何往下运输?”

    “这你就不用发愁了,这里,离天津还多远啊?而且康庄还有火车,比上东北拉木材可省事多了。”

    秘书一行三人从松山打“马”而回,向李金刚汇报,李金刚听说天津朋友选中了松山这个所在,自然也是大喜,言道:“这里是咱的一亩三分地,咱说了算,这里假如有事,有哥哥给你兜着,你就放心大胆的干吧,”

    大堂之上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到了傍晚,天津的朋友,又拽了李金刚表弟,到李金刚居室造访,天津朋友跟李金刚言道:“以后咱就常来常往了,我在延庆公事,会时常躁扰大哥,我这儿有一点儿小意思,万望哥哥笑纳。”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张银票递与李金刚。”李金刚连连推却,天津朋友言道:“大哥不要见外,这是您应该拿的,以后咱们见了效益,这里边还会有您那一份哪,您如果不拿这一份儿,我跟这里干着也不踏实,如您愿意让我跟这里干,您还是把这一点小意思收下吧!”

    话说到这份上,李金刚言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与地方也有好处,这是我应该支持的事,你却非要这么多礼,好吧,我就先收下替你保管着,你用时再到我这里来拿,你的事我也不懂,你就大胆的去干吧,有需要我出面时我再出面”

    有了县知事一句话,自然万事就可放开手大胆的去干了。

    天津来的朋友,在松山的山沟口,垒砌了墙,蹾了大门,门口挂了大牌子,牌子上白底黑字写着“天津火柴公司松山木材厂”

    松山木材厂,在五里乡村,招民工开山修路,有钱能使鬼推磨,两月有余,路修到了山梁之上,这些民工愿意留下的就跟着伐木,运输,木材需用马车运到康庄火车站,再从康庄装火车运到天津,天津火柴公司在这里伐木,比跟东北买木材省了不少钱,松山附近的百姓,有了打工的处所,确实也得到一些实惠。

    可那松山,可背了姓了,长了多少年的参天大树,顷刻间被撂倒了,天津火柴公司的老板看了并不心疼,他剌哪儿的树也是剌,他心疼的就是钱,哪儿的树省钱他剌哪儿的。李金刚也不心疼,他跟这当几年官儿,过几年还不定再上哪去哪?

    离松山不远有个下营村,村中有个头面人物,叫袁湛恩,深谋远虑,他看着那几搂奘的大树,源源不断的被拉走,异常心疼,想到,照他们这么折腾,几年之内还不把山伐个溜溜光,村子啊,山哪,有点儿树,才显着有油性,有风水,如果没了树,这村子也好,这山也好,就显得没大看头儿喽!他又去找马庄村一个挚友王珍,俩人一商量,觉得这事非同小可,不能等闲视之,可这事仨俩人也惊不动,他们一鼓动,又一串联,联系了延庆县城西,四十八个村子的村民,拿起橛头,三尺,镰刀,斧子,到嵩山天津火柴公司拼命,阻止天津火柴公司往走运输木材。

    四十八村,村民,人多势重,天津火柴公司,只得停止了往走运输木材,说尽好话,把四十八村,村民糊弄走了。

    天津火柴公司当然不能就此罢休,连夜去延庆城里,找县知事李金刚,李金刚心里想道,“真是啊!磕瓜子磕出来一个臭虫,难道我一县之长,有国家作靠山,剌几棵破树,还得经过草民批准?难到我还治不了几个草民?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秘书言道:“传我的命令,请下营村民袁湛恩与马庄村民王珍到县衙议事。”

    没有半日,把那袁湛恩与王珍传到,李金刚亲自接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道:“民国政府发展国民经济,奖励工商,使国家昌盛,再不受洋人欺负,凡是国人都应该支持,不应该掣肘,你二位都是深明大义之人,更应该支持本县知事工作,使民国复兴有望。”

    那袁湛恩言道:“大人所说之事小人一概不懂,小人只知道,我们祖祖辈辈看着那树,可大人勾搭外来之人把树伐了,眨眼之间,那绿油油的大山就要变成荒山秃岭,破了我们四十八村的风水,,我们四十八村的村民就要背姓。”

    李金刚言道:“民国了,已经不讲风水了,风水那一套是迷信了,我看这么着吧,你们二位是极义气又是极忠义之人,你们带头破除这个迷信,你们二位我作主就到天津火柴公司去上班,说是上班,你们也不用干活儿,只到那里转转就行啦,工钱吗好说!”

    那王珍言道:“我们是四十八村,村民代表,只负责和县知事谈关于停伐松山林木之事,其它之事,我们无权也无有理由谈判。”

    李金刚不免噌的火起,心里暗忖,“这要是在大清国的时候,你们得跪着跟我说话,现在是民国了,让你们坐着和本老爷平起平坐说话了,你们不知珍重,却得村进尺,羊上树,越说越来劲,真是啊!刁民啊!就是刁民!不给他点儿颜色看看,你们也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随后大声喝道:“来人哪!把这两个大胆刁民绑了押入牢房,听候发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