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永兴和接连压价吴掌柜运筹帷幄 (第1/1页)
瞿老爷子、小刘二先生、赵掌柜从“香满城”回来,喝了会子茶,仨人商讨着,得开个会儿,研究一下下一步的工作。 开会儿的人,有小刘二先生爷儿俩,瞿老爷子爷俩,还有吴掌柜,这里除了吴掌柜是外人,就没有外人了,要说这个买卖,应该是好说好干好领导。 买卖、买卖,就是买了再卖,既然是开粮栈,也就是买了粮食卖粮食。 永兴和粮栈,刚开张的买卖,四里八乡的百姓还不知道永宁有这一号,小刘二先生让小小刘二先生写了几十张收粮食的“告示”,命令两个伙计下去张贴。 告示贴出去第二天,就有三三两两的人打听粮食价格,庄稼人,忙活了一年盼了一年,盼着年底有个好收成,庄稼人一年的生活,都指望着完秋收这点儿粮食,自然他们要仔细算计粮食价格给的合适不合适。 永兴和粮栈刚开张,仓库还是空的,只要粮食品质好,送来的粮食是有多少要多少。 小门小户,要籴三斗五斗高粱、黑豆,给大丫头扯条裤子,给二丫头做个袄,只要多卖一个子儿两子儿,不怕在市场上多蹲那一天、两天。 而那中等户和大户人家,有几十亩地,上百亩地的主儿,只靠赶集上店儿,一天籴三斗五斗,家有几千几万斤粮食,得到驴年马月才能卖得出去呢?因而,他们就相上了永兴和粮栈的这块风水宝地,永兴和粮栈虽然比蹲市场少得几个子儿,但是几千斤,几万斤的粮食一古脑能杵出去,现钱立马能拿回来,这比零售要划算的多啦! 先是三三两两一天能收十石八石,随着时间的推移,送粮食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推车的、挑担的、驴驮的、马拉的,整日络绎不绝,及至到了最后,到永兴和粮栈卖粮食的人排起了长队伍。 小刘二先生看到这个阵势,脑袋瓜儿转了过儿,永兴和粮栈库房再大,也禁不住这流水似运粮食队伍的填冲,我们收购粮食的价格是不是有问题啊? 小刘二先生决定召集一个高级员工会议商讨此事。 这次开会还是上次开会那几个老人儿,小刘二先生讲:“现在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收的粮食,库房盛的已经过半了,门口送粮的人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如果像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天,我们的库房就会暴满,我们收粮食的价格是不是得刹一刹呢?价格降到多少合适,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瞿老爷子发表了自己看法说:“暂降一成。” 粮食降价一成后,前来卖粮食的并没减多少,永兴和粮栈又下了狠心,又降低了一成,这回卖粮食的才陆续减少了,维持在了,永兴和粮栈门口,时时刻刻都有往里送粮食的,又有提着空口袋,觑着眼往出走着数钱的。 由于永兴和粮栈两次压低价格使得他们现而今库存的粮食成本很低,如果加上百分之十或二十的利润去卖,还低于市场摆摊所卖粮食的价格,按永兴和目前的情况,可以搞零售了。 要想卖粮食要想零售,必须周边要有一个氛围,这个氛围是什么呢?在你做买卖这个地区,要有很大一部分非农业人口——他们不种庄稼干等着吃饭。 可是永宁现在比不得明清了,明朝,这里是军事重镇,四外长城,和长城附属的军事系统,驻扎着许多军队,他们需要的好大一部分给养都要到附近采购,清朝,这里虽然已失去了军事重镇的地位,但这里还有许多衙门、庙宇、商户,粮食需求虽比不得明代但比民国时还强得多,而到了民国,衙门没有了,庙宇里的僧众减少了,商业萧条了,以前存在的好多消费群体不存在了,粮食需求量大大减少了以后,你想把粮食卖给我,我还想把粮食卖给你呢? 干了几个月,粮食收得不少,可是卖得很少,这怎么能行呢? 于是小刘二先生,找来了瞿老亲家,商量对策,粮栈的买卖,仅靠坐享其成,恐怕行不通,坐着等客人,客人不来,没有大的收益,那么,我们是不是得走出去。 还是开个会儿吧,又请来了吴掌柜,吴掌柜既然是花高薪请来的,关键时刻总得出个主意,总不能光吃饭不干活啊!吴掌柜在这关键时刻,还真发表了一通高论:“我们的买卖要想发展,就得走出去,可是往那儿走呢?这可是个关键,我们收购的粮食,假如还卖给我们延庆人,絶对产生不了什么经济效益,因为在延庆这一亩三分地儿内,粮食品质相当,价格所差无几,要想产生效益,必须有品质和价格的差异,必须得显示出我们永宁粮食品质和价格的优势。
“永宁往北是龙门、赤城,那里气候凉爽,粮食品质不会比我们差,而那里地广人稀,粮食价格比我们还要低,往西怀来,情况与延庆相近,那只有往南和往东了,往南和往东是昌平,怀柔和顺义,怀柔大部分为山区,地方贫脊不适合我们去,那只有昌平和顺义了。 “昌平与顺义和永宁只隔一道大山,海拔比永宁低了许多,昌平,顺义夏天闷热,不适宜高粱,谷子,黄豆、黑豆……生长,他们虽然也种这些作物,但是不如我们的品质好,而那里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价格比我们这里要高,所以我们的粮食,在昌平和顺义会有强大的吸引力。” 吴掌柜不愧是个秀才,也不愧当过师爷,虽然没干过买卖,但把这干买卖的事情分析得却异常透彻,这真应了那句话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不得不使这两位东家心悦诚服,两位东家心里不约而同想到,这位“掌柜”真请着了。 “那么我们这些粮食,究竟卖给谁呢?”瞿老爷子憋不住插话问道,吴掌柜似乎胸有成竹,就等着人发问呢,说道:“您想想?除了我们吃外,这粮食还有哪儿用得多呢?那自然是‘酒烧锅’,我们把高粱推销给‘酒烧锅’,玉米磨成面,谷子碾成米,黄豆、绿豆、红小豆,这些小杂粮我们可以打到北京去。” 吴掌柜这一通鸿篇大论,让大家看了到永兴和粮栈的光辉未来,使小刘二先生这些日子紧揪起来的心又慢慢的舒展开了。 小刘二先生今天特别高兴,让伙计上街剌了二斤rou,又提拉了回来一坛子酒,让厨子炒了几个菜,全体员工在一块大吃八喝了一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