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州官调查落失败郑孝先作彩功成 (第1/2页)
只因上届四月初八庙会,州官有闲暇时间,被邀请到了花塔庙庙会观光。当时西八村总会头请了西八村多个头面人物作陪,徐秀才是首陪,这州官和徐秀才有过一面之交。 州官看闯进来之人是徐秀才,命手下之人拿来椅子让徐秀才在大堂坐下,言道:“先生风风火火赶来说有跟本案有关证据,您就说一说吧。” 徐秀才言道:“我住花塔村,郑孝先之人,我知之一二,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也知之一二,按郑孝先之人平时品行,今天之事无法做出,这里边一定另有隐情,据我所知,这三位官人调戏郑孝先女人在先,郑孝先慢待官人在后。” 那三个衙役听徐秀才口出不逊,言语一边,倒向着郑孝先,齐声吼道:“老爷!休听那厮胡言乱语!我等公人,老爷派去维持治安,被郑孝先无端殴打,孽我等过于禽兽!他还为他们辩解!一看就是和他们一伙儿的!” 州官言道:“这是徐秀才!休得和徐秀才胡言乱语!” 州官转而又道:“我等公人,乃衙门执法人员,岂能执法犯法?” 徐秀才言道:“那和平寺,乃千年古寺,寺里乡火旺盛,一代一代主持都是有道高僧,和平寺下乡民,受僧人教化,受佛光普照,一心向佛,一心向善,不求今世,但求来生,言语品行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走道儿仔细看脚下,脚下有个蚂蚁都得饶过去,蚊子叮的奇痒难熬,不甚把蚊子打死,都三天睡不着觉,要为那死了的蚊子祷告三天,超度亡灵,这样的黎民,您就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敢反抗,作那越轨之事!甭说殴打公人?触犯国法这样的大事了?” 那三个衙役听了徐秀才之言,气得七窍生烟,火冒三丈,气得语塞,宁半天说不出话来,话在嗓子眼里哦哦了半天,最后还是侯儿头儿憋出了话,大声辩道:“老爷!我等跟随您多年,我等之品行您还不晓?难道是我们蒙您?我们焉能欺上瞒下啊?这人之话万不可信啊!老爷......!!!” 老爷左右为难,这边是跟随自己办案多年的公差,那边是熟读四书五经的国家储备干部,听哪个好哪?听那个不好哪?一时州官老爷也犯了难。 旁边的师爷看着老爷为难,凑上去耳语,老爷听罢,脸上转阴为晴,言道:“这个事情不能听你们各方一面之辞,我要派人下去调查,听了调查,再做论断。” 知州复唤张龙、赵虎、王强、马豹,言道:“你们去州西三十二里和平寺下的花塔村调查郑孝先殴打公人一案,案情事关重大,必须调查属实,不得隐瞒,如有半点虚假,本老爷决不轻饶!说话之间,把那拿人的扦子换成了调查的扦子,交与另一个班头张龙。徐秀才看到知州已改了口气,换了办案方式,案情有了好转,起身告辞知州,言道:“老爷,您公事繁忙,我也不嘈扰您了!” 知州言道:“慢着,案子没有水落石出,您今天先不要回去,等那调查的公人回来,是青是红,咱们心明眼亮,咱们一起断案,今天您就住在衙里吧,咱们两个同桌共饮重新续续旧。 知州相请,徐秀才不能推辞,徐秀才知道,知州续旧是假,怕徐秀才回去串供是真。其实哪?徐秀才也本不想走,因为这事情是青是红,并没砸瓷实,知州挽留,正中徐秀才下怀。徐秀才顺水推舟说留就留下了。 徐秀才参与此案,知州不敢含糊,就像现在的律师对上了法官,行家对上了行家;徐秀才参与了此案,知州不敢莽撞断案,徐秀才熟知仁、义、礼、智、信,仁义道德装满了肚子,道家对上了道家。 知州命人摆了一桌酒席,与民同乐,与徐秀才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障着脸儿无所不说。 知州言道:“徐年兄,你跟我实话实说,这个案子我如何裁决?” 徐秀才言道:“老爷,您这样称呼小民,小民实在难当,您要是看得起我,就称呼在下为弟就是啦!” 知州言道:“也好!徐年弟,你跟我实话实说,这个案子我如何处置为好?” “这个吗?还用说?您秉公而办哪!” “我如何秉公而办?如真像你所说,我手下的公人调戏了妇女,我就得处置我的公人,我如果真处置了我的公人,我手下诸多公人将来岂不寒心,跟我离心离德?将来我的公务还如何开展?” 徐秀才道:“为官为公事之人者为百姓之楷模,就像孩童之父母一般,父母如果胡作非为?岂能教育好孩子,孩子必效仿父母,有恃无恐,如此一来,家庭之事将一发不可收实,一败涂地。将小比大,如果您放纵手下胡作非为,将来您的辖区,将无宁日,如果您处理了您的手下,虽伤了一些属下的心,但却赢得了万千百姓的拥戴,百姓将奉公守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您的治理之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