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四十多年前的秘密 (第1/2页)
国家农业八字宪法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畜牧生产中品种同样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要想根本改变猪的饲养状况,就得更新品种。 我们村附近有个农场,那里载种着大片的果树,农场里还有牛场、鸡场、猪场。 听说农场里养着很多很多优良品种的猪,我走了十多里路来到了那里。我原以为猪都是黑色的,其实不是,除了黑的,还有好多种,有白的、有黑的、黑白相间花的,身上的花儿,有大花儿的、有小花儿的。 猪的肤色,也像人一样,长着白毛的猪,就像那长着黄头发的白人一样,肤色是粉红的。 有一种叫“陆川”的猪,据说那是四川的猪种,个头不大,凹着腰,特别是在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猪,肚子拖着地,奶头拖着地,我想,为何它要长这样一个身躯呢?长了这样的一个身躯,它会多遭多少罪呢?特别是那怀孕和哺乳期的母亲。 这种猪的肤色粉里偏红,rou皮显得那么嫩,嫩得让人觉得掐它一指甲就能掐出水儿来,嫩得让人想上去啃它两口。 还有一种猪叫宁乡猪,它长的比陆川猪个头要大,成年种猪也能有二、三百斤,它的体形接近陆川猪,但长得没像陆川猪那么极端,那么夸张。 它虽然也凹着腰,但腰上的弧度没有那么大,肚子没有拖地、让人不会担心肚子拖地给它造成的痛苦。 还有两种猪,叫巴克夏和约克夏,它们是欧洲的猪种,它们就像欧洲的人一样,长得体型硕大。 它们腰身平直、匀称、修长,混身长着黑白相间的碎花,肤色虽然也是黑的,但不像中国北方的猪那样,黑得那么执著,它们的体型大得惊人,看头一眼会让人为之一震。 种公猪有五、六百斤,七、八百斤。 我一个猪舍一个猪舍的品味着欣赏着。 这里猪的生活水平比我们那里的猪的生活水平高多了,它们住的房子都是砖砌的,一间挨着一间,都是坐北朝南。 猪舍有三米多宽、长有六米,挨着北端有两米多长的猪炕,炕的上面用砖发着弧形的拱券,拱券里边用洋灰沟着缝,上边抹一公分厚度的洋灰,夏天不漏雨,冬天不透风。 它们住得好,它们吃得也像它们的主人一样,比农村养猪的和它们养得猪,要好得多。 猪场开着豆腐坊,粉坊,猪槽子里放着永远也吃不完的豆腐渣和粉渣。 没出满月的小猪更幸福,在母猪舍外面,有一个专供小猪自由采食的喂料器。 喂料器是用铁皮焊成的,座底是个直径四十多公分的圆形铁盘,盘的中间,立着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圆的铁桶,铁桶下端的直径有二十六、七公分,用三根铁棍焊在铁盘上,桶与盘之间有二、三公分的缝隙,桶的四周与盘沿的四周有七、八公分的距离,从锥型铁桶的上端倒进配制好的干粉饲料,能从下面的缝隙中流出铁桶,流到铁盘的四周,没摘奶之前的小猪,可以到这里来采食,吃完了盘子四周流出的饲料,桶子里的饲料由于重力又流了出来,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小猪在喂料器旁边吃足了饲料,又到永远滴着水的自来水那喝一气儿凉水,完了,又到那大垛的白菜堆前掏吃那稀嫩的白菜芯子。 我去猪场的时候正值晚秋,猪场的院里堆着大垛的白菜,还有大堆的倭瓜。 饲养员们正在用切菜刀把白菜一劈两半三半,向一个一个的猪舍内的主人,分发它们该得到的那份菜肴,他们劈完了白菜又去剁那倭瓜,倭瓜剁得要更碎一些,剁碎的倭瓜放进桶里,剁满了一桶,提着桶向每个猪食槽子倒进一些。 饲养员们岁数都很大,看着都是五十奔六十的人,他们都是城里人,据官方文章说:一九五八年,市政府组织了数以千计的下放干部到这里开垦这片荒地,经过几年的努力,这片荒砂滩被开垦成了果林繁茂,六畜兴旺的农场。 那些饲养员们,看我一个猪舍一个猪舍看得娶精会神,以为我是城里刚分配到这儿的学生,没见过农村的事,觉得好奇,才这么认真的探索。 他们也好奇的问我说:“你是刚从城里分配来的学生吧?”还没容我回答他,他就很自信的问我说:“哪个学校的?” 我脸一红,满面羞愧又很不好意思的回答他说:“我不是城里来的学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