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王队长心目中的英雄 (第2/2页)
:“自然有!”他给我一一指认,说,这个成了教授,那个成了作家,这个出了国……”也难怪如此,人家都出身名门啊?他说,这个的父亲是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第一个跳进赵家楼的,这个的父亲五四运动中被北洋政府给拘捕了……看得出,五四运动中的热血青年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然只有他没有成事,他的父亲是个北大的一个职工,但是他说他不后悔,人家的父母都是教授、高干,只有我的父母是工人!到现在,我也知足了,儿子有儿子的楼房,我有我的楼房,退休金虽然比不得我的那些成了事的同学多,但还是够花的。 他很简朴,从农场到我们这个活动中心,有几里地,虽然有公共汽车,坐车也不用花钱(他已超过65岁坐车免费)但他却骑自行车,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捡道路上人家喝了饮料扔了的一拉罐,他说:“你别看不起这一个礼拜骑自行车的这一段距离,一个月我捡到的东西能卖六十多块钱呢。”他缓了缓气又说:“这算什么,我年轻的时候为了省几毛钱的车票钱,骑着自行车回家;洗衣服没有衣裳盆,每次都要向人家去借,为了不让人家烦我,这次到这家借,那次向哪家借,我们住的一排房的街坊,几乎让我都借到了!我洗衣服用的胰子头儿从来没扔过,把它攒起来,到最后,用水一泡,泡软了,用手使劲一攥,攥成一团,再用,这叫有一分热,让它就发一分光吗!” 王队长可谓出身名校,爱好与众不同,他有时会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让你回答,比如,王晓棠多大岁数?王新刚多大岁数?……这些人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影星,如果你答不出来,他会给你说出来,如果你能答出来,他听着不对,他会跟你争讲半天,当你不服的时候,他会在下一次跟你见面的时候拿出证据。他有一个小本子,记着五六十年代各大影星的出生时间、事迹、相片来证实他观点的正确性。每当此时,他都会露出一付胜利者得意的笑容。王队长的眼睛很小,不愤怒的时候,两眼觑着,总是笑眯眯的,他一次拿出了他小学戴着红领巾时候与同学们的合影,由此,我看到了他小时候的模样,眼睛跟现在的眼睛一样,觑着,笑眯眯的,一看他这双眼睛,就知道他当小孩儿时绝对是个淘气的孩子,从他这双眼睛里知道他会想出不少一般小孩想不出来的坏主意。他指着他小学相片上的人,和一张现在他和老头儿老太太们的合影,让我一一对照辨认,我往往对不上号,只有他我一眼就能认出来,关键就在于他哪双特殊的眼睛。他指着他那些成了事的同学言道:“你甭瞅他们现在都比我强,但在我们学校六十年校庆时,他们却推举我作为我们学校的老校友代表发了言:
题目是,感谢附小,怀念老师。 王队长发言:借助一段歌词,我总在远方把你眺望,我总在梦乡把你亲近,我曾默默为你祈祷,我曾深深为你牵魂。 同学们,校友们!值此北大附小成长六十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倾诉我们对母校的思念。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一九六零届毕业生推荐我走上讲台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倾诉追怀曾教育过我们的老师,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思幻和想念。 1954年九月,我们走进了燕园到了附小。田仁邻、吴淑珍老师满面笑容迎接着我们。b、p、m、f、d、t、n、l汉语拼音是她们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奠基的第一块基石。从此以后,我们知道了白天为什么有太阳,晚上为什么有月亮,冬天为什么雪花飘?夏天为什么万物长……两位老师亲切的描绘,神奇的幻想,装进了我们幼小的心灵,使我们对未来冲满了美好的向往。 几度春秋,我们在阳光雨露下成长,二年级、三年级……每一位老师像园丁对小苗那样对我们呵护、浇灌,播下知识的种子。徐瑄瑄老师教了我们多少儿歌,她在语文课上娓娓动听的讲:“工人爱机噐农民爱土地,战士爱枪又爱炮,学生要爱书和笔。”六十年前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声声在耳,徐老师,我们多么想听听您当年的声音。我们多么想再见您一面!可是约好了今天您要来,为什么您在五月二日却走了呢?我们异常的怀念您,您的在天之灵知道吗? 天上的朝霞像是百花开放,地上的小鸟在快乐的歌唱。我们每天起得早,起来就做早cao。我们起得早,起来做早cao。韩华南老师教我们做早cao,锻炼身体。孙居离老师用他那神奇的画笔描绘祖国山河,用他那洪亮的嗓音讲述山川地理,河流湖泊,矿产资源。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博大。 1959年,我们已经到了五年级即将升入六年级,我们学校走来了第一位共产党人,夏静宜副校长,她是个转业女兵。那时正是平息西藏叛乱的那一年,她给我们讲了政治课。她那清晰的语言,透彻的讲解,使我们知道了国家大事,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夏校长已经八十多岁了,我每年春节我都要给她打电话拜年,祝她健康长寿。 我们热爱北大附小,因为不论是学贯中西的教授,还是的鼎鼎盛名的科学家,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普通工人。当我们毕业离开北大附小,步入中学,步入大学,或是何方天地,但我们第一张学历都得填北大附小。 北大附小,知识的摇篮,同学年少,师爱无边,让我唱一支歌来结束我的发言,这歌是遥远的记忆,能使我们思念到永远。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快乐的歌声……” 这支歌是1959年音乐老师张蔚教唱的,我深深的记着她,永远的记着她,我们大家都要记着她,记着一切教授过我们的老师。 我们可亲可爱的郝素梅、彭章仁、董振平、付炎、邓翠芝、杨淑姜等等等等许许多多北大附小的优秀老师!老师们您辛苦了!此致崇高地敬礼!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年5月5日 当然在这次宏大的活动中,他是不会放过留影的,他戴着红领巾拿着稿纸站在主席台上,朗诵着他发自肺腑的话。从他平时说话的腔调,我能想像得出来,他当时的发言一定是情绪激昂的,铿锵有力的,一定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又有一次,他又拿出了一张相片,哪张相片在他所有的相片中最大,有一尺,这应该是他后来放大了的,相片里站着四个年轻人,很清瘦,里边当然有年轻时的王队长,他一一指着另三个人,述说着他们的原来和现在,当指到第四个人时,他说:“他已经不在了,他很年轻时就死了!”他紧接着又说:“他虽然死的不光彩,但到现在我依然认为他是英雄!”我迫不及待的问他,为什么他哪么年轻就死了?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最后说出了他死的经过,由不得也震撼了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