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你来我往 (第2/2页)
有些人,甚至是相当多的穿越文里认为这个年代最好的野战炮应该是法国的施耐德M1897式75毫米加农炮,因为这门火炮是划时代的发明。它开创了一个时代,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制退复进机,使得炮管和炮身实现了弹性连接,减轻了火炮的重量,大幅度的提高了射速。它在世界火炮历史上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军事史,直到现代火炮的身上还在用着这个装置。 在它出现之后,给了整个世界很强的震动。于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模仿它。其中也包括了M1902。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在同等量级的情况下,它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了。 两者相对比,重量上M1897是1140KG,而M1902则是900KG。 射程M1897是8500米,而M1902则是8540米,两者相差不多。 而最大射角M1897是18度(最大射程),而M1902则可以达到30度(最大射程),甚至是更高(但是再大就会导致射击精度明显下降,所以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射角也是M1897最大的问题,因为它实质上是一种加农炮,不能够曲射,也就是说它几乎只能够直瞄发射,而不能够曲射。在很多情况下,这就意味着你需要把它放置在敌人的观察之下,很容易被敌人察觉,从而被摧毁。而M1902则没有这个问题。 在准备好了之后,红警龙骑兵们就开始对哥萨克的火炮阵地进行了反击。 “砰”一发炮弹就打到了距离哥萨克炮兵阵地大概不到五十米的地方。 炮弹炸开,飞出的碎片经过五十米的距离之后,所剩余的动能已经不足以有效杀伤人体了。只能够划破哥萨克的皮肤,或者是他们的衣服就耗尽了它们的能量,停了下来。 饶是没有造成哥萨克炮兵的伤亡,但是仍然吓了这些炮手们一跳。 安德烈中将也被吓了一跳,立刻转过望远镜,看了看他的炮兵阵地,发现没有造成损失才稍稍的舒了口气。但是,他仍然以非常快的速度下命令,命令这些炮兵立即转移阵地。同时所有的骑兵都疏散了开来,每个骑兵的距离都拉的非常的大。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减小在大炮打击下的损失。 但是他们知道城内有炮兵的时候,已经晚了。 第一发校射的炮弹打偏了之后,紧跟着就是第二发修改了弹道的校射弹。这一发仍然有一些偏差,但是距离哥萨克炮兵已经不是很远了。甚至于炮弹产生的破片打伤了一个哥萨克的炮兵。这代表了已经基本校射成功了。
第三发校射炮弹正好击中了这些哥萨克炮兵的中间,炮弹爆炸时所产生的破片瞬间就将其周围十米的人体撕成了碎片。 校正环节已经结束,这个时候,炮兵已经可以正式开始发射炮弹了。 顿时,这整整的三十六门火炮开始了怒吼。 M1902拥有着非常惊人的射速,每分钟可以发射十六到十八发炮弹。而如果在不考虑射击精度的情况下,射速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提高到极为惊人的三十发每分钟。 而现在,这些红警龙骑兵的炮兵就完全没有考虑精度的问题,毕竟距离较近,而且他们的校正参数是一发正中敌人炮兵阵地正中的一发炮弹,就算他们的精度降低,也可以将大多数的炮弹打进哥萨克的炮兵阵地里。 就看到一发发的炮弹被装填入大炮中,再随着这些炮兵的发射动作而发射到哥萨克的炮兵阵地里。每一发炮弹被打进哥萨克的炮兵阵地里都会在它的落点附近掀起一阵钢铁碎片和血rou的风暴。 而在这些炮弹的绝对杀伤范围外,则是留下了一地的被破片打伤的伤员,有的是被这些碎片打进了肚子里,从他的肚子里流出肠子等肚货,有的则是被大块的碎片削去了他的某一部分肢体,这个伤员只能够抱着他的残肢哀嚎。又有一发炮弹打到了他的身边,帮助他结束了这种痛苦。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西医的外科手术还没有发展完备,而且输血疗法还需要等到1910年,捷克血清学家詹斯凯发现并指定A,B,AB和O这四种血型,才能够投入实际使用,否则输错血会导致极为可怕的溶血反应,也就是大量的血细胞遭到破坏,血液运输氧气和养分的能力遭到破坏。在这个年代几乎是无药可救(在后世,救治产生溶血反应的患者需要换大量的同种类血液,而这个年代又没有发现血型,根本就不能够使用)。而且这个年代,抗生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破片进入腹腔或者是截肢这种大创面的组织损坏会导致非常可怕的感染,而且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哥萨克的炮兵阵地都陷入了一片钢铁与血rou的狂风骤雨之中。 一发炮弹打中了一门同样的M1902,直接将这门炮炸散了架子。因为打中了这门炮,这颗炮弹比其他的炮弹的爆炸高度还要高一点,而且爆炸也带飞了一些这门炮上的一些钢铁碎片,使得产生的碎片不仅能够飞的更远也更多。 一发炮弹的运气比刚才的那发更好,直接击中了一辆运着炮弹的马车,这辆弹药车刚才从无数发炮弹所制造的弹雨中跑了出来,但是仍然不能够幸免。车上的炮弹被这发炮弹击中,并且产生了更加壮观的殉爆。只见无数的炮弹被炸上了天,飞到了离地有五六米高的地方,并且在空中引燃,就像是逢年过节是放的二踢脚一样,在空中又爆炸了一次,炮弹再次发射到了这辆马车的四周。顿时,这辆载着炮弹的马车附近成为了一片死地。 安德烈中将痛苦的闭上了双眼,他的炮兵,这一次算是彻底完了。不过,这时候他敏锐的意识到,既然他的炮兵已经彻底的完了,而敌人的炮兵还在被剩余的炮兵所牵制,那么他为何不干脆的利用一下他的这些炮兵的余热?这并不是冷血,而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所产生的的本能反应。 他立刻下令,在攻击阵地已经准备好的骑兵团立即对他们面前的阵地发起攻击,只要他们能够在敌人的炮兵回过神来之前冲进阵地,那么敌人的炮兵就相当于废了。而这块阵地在之前已经被火炮打进了数百发炮弹,在他看来,炮火准备应该是差不多了。毕竟这个阵地比较小。 那两个骑兵团接到了身后旗语兵发出的信息之后,他们立刻就对着他们面前的阵地冲了过去。 他们在之前的抵近侦察和敌人的火炮反击之时就已经是非常的愤怒了,而因为军令的问题,他们不能够直接冲上去与这些藏在阵地里的“黄皮猴子”拼命,他们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而在这之后的炮战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只能够焦急的等待着身后安德烈中将的命令。 而此时,他们终于等来了出击的命令。 此时,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表达他们内心的情绪,所以他们用一句极为响亮的“乌拉!”来表达他们的心情。 他们用力的催动着自己身下的马匹,用最短的时间达到了最快的冲锋速度。按照顿河马最快的速度算的话,那么他们只需要两分钟,就可以冲进红警龙骑兵们所在的阵地。 而两分钟,在阵地里的观察手叫躲在阵地猫耳洞里的红警龙骑兵出来并且进入阵地,形成战斗力几乎是不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