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第二次日俄战争五(六千一章) (第2/3页)
通尖头弹,半穿甲弹,被帽穿甲弹 炮弹重:225.2kg 最大弹药初速:693m/s 射程:11521m 9英寸35倍口径1877年型舰炮 口径:228.6mm 炮管长:35倍口径 最高射击仰角:15° 炮弹种类:穿甲弹(1877年型,1880年型,1886年型,1891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1880年型) 炮弹重:126.1kg(穿甲弹1880年型,1886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208.8kg(穿甲弹1880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188.4kg(穿甲弹1891年型) 最大弹药初速:653m/s(穿甲弹1877年型,1886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 534m/s(穿甲弹1880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 525m/s(穿甲弹1891年型) 最大射程:9213m(穿甲弹1877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初速653m/s时) 8826m(穿甲弹1880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初速534m/s时) 9343m(穿甲弹1886年型初速653m/s时) 8422m(穿甲弹1891年型初速525m/s时) 这些火炮总共装备了约八百门,其中有三百门是舰炮改装而成的要塞炮。不过这些火炮大多是老式火炮,新式的火炮数量严重不足。而日军则拥有六百门火炮,其中攻城炮有三百门。 并且在机枪火力上,守卫要塞的俄军占绝对优势。俄军拥有三百挺马克沁重机枪,而日军则拥有两百四十挺哈奇开斯重机枪。虽然在说数量上,二者不相上下。但是在性能上,两者差距极大。 哈奇开斯重机枪射速每分钟四百五十发,实战中,射速只能达到200发每分钟,采用弹板供弹每个弹板只有三十发子弹,使用与法军相同的8×50mm勒贝尔枪弹。而马克沁重机枪则达到了每分钟六百发。而且马克沁重机枪子弹是由帆布弹链制成,每个弹链可以装载333发子弹,子弹口径为11.43毫米,不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大大优于哈奇开斯重机枪。 乃木希典大将在接过了负责攻打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任务之后,因为有日俄战争中攻打该要塞的记录,使得他很快就明白了该要塞相比于旅顺要塞只会是更难打。 因为这一次,俄国是有准备的,各种物资充足,且人数比旅顺要塞的人要多出一倍。不过,他这一次却是比上一次更加的有信心,因为此次大本营和满洲军军部只是要求他尽最快的速度打下来这座要塞,并没有要求他尽速攻打。这样一来,他就不用采取“rou~弹战术”了。而只是需要一部分部队去配合工兵挖掘地道,再填充大量的炸药进行坑道爆破。同时,再以小部队去对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进行日夜不间断的sao扰。 乃木希典的作战计划制定的没有问题,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将对其他俄国军队造成极为严重的震荡,并且日军的伤亡将会出奇的少。 而且这样下来,动用的作战部队将会比较少,因为这一次日军是劳师远征,陆上后勤路线漫长。更能够将多余的部队投入到保护后勤路线上。更因为日军一贯的糟糕后勤,没有为军队准备足够的粮食。这意味着他们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就地征粮。 而这一征粮,却坏了大事。 山本一郎原来参与过日俄战争,在这次战争征兵的时候,他再次的被征召入伍。而且因为他有战争经验的原因,他这次被任命为小队长,而他所在的第三军第一师团第四十九甲府联队这次则被派到距离符拉迪沃斯托克较远的俄国人居住的村庄里征粮。 山本一郎带着他下属的小队一百一十人,走了一个星期,把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都吃完了,还没看到一个俄国人的村子。 在远东地区,俄国人居住的较为分散,哪怕是后世,这里的人口密度也不高。 而今天是第八天,他们就只能够饿着肚子了,人饿着就没有力气,这一支小队又累又饿的走了半天之后,终于远远的看到了一大片平整的土地上的一个具有浓郁俄式风格的村落。 山本一郎因为饿了一上午,这个时候早就已经是眼睛里冒着绿光了。 而此时正好是中午,俄国人正在做午饭,饭菜的香味顺着风就飘了过来,飘到了这支日军的小队里。 山本一郎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之后,忍不住的咽了一大口的口水,看了看四周,发现其他的日本兵也是和他一样,眼神直勾勾的盯着那个村子。 他挥了挥手,这一支原本又累又饿的日军小队就以几乎是冲刺的速度冲进了这个村子里。 只听的村子里很快就传来了鸡飞狗跳的声音。 一个日军士兵手里拽着一只大公鸡,另一只手里提着一袋面粉,一脸的得意。而这时,这个日军士兵看到了一个俄国女人,顿时他的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花姑娘?!” 这些长着罗圈腿,个子直有一米五左右的日军什么时候看见过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俄国女人,当时两只手里的东西顿时就被他扔到了一边,他直接就冲着那个俄国女人扑了过去。 整个村子里到处都发生着这样的事情。 而这只是整个乌苏里江东的一个缩影,现在整个乌苏里江东的凡是有俄国人的村子里,无不是发生着这样的事情。 而伴随着这件事的泛滥的,还有原本存在着的性病梅~毒。 如果再往后推十几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而导致白俄和红俄内战之后不久,1918年,有美、法、英、中、日、意六国派兵进入西伯利亚。经过协约国协调,各国派至西伯利亚总兵力为24800人,其中日军为12000人,为协约国西伯利亚干涉军总兵力的一半。日本表示接受,于当年的8月12日派出两个师团12000人兵力,并在此后不断增兵,高峰时期甚至是达到了7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