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第二次日俄战争十七 (第2/2页)
后,在连接处涂密封剂,以防止发~射~药燃烧时火焰后泄并防潮。而在底~火中的雷~酸~汞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干燥状态时,即使是极轻的摩擦、冲击,也会引起爆炸。更何况是如此高温高压的冲击波,顿时就引爆了这些炮弹。 俄军为了射速,将大量的57毫米炮弹都堆在了这个隔间里,所以在这个时候,殉爆的炮弹数量就达到了非常多的程度。而且主堡垒虽然外墙十分的厚且坚固,但是在内部隔间之间的墙壁却不是十分的厚。这就导致了殉爆的炮弹能够冲破墙壁,将在附近其他隔间里的日军都炸了。 现在主堡垒内的日军数量大大的高于俄军,在炮弹殉爆中死亡人数也是大大的高于俄军。 远在十几分钟路程外的俄军都听到了这一连串的爆炸声,而他们的指挥官彼得少将在听到了从主堡垒中发出的这样的声音,脸色一沉,但是他不敢相信一号堡垒会被日本人在一个晚上就拿下,而且因为最近的扩军的关系,他手下的士兵相当多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如果他遭遇的是占领了主堡垒的日军,那么后果几乎是不堪设想。他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只能赶快甩掉脑海中的想法,只能够命令部队再次加快速度赶往一号堡垒。 而在堡垒中的日军在这个时候则是陷入了一定的混乱之中。但是因为堡垒内的俄军人数和状态的问题,没能让混乱持续下来,反而是被日军以极快的速度杀光了。
终于解决了主堡垒内的俄军之后,这些在雪地中潜伏了几个小时、与俄军拼刺刀、又顶着马克沁重机枪和哈乞开斯57毫米速射炮的弹雨冲锋了很长时间的日军在解决了他们的目标之后,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这口气一松下来,没有睡觉的困倦和连续作战而导致的疲惫一下子就涌了上来。有些日军士兵一直不停的垂着脑袋,再抬起来,再垂下去,再抬起来......而有一些日军士兵甚至直接就躺在主堡垒内的地上,直接就睡着了。 正在这个时候,俄军的援军终于到了,这是整整一个师的援军,总共有一万两千人。而日军第二师团在战前虽然有一万五千人,但是在夜袭当中与占有火力优势俄军守军拼刺,损失也十分的大。因为伤亡主要是马克沁重机枪的原因,因此死亡比手上的多,死亡四千余人,伤两千人。 现在日军只剩下九千人拥有作战能力。而且这些人现在十分的疲惫和困倦,战斗力根本发挥不出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这些俄军却因为赶路而精神恢复到了平时的情况。这样一来,两者的战斗力就被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伴随着漫山遍野的“乌拉!”的喊声,这些俄军士兵都冲向饿了主堡垒,且因为他们熟悉主堡垒后方的地理情况,利用了后方密布的交通壕,快速的接近了主堡垒。 而且堡垒在设计的时候,为了防止敌人夺下堡垒,反而给己方造成损失,所以这个堡垒后方并没有能够利用的防御设施。 日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能够在非常疲惫的情况下与俄军展开了白刃战。 一名俄军士兵在冲锋的时候,遇到了对面刚刚从堡垒中赶出来的日军士兵,站住了之后,就是一刺刀直直的向着这名日军士兵的胸口刺去。在平时,日军完全可以凭借着他们的“铳剑术”,格挡一下,将其挑开。但是,人在疲惫困倦的情况之下,反应能力和体力都下降的很严重。是以平时能够格挡过去的这样的一刺刀,在这个时候,这名日军士兵竟然没有躲过去。刺刀毫无阻滞的刺入了这名日军士兵的胸口,突破了衣服、皮肤、皮下脂肪层、甚至是两根肋骨等等的阻碍。最后直达肺主动脉,将其刺破。刺刀抽回,压力迫使血液从这名日军士兵的肺主动脉的缺口喷了出来。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战场的各个地方,这些俄军惊奇的发现。从日俄战争期间幸存下来的老兵口中恐怖的日军士兵也不过如此。最起码在对付这些日军士兵的时候,俄军士兵几乎是一刺刀一个。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军自然不是俄军的对手。一时间是被杀的节节败退,最后只得收缩兵力,堵住堡垒的门,困守在堡垒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