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第二次日俄战争二十一 (第2/2页)
这样的一发炮弹被打出去之后,炮口的爆鸣震得整座巨炮堡垒都在震颤。而发射时火药的极速燃烧,在推动炮弹之后,那些气体出了炮口之后所产生的炮口暴风直接席卷了周围的一切,将其周围百米以内的所有的雪全部掀起,飞到数十米的高空。同时周围的松树,如同被巨锤砸击,纷纷的向着四周倾斜,并且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树干倾斜的角度几乎与地面达到了45度,好在这些松树的弹性不错,在剧烈的摇晃中,再次渐渐的恢复了原来的位置,只不过,上面面向巨炮的方向上的松针却几乎全部掉光了。 这枚巨炮炮弹在空气中飞速的前进,同时因为与空气摩擦,发出了如同火车汽笛一般的声音。这枚发出雷鸣一般的巨响的炮弹,划过天空。再笔直的坠向了第七师团的指挥部所在的那座小山上。 而那名低头好似认错、却将注意力一直放在外面的年轻参谋,在这个时候,听到了外面传来的“轰隆隆”的火车呼啸之声的时候,脸色猛地变了! 他在这个时候再也不顾什么礼仪,而是直接卧倒,同时用手臂将身体支撑起来。而在他卧倒的一瞬间,他迟疑了一下,又拉了一把大迫尚敏,将其也拉的卧倒在地。 就在他们卧倒的时候,这发巨炮炮弹落到了地上,距离第七师团指挥部仍然有两百米的位置上。在它落在地上的时候传出的声音却不是那种高亢的声音,反而是低沉的“咚”的一声,惊天巨响!这声音将在五百米开外的一名日军士兵直接震的鼓膜碎裂,从他的耳朵里向外流淌着黑色的血液,血液流速太快,以至于连成一溜。
而在距离爆炸只有两百米的第七师团指挥部中。整座的指挥部已经被震得塌陷了,用木头搭建出来的顶棚已经折断,砸在了一名日军参谋的身上,而这名参谋参谋此时竟然没有断气,而是一直在用极为轻微的声音,叫着“救命”。而其他的军官却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他们已经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去了。此时整座指挥部中,只剩下了大迫尚敏和刚才的那名年轻参谋。 大迫尚敏大将此时慢慢的站了起身,而因为已经塌了的原因,他只能够弯着腰,慢慢的走出了指挥部。等待他走出指挥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在指挥部旁边的地方有着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圆形坑洞。这个坑洞方圆约一百米。这个坑洞边沿还有着烧焦的泥土化成的结晶。坑洞中间还冒出了一股腾腾的热气,在这无风的天气里,直升入云霄。 而大迫尚敏大将只是向着坑洞看了一眼,就拍起了身上的衣服。只是,他的动作已经不像是刚刚那么自然,而是十分的用力和僵硬。 第七师团的指挥部最直接被摧毁,已经基本丧失了指挥作战的能力。 而对第七师团所在阵地的炮击则仍在持续。从清晨太阳升起一直到到了黄昏太阳下山。这阵炮击,误打误撞的将第七师团的指挥部打掉,而且还导致了炮火覆盖的日军阵地损失极为惨重,甚至连一号堡垒的主堡垒直接打成了废墟,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已经看不出原先的模样了。 但是大迫尚敏并没有放弃,他在旅顺战役中,在很短的时间里,1.5万人死伤了1.4万人,而他却做出了“携花入暴风,袖下无土产”这样的诗来,指挥部被摧毁,这对于他来讲并不算什么。 大迫尚敏在这个时候,从各个联队里抽出了一部分的军官,组成了新的指挥部,虽然效率比以前低,并且导致了中层指挥能力降低,但是却有了基本的指挥能力。 而且,听闻这件事情的满洲军司令部,也向这里派了一部分的军官。并且命令乃木希典,加快坑道掘进的速度,同时派出部队,对其他的几个堡垒进行佯攻。 但是,远水不解近渴。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出来,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日军因为是岛国,所以在这个时候,是战斗力受到限制最大的时候。而俄国人却能够忍受。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俄军甚至为了达成战斗的突然性,没有经过炮火准备就直接发动了攻击。 日军虽然勉强击退了俄军的进攻,但是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之下,损失很大。按照这样的情况,第七师团可能只能顶住不足三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黑木为桢派出的近卫步兵第二联队,在俄军的后路上,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