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1906_第一百零一章 军犬建奇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军犬建奇功 (第2/2页)

料在白天分2一3次喂给,每次饲喂时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把精料分发到每匹马,勿使马急不可耐地烦燥等待。每天要固定在同一时间喂马,即定时饲喂,不得随意更改饲喂时间,以免破坏马的饮食规律而导致消化紊乱。

    一匹成年马每大自由采食的干饲料量(包括相饲料和精饲料)一般为其体重的2.5%左右,如一匹体重600千克的马每天需吃约15千克干饲料(600×25%=15千克)才可维持其生命和活动能力。

    马匹饮水后不能立即急驱快跑。剧烈运动后的马不要立即饮水,可慢步牵迢待呼吸平稳后再逐渐饮水,此即俗话所说“热马不饮水”无论何时都不要让马匆忙地一口气饮大量的水,要设法使马一口一口地饮。

    而且日军骑兵使用的马匹是从欧洲引种而来的,1877年,日本第一家马匹养殖机构--三田育种场成立了,标志着繁育优良资质马匹新时期的到来。明治维新以后,西欧新一代畜牧技术的移植,特别是英、法、美等国输入大量类型各异的马匹,使日本缩短了与临近国家在马匹上存在的差距,日本产出马匹在体格和能力上大为改观,号称"东洋大马"的自繁驹从此走上历史舞台。改良后的日本国产马主要有以下几种:

    阿拉伯马

    原产地阿拉伯半岛,以优美的体形和轻快的动作闻名于世。另外耐热和持久性强。大正、昭和天皇的座骑都是阿拉伯马。公开场合昭和天皇阅兵时骑的都是白色的阿拉伯马。天皇的近卫骑兵和马车所用的也是阿拉伯马。

    盎格鲁阿拉伯马

    法国西南部的巴斯彼莱内省和奥特彼莱内省的阿拉伯马和纯种马的杂交,属于比较纯种的良种马。主要是被用来作为马术用马和赛马,也有少数被用于军马。作为军马,也只是作为师、旅团长等指挥官的座骑或是传令兵所用。

    盎格鲁诺尔曼马

    法国诺曼底地区的诺尔曼马和纯种马的混血。作为军马,给与日本的国产马于重大的影响。由于日本的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曾在法国留学骑兵,所以秋山好古也极力向陆军省推荐盎格鲁诺尔曼马。除了最初明治建军时,邀请来的法国军事顾问团给与日本骑兵重大影响之外,秋山好古的建议也是日本骑兵战马有75%采用盎格鲁诺尔曼马的原因之一。

    日军骑兵的这几种马都是十分的娇贵,没有蒙古马和顿河马那么耐粗饲和适应性强。这也使得秋山好古需要很多的时间去照顾一下他们的军马。

    而红警龙骑兵所骑乘的正是适应性、抗病能力、耐粗饲能力最强的蒙古马,这些蒙古马可以直接吃现在草原上的枯草,无论是多么粗糙不堪的草杆,它们都能够将其嚼碎,并且消化掉。只需要偶尔补充一点精饲料和盐分,就可以了。

    甚至日军骑兵们所携带的食物当中,其中大多数都是马料......

    日军骑兵在经过一晚上的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又跑了一上午,现在其实已经累的不行了。喂完马之后,这些日军骑兵都昏昏欲睡,一个个的都点起了头,就差躺倒在地上了。

    正在这个时候,“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感觉到他们的身后传来了一阵马蹄的声音,远远的一股马匹践踏地面而扬起的烟柱正在无风的天气中升起,而且马蹄声正由小变大,烟柱也越来越清晰,并且看方向,正向着他们快速的逼近。

    他的心渐渐的沉了下去。

    “打起精神来,准备迎战!”秋山好古声嘶力竭的喊道。

    这些疲惫的日军骑兵只能够简单的匍匐在地,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圆形的防御阵型。

    没有等超过十分钟,秋山好古等一众日军骑兵匍匐在地面上,终于看清楚了这些天与他们打交道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怎么看起来像是......支那人?!”一名举着望远镜的日军骑兵,用非常疑惑的口吻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我也是这样觉得。”另一名也拿着望远镜的日军骑兵接口。

    “我也是。”

    ......

    正在这些日军骑兵交头接耳的时候,红警龙骑兵们在距离这些日军足足有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困兽犹斗,垂死挣扎这样的道理,赵军知道的是十分的清楚,同样的他也告诉了这些执行任务的红警龙骑兵们。

    因此,他们并不打算给日军这个机会。而是在日军够不到的远距离上,利用迫击炮和马克沁重机枪消灭对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