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皇后张嫣 (第2/2页)
rou才是。” 厉烈梅显然对皇后极为畏惧,竟然不敢反驳,只是低着头轻轻说了声“我知道”。 众人一阵笑谈过后,皇后忽然收敛了笑容,肃容说道:“今日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实不相瞒,本宫虽然贵为皇后之尊,可是你们也应该有所听闻,皇宫之内,很多事情本宫也是身不由已,难以掌控……” 她如此一说,众人都沉默下来,不知该如何应答。皇宫之中,天子宠信客氏,封她为奉圣夫人,客氏专横霸道,目中无人,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朝野皆知,前些日子皇后被诬陷为海盗野种的事情,更是怀疑是客氏暗中所为,意在中伤皇后,独霸后宫。 皇后继续说道:“想必你们也应该知道奉圣夫人的事情吧,本宫既然怀上身孕,就一定成为了客氏一伙的眼中钉、rou中刺。”转头对着方逸尘三人道,“不得已,才请三位卿家前来护航,本宫实在是别无他法。” 皇后贵为一国之尊,母仪天下,主掌后宫,竟然也有这许多委屈和无助,真是让孙越陵听得心中郁愤,深感揪心。 方逸尘听后,终于忍耐不住,沉声说道:“娘娘且请宽心,倘若有人胆敢在此时冒犯圣颜,方某必定让他有来无回,万劫不复!” 在见心斋内歇息了半柱香时间,整个队伍再次启程,朝着最后的目的地碧云寺而去。 碧云寺始建于元朝顺治二年,相传为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开山而建,始称碧云庵,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御马监太监于经曾在寺后营建生祠,对寺庙进行扩建,并改碧云庵为碧云寺。
整个碧云寺院落群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共有五重殿宇,层层殿堂依山往高处叠起,采用的是迥旋串连建造形式,殿宇群落散布在树木山石之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风景更是独特。 还愿队伍来到了碧云寺山门之前,只见山门之前是一条宽约数丈的深壑,深壑之上架着一道石桥,石桥尽处有石狮一对,蹲踞在须弥座之上,精雕细琢,双目炯炯,仿佛在瞪视着每一个从石桥上走过的人。 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怕有埋伏,首先率着锦衣卫好手从石桥上走过,并在石桥两边布防,接应着皇后娘娘的凤驾。 此地离碧云寺主殿大雄宝殿已经不是很远,皇后娘娘为表还愿诚意,已经从软轿内下来,和大家一起步行上山。方逸尘和孙越陵等人围拱在皇后等人的周围,一群人从石桥上迤逦而过。 虽然秋风凛冽,高处生寒,但毕竟此地没有什么埋伏,更谈不上遇到什么凶险。整个队伍过了山门的哼哈二将殿,又过了第二重弥勒殿,终于缓缓来到了碧云寺的主殿释迦牟尼殿,亦称大雄宝殿之前。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为灰瓦单檐方形庑殿顶,檐下有斗拱,殿内顶为螭龙藻井,殿正**奉如来佛、菩萨等诸多神佛,两壁有十八罗汉悬塑,姿态各异,各具奇象,让人感到雄奇壮观,威严肃重。 此时,锦衣卫们早就按照惯例将整个大雄宝殿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彻底搜查了一遍,确定不会有歹人埋伏,然后将整个大雄宝殿重重围住,确保皇后娘娘在里面烧香许愿的安全。 待得锦衣卫清查完毕之后,皇后娘娘再携着众人,从容举步入寺。 有资格陪皇后娘娘进入寺庙的当然仍是在见心斋内的那些人,进入大雄宝殿的共有十人人,除了在见心斋内落座的七人之外,还有一名太监和二名宫女,他们负责拿着还愿用的香烛、珠宝之类物品。 碧云寺主持易懂大师亲自引领着皇后娘娘来到了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之前,为她牵过蒲团,拂去香案上的尘埃。 皇后一脸的虔诚,带着诚妃和公主在佛像之前跪下,燃香祷告。 既然皇后娘娘都屈尊下跪,孙越陵、方逸尘他们没有理由站在后面傻看,也跟着跪倒在后面,跟着皇后娘娘一起礼佛。 大雄宝殿之内极为宽敞,释迦牟尼的佛像高高在上,左有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有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俯视着这一众对他参拜的芸芸众生。 佛像之前的香炉之内燃烧着香烛,青烟袅袅,伴随着后方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梵唱之音,让他们感觉到仿佛来到来一个与世隔绝的神圣之地,尘俗上的所有事情在这里都似乎显得微乎其微,毫不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