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帝_第二十八章 临淄劝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临淄劝降 (第1/2页)

    “给齐王的信写好了吗?”

    “写好了,岛主要不要过目?”

    “近日眼睛痛疼,你来读给我听听罢,”

    齐孟回头看了看鲁仲连,很好奇鲁先生已经五十岁了,精神还是如此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因为这些天每晚都是对着微弱烛火看竹简,齐孟的视力开始急剧下降,这个时代还没有办法制作出眼镜,到了黄昏失魂十分,齐孟基本上就成了睁眼瞎了。

    不知不觉,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了。

    时间已经来到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30年,史书记载,这一年,秦将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灭亡韩国。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由此,秦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了六国,统一了华夏!

    历史发展的进程被穿越者悄悄打破,五年前一个细微的改变形成的巨大的蝴蝶效应让人始料不及。

    公元前230年,这年,韩国国破,不过不是被秦国攻灭,消灭韩国的变成了凤天军,这一年,韩国正式成为凤天岛的附属国。

    一同被消灭的还有齐国。

    这年夏天,齐孟率领大军乘船从凤天岛出发,在茫茫东海中航行五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登陆海城。

    十日后,被秦人称为固若金汤的海城防线被凤天军突破,守将王奔被凤天军斩杀,凤天军突破海城后一日千里,很快抵达临淄。

    大军合围临淄,由于行军神速,王翦军大部来不及撤走,被围困临淄城中,一同被围的还有齐王田建。

    这时候,临淄城外聚集的凤天军人数已经达到三万,加上海城投降的齐军,总兵力约莫在十万人上下。

    王翦大军虽然还有五万,但城中粮食所剩无几,更重要的是,王翦已经失去了与丰田军决战的信心,虽然嘴上叫嚣着与临淄城共存亡,但在内心深处,秦军已经彻底绝望,

    咸阳方面被匈奴困扰,,根本无暇南顾,何况在咸阳与临淄中间还隔着一个邯郸,据说赵人现在也开始谋划反叛秦国了,

    齐孟派出使者给城中传信,要求王翦与齐王建立即投降。

    这一年,齐孟二十五岁,成为凤天岛岛主,雄霸一方,正是人生鼎盛时。这一年,齐孟率领三万凤天军出师北伐,凤天军从海城登陆,所向披靡。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嬴政统治的大秦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千疮百孔,北部匈奴侵犯,南部南越****,曾经的附属国韩赵等国现在也开始蠢蠢欲动,更不要说秦国东边最强大的邻居凤天岛,这一次踌躇满志,看样子是要想打到咸阳城。

    凤天岛发给临淄城的劝降书也就是最后通牒是这样写的:

    王翦大将军,齐王殿下亲启: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1]:近日可好,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3],才为世出[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5]!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开国称孤[7]。朱轮华毂[8],拥旄万里[9],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10],对穹庐以屈膝[11],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14],弃瑕录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16]。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17]。朱鲔涉血于友于[18],张绣剚刃於爱子[19],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20],不远而复[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将军松柏不剪[24],亲戚安居,高台未倾[25],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26],佩紫怀黄[27],赞帷幄之谋[2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