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官到_第二十四章 助人为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助人为乐 (第2/2页)

将军?”

    大将军:“对,要杀要刮,随你的便。”

    甘索夫:“都听说你们漠河的人比较硬气,今天一见,果真如此。”

    大将军:“我中了你们的jianian计,才落到今天的地步,快点杀了我。”

    甘索夫:“你们大清现在内忧外患,顾东不顾西,你不如跟着我,我们的沙皇会跟你恩赐的。”

    大将军:“你休想,狗东西。”

    甘索夫:“你真的很没有礼貌,来人,带下去,严加看管。”

    大将军被俄国的士兵带了下去,关进了一个漆黑的小屋子里,大将军心想:在漠河守了边疆二十年,沙皇从来不敢侵犯,最近几个月这时怎么了,害得我落到现在这个样子,不行,我得赶紧出去。

    大将军两个手臂被绑着,动弹不得,凭着感觉,将放在袖筒里的小刀拿了出来,一点一点的刮绳子,自己的动作不能太大,声音也不能有,因为屋外就是士兵,时时刻刻的盯着自己,好比一群狼见到了rou。

    眼看就要将绳子弄断,突然间进来了两个士兵,大将军惊出一身的冷汗,以为被发现了,结果却不是,两个士兵进来送饭,将饭菜放到地上:“吃吧!”

    大将军示意将绳子解开,士兵又说:“解开绳子,你要是跑了怎么办?你要是跑了我们都得死,为了我们两个人的性命,你就将就这么吃吧!”

    士兵说完就出去了。

    大将军看着士兵离去的背影,骂道:“俄国这些狗东西。”

    大将军看看饭菜,顿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骂道:“这是什么饭菜,馊饭加上野菜,你们就这么对老子?”

    门口的士兵示意将嘴闭上,不要说话。

    大将军正在气头上,两条手臂一松,感觉舒服了,绳子终于割断了,这下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可是怎么跳出去呢?

    大将军看看四周,并没有什么利用的,再一次的陷入了绝望。

    半个时辰以后,大将军听见了脚步声,将割断的绳子假装绑在自己的手臂上,他灵机一动冒出一个想法,将来取饭的士兵杀死,换上他们的服装,借机逃出去,就这么办。

    脚步声由远及近,推开木门,士兵也不看吃没吃,转身就将饭碗拿走,正当士兵背对着大将军的时候,大将军一个箭步,左手捂住嘴,右手用小刀将喉咙划断,鲜血瞬间以每秒十米的速度喷射出来,喷在了墙上,士兵也就死了,大将军将士兵轻轻的放在地上,把自己的衣服与他的铠甲对换,再将士兵挪到自己被绑的位置,整理了自己的衣服,拿着饭碗,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毕竟是在敌军的军营,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将饭碗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向大门走去。

    时不时的有巡逻的士兵与他擦肩而过,每一次擦肩而过都令他胆颤心惊,心跳加速,眼看就要到军营的门口,一个声音传来:“你站住。”

    大将军仿佛又落到了阎王的手掌心,怎么办?

    那个人在一步一步的靠近自己,并且他还骑着马,看样子也是个统帅,这个统帅来到大将军的旁边:“你是哪个兵营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大将军低着头说:“我是新来的。”

    统帅:“你抬起头,让我好好地看一看。”

    大将军只要抬头就会露馅,大将军一个飞身冲顶,将统帅从马上顶了下来,自己骑上马,直奔大门驶去。

    趴在地上的统帅对其他士兵大喊:“抓刺客,有敌人。”

    兵营里的士兵全部将目光对准了大将军,眼看就要冲破大门,守在门口的士兵将栅栏摆在了大门口,大将军看此情景,喊了几声驾,驾驾,这匹马加快了奔跑的速度,就在通过栅栏的一刹那,这匹马将两条前腿跃起,飞越了栅栏,冲出了军营。

    大将军并没有停止脚步,因为这是沙皇的地界,一定要跑回清朝的地界才可以,一定跑回自己的军营。

    在俄军的兵营几百人骑着马已经追了出来,就在大将军身后的不远处,大将军骑着马淌过冰冷刺骨的河水,忍着剧痛,眼看就要到到达对岸,这匹马经不住河水的温度,竟然一点一点的下沉,死了,大将军游过最后的十几米,到达了清朝的漠河军营。

    左右两名副将看了一眼,大将军回来了,赶紧打开营门,大将军这才安全的脱险,捡回来一条命。

    大将军已经浑身上下结成了冰,嘴唇已经发紫,左右副将将他抬到营帐内取暖,并端来了一碗姜汤,趁热喝下,这才好了许多。

    大将军对两位副将说:“赶紧进入备战状态,以防他们进攻。”

    左右副将领命之后就出去了,大将军此时有发愁了,该怎么想皇上交代呢?皇上得知此事肯定会龙颜大怒,最轻的就是发配到新疆当流民,这样的话自己一辈子就完了。

    大将军思考了很长的时间,才想出了一个算是比较好的法子。

    他马上给李鸿章大人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情况说明,希望他能在皇上的面前美言几句,他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三十万两的银票,没错,就是二十年前令府惨案所得来的那三十万两,银票已经有些发黄,他确实有些不舍,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狼,将这张银票放到信封内,命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城的李府。

    在这封救命的信送出去的两天以后,大将军才给皇上上了个折子,这是为了让李鸿章大人有充分准备的时间,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给李鸿章大人的信在数日以后送到李府,李鸿章先是打开信开了一眼,思考了片刻,摇摇头,正准备不管此事,但是那三十万两的银票却不经意间掉了出来,李鸿章捡起银票,打开一看,竟是三十万两,虽然李鸿章不缺钱花,但是这毕竟是银子啊!李鸿章在权衡了利弊以后,决定为大将军说几句好话。

    这天早朝,咸丰将大将军呈上来的折子打开看了看,脸上的表情由晴转阴,看着底下的大臣们说:“这个柯博轩,父皇派他去镇守边关,二十年沙皇不敢进犯,但是却由于自己的大意,中了他们的圈套,损失了几万的人马,朕真想将他碎尸万段。”

    咸丰平复了一下心情:“李大人,将柯博轩发配新疆充当流民。”

    李鸿章站了出来:“皇上,息怒。”

    咸丰:“怎么,李爱卿你有话说?”

    李鸿章:“臣有话说。”

    咸丰:“那你说吧!”

    李鸿章:“皇上,今日南方各省正在闹太平军起义,官府的官兵不够,只有从北方往南掉兵,这样就导致了北方尤其边境地带军队数量减少,沙皇看见了这次的机会,毕其功于一役,柯博轩打了败仗也是正常的,将他发配边疆充当流民确实有些不妥。”

    咸丰:“那你认为该如何处置啊?”

    李鸿章:“柯博轩驻守边关二十年,年龄已经不允许他打仗,不如将他贬为知县。”

    咸丰:“那个地方的知县是空缺的?”

    李鸿章:“吉林双阳知县。”

    咸丰:“诸位爱卿,李大人的意见你们看怎么样?”

    在朝廷里,李大人说的话没人敢不听,大臣们都说好。

    咸丰:“那就这么办吧!”

    李鸿章:“谢皇上。”

    半个月以后,将大将军贬为双阳县令的旨意传到了柯博轩的面前,柯博轩叩旨谢恩,终于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大将军接到旨意不敢耽误,决定立马起身赴双阳县任命。

    说来也真是巧,哪个县不好,偏偏是双阳县,那令府的母子二人与大将军柯博轩的再次碰面会发生什么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