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恍然大悟 (第2/4页)
臣的身边道:“令伯麟回来了。” 两个人将目光对准了令伯麟的身上,令伯麟走到桌案上,拿起茶杯喝了几口,急忙的回来可把自己累坏了,喝的茶水都溢了出来,李国臣一手扶着茶杯,另一只手扶着令伯麟的胳膊道:“你慢点,别呛着,这样容易炸肺呀!” 令伯麟听见了李国臣说的话,但是急于喝水,用眼神敷衍了一下,李国臣仍然显得很心疼的表情,终于将一壶的茶水喝完,这才擦擦嘴,准备汇报情况。 李国臣抢在令伯麟前头道:“你这也太着急了,你快把握一天的量给喝完了,这可是上好的龙井,皇上赏的。” 令伯麟聪明的答道:“你的茶叶和一座城池想比,那个更主要?” 李国臣反应了过来道:“快说说情况。” 令伯麟擦擦嘴边的茶水说:“盛京城已经收复了,按照我们的计划,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情况,现在我们的人已经进入了城池,你放心吧!” 李国臣和多都开心的笑了,李国臣又问道:“城里怎么样?” 令伯麟:“我们攻城的时候,百姓们没有收到任何的伤害,我们损伤了几百人,马匹受伤的有五十多匹,南人最后剩下二百人,全部俘虏了。” 李国臣拍手称快大喊道:“太好了。”随即拿起了茶壶准备喝一口,整个茶壶空空如也,三人对看了一眼,略显尴尬,多都接过茶杯道:“我去再沏一壶。” 令伯麟道:“大人,城池已经拿下,您和多都可以起身前往城里了,一切都结束了。” 李国臣显然没有从兴奋地心情之中走出来,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缓过来道:“我们三个人先去,现在军营里没有多少人,等到那边的事情处理明白,我们在处理军营的事。” 令伯麟:“一切听大人的吩咐。” 这时多都沏满一壶新的茶水走了进来道:“最主要的部分没听见。” 随后三个人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三人来到了营帐外,牵起三匹马,骑上了马,消失在了营帐之外,三个人呈一字型排开,奔在官道的中央,令伯麟喊道:“大人,您慢点,不用着急。” 李国臣一手驾着马缰,另一只手在空中前后摆动道:“我的心情你是不能理解的。” 多都在三个人的最后面,暗暗地笑了一下。 经过一刻钟的时间,三人到了南门,三人下了马,将马拴在了城外的木栓上,之后徒步进城。 多都不解的问:“大人,我们骑着马进城多风光啊!” 李国臣:“刚刚拿下城池,给城中的百姓们一个好的印象,骑马进城有些张扬,还是低调一些吧!” 多都:“小的愚钝。” 三人来到了南门,看起防御栅栏已经摆好,门口三人一组、五人一队的巡逻者,门卫看见李国臣前来,赶紧迎上前去道:“大人。” 李国臣:“这的情况怎么样?” 门卫:“一切正常。” 李国臣:“你们洪将军呢?” 门卫:“他前往了盛京的衙门,在那里好像有许多事情。” 李国臣听完守卫的话道:“我们去衙门。” 从南门进城直走,就到了知府的衙门,衙门是整个盛京的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的枢纽,以前衙门始终被天合庆他们占据着,毕竟不是官场出身,对维护一方的平安不是很在行,导致了城里的百姓怨声载道。 三人迈进了南门,那以瞬间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是阔别多年的回归,李国臣几度哽咽,对于令伯麟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因为这才是他真正的故乡,他的根就在这里,但是现在对于他来说,还什么也不知道。 李国臣看到街道两边的百姓家炊烟袅袅,安居乐业,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感到很高兴,一路上左顾右盼,自己的脖子都快断了。 自从南人占领了这里,李国臣就感到自己的身上背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上对不起朝廷,下对不起百姓,现在不一样了,终于肃清了反动的势力,自己的内心也是无比的兴奋。 令伯麟和多都在后面密切观察着李国臣,两个人都看出了他的心思,兴奋地心情使他加快了脚步,原本半个时辰才到的路程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 进了衙门,洪一等人在商量着什么,看到李国臣大人进来,众人很自觉的站成了两排,李国臣走道正中间的位置,看着下面的人,众人齐声道:“大人。” 李国臣只是小声的“恩”了一声,便坐了下来。 令伯麟感到李国臣像变了一个人,严肃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的随和,这样的变化让他感到些许的不安,这是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令伯麟望向在衙门里的每一个人,多都、洪一、刘天、孙武、天文、天威,这些人都是常年跟着他打天下的,现在至少也是个一官半职,相反,再来看看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自己的命运如何还不知道,在这里与他们在一起,对自己没有好处,反正仗也是打完了,我的主意也使得盛京失而复得,该离开了…… 令伯麟从列队之中站了出了,面向李国臣道:“大人,战事已经结束,我该走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一惊,全部看向令伯麟,这小子在胡说什么,疯了吧! 李国臣看着每一个人,挠了挠头,看着令伯麟道:“你说什么?” 令伯麟淡淡的说:“我说我该回去了。” 李国臣继续不解的望着令伯麟说:“你回去?” 令伯麟:“对,回去。” 李国臣:“你回哪?” 令伯麟:“大人你忘了,我只是一名被你征召来的普通的士兵,你让我出攻城的计策,我的任务完成了,现在我该回去了。” 李国臣和其他的人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反应过来,令伯麟现在还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把他当成自己身边亲密的战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共事,李国臣发现他聪明、有谋略、遇事冷静、讲义气,这么多的优点集于一身的人并不多见,李国臣决定留下他。 在李国臣思考的时候,其他的人也在思考,经过这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