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未入流的典史 (第2/2页)
没钱就一边呆着,大人你不同,你看人,不看钱,从一名不起眼的驿丞到现在你的助手,我感到知足了!” 李国臣疑问道:“你现在只是一个我的助手,你就知足了?” 多都道:“知足了!” 李国臣:“好男儿志在四方,一个助手怎么就能知足了呢!等到以后有合适的位置我在给你调。” 多都感激的说:“谢大人!”说完两个人将酒喝尽。 这李国臣的酒量可以啊!三杯酒下肚面不改色,头脑清醒,看来有一些酒量,该令伯麟了,令伯麟拿起了酒坛子将李国臣的酒杯满上以后,将自己的酒杯也满上说道:“大人,我从古刹寺被你带到兵营,一直到现在的盛京府的师爷,我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这都要感谢你和洪将军把我带到军营,我才有了今天,我敬你!” 李国臣率先喝完,令伯麟再一次忍着食道烧灼疼痛的感觉大口大口的喝下五十度的白酒。 李国臣道:“现在的官场,有三不好使?” 洪一满嘴的酒气问道:“哪三不好使?”洪一将就给李国臣满上。 李国臣喝了一小口说道:“第一,没钱不好使;第二,朝廷里没有人不好使;第三,没有计谋不好使;具体点说就是没有钱别人看不上你,朝廷里没有人也就是没有路子,那就是当一辈子九品芝麻官,不使用计谋处处遭到别人的陷害,最后会死的很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伯麟自己把酒给满上,夹了一口菜,细细的品味这几句话的含义。 李国臣继续说道:“在官场上每一个人都拉帮结伙,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我也不甘示弱,把多都你带到了我的身边,把洪一你还有你那四个捕头也带到了我的身边,你令伯麟现在也在我的身边,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我们的职位和性命,要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三个人越听感到说的话越有道理,三个人陷在了李国臣演讲的世界里,李国臣仿佛是越喝酒越清醒的状态,再看看多都,才两杯酒下肚就已经满脸红红的,像个小苹果。 李国臣借着酒劲继续说道:“朝廷让我暂时代理盛京知府的位置,我作为朝廷的命官,我服从,但是我作为辽宁的总督这么多年,深深地知道盛京这里的水有多么的深,有多么的浑浊,陷进去容易,爬出来可就难了,腐败的问题,粮食的问题,茶盐的问题等等困扰着我,官员勾心斗角,拉帮结伙。”
令伯麟继续问道:“大人,我有一句话不知该问不该问?” 李国臣因为酒精的刺激眼神有些迷离道:“你问?” 令伯麟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道:“衙门里那些官员分为几派?” 李国臣眼睛看了一眼令伯麟,这小子竟然问的问题这么深邃,我说道拉帮结伙,他竟然能想到分派的问题,李国臣道:“从表面上可以分文官一派,武官一派;但是从民族上可以分满族一派,汉族一派;但是在盛京衙门可不一样,按察使司一派,安抚使司一派,布政司一派,盐运司一派,这就是四派,再加上其他的,这里面乱得很,但是如果有什么一致对外的事情发生,他们就会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这就叫做政治同盟。” 令伯麟不解的问道:“什么一致对外的事情?” 李国臣隐隐的笑道:“我们的到来再加上朝廷任命我为盛京的知府,他们就会把我们当成敌人来对待。” 令伯麟惊恐的说:“不会吧!” 李国臣喝了一口酒说:“没有什么不会的!一切皆有可能发生!还有就是我们盛京城里的土霸王—土知府(也就是副知府的意思,相当于沈阳市的副市长)车安,他是衙门的核心,但是最近由于身体的原因,渐渐的退出了官场,但是在这里他还是非常好使的,衙门里一半的人全部出自他的门下。” “那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见不到这些人,仗打完了怎么就官复原职了?” “打仗是我们手里有兵权的人的事,他们才不会管你呢!天天猫在自己的府里呆着拿着朝廷俸禄,这不比什么都强,等到打败了南人,该他们文官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也该出来了,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令伯麟、洪一、多都傻傻的长大嘴巴听着这一切缘由,心中的种种顾虑全部解开,恍然大悟。 李国臣站了起来,双手背在了后面说道:“以车安为首的成员肯定会与我们几个做对,处处给我们出难题,我们要小心为上,多加防备。” 令伯麟若有所思的说:“我们该怎么多加防备呢!” 李国臣看着令伯麟,走到了令伯麟的面前,将双手放在令伯麟的肩膀上说道:“从明天开始,你还是我的师爷,我命你为从九品的典史,怎么样?” 令伯麟的大脑在飞速的转动,想起了《盛京百事录》里的官职品级,从九品,没有工俸禄,没有名分,没有统一的官府,但是是我步入官场最基础的一步,师爷只是个幕僚,典史好赖也有事干,同意。令伯麟赶紧说道:“谢大人,不会让大人您失望的。” 李国臣语重心长的说:“以我现在的能力,不能把你一下子就放到显眼的位置,但是给你安排一个小官,是没问题的,再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最后当个大官是没有问题的。” 令伯麟知道李国臣所做的一切是为自己好,他已经尽到他最大的权利了,太张扬的话会被车安他们抓住把柄,到时就被动了。 令伯麟将自己的手放在了李国臣的双手的上面说道:“我明白大人你的苦心,我肯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走。” 李国臣点了点头,感觉自己没有看错人。李国臣是把手枪,那么令伯麟就是一颗装满火药的子弹,李国臣是把令伯麟当成了自己的工具,扫清在盛京衙门里的一切政治障碍;令伯麟也明白这一点,要想出人头地就得这么做,兵出险招,才能制胜。 李国臣将一只手从令伯麟的肩膀上拿开,放到了多都的肩膀上,对着多都说道:“多都,我命你为正九品的把总,与李恩平为一样的等级,同时是洪将军的副手,怎么样?” 多都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但是表面上强装作镇定,道:“谢大人!” 突然间李国臣宣布两条人事的调整任命,说明李国臣已经预料到了危险地来临,危险的导火索就是朝廷任命他为盛京的知府,这一任命点燃了下面官吏的情绪,看来暴风雨真的要来了。 不知不觉,时间飞快,已经是亥时三刻,深夜时分,四人衙门里密谈结束之后散去,令伯麟和洪一相互的帮扶着有些醉意的回到了西厢房,隐约的听见更夫再喊:“夜黑风大,小心火烛。” 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就表示已经进入到了深夜,该睡觉了,令伯麟躺在了床上,今晚的情景和李国臣说的那些话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本想和洪一借着酒劲再说说话,令伯麟看了一眼洪一,呼噜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洪一呼噜的声之中进入了梦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