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彻心扉 (第2/2页)
银子?” “确实是十万两,他们就是一口价,连讲价的机会都不给你。” “一个小小的县令十万两,真不敢想象别的官职究竟是怎样的价格?” 张峰来劲的说道:“这个我知道,我在一年以前买这个官职的时候,打听的很清楚,一个小县令,十万两,盛京知府和辽宁总督十五万两银子,朝廷的官职从二十万两起价到六十万两不等。” 六十万两,现在的官职最高已经炒到了六十万两,真的是难以想象,张峰道出其中的缘由:“虽然说这些官职全部是明码标价,但是也就是像这样的地方的官职有人会问一问,像那种朝廷的大官,动辄几十万两的银子没有人理会,拿着这个钱在这个年头在手里放着好不好,何必自找无趣,谁也不能把过河桥的钱卖了买了个官职这不就不划算了吗。” 令伯麟点点头,说得有道理,看来没有跟自己耍心眼,道:“你继续往下说。” “我花这么多的钱买来了这个官职,家里面应该说是一贫如洗,基本上没有什么了,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在县城的四个门的的位置让守卫们收取过路费,这样才能尽快的将十万两银子的本钱收回来,再加上我自己给自己定的价格五十两,就这样一直到了现在。” 令伯麟摆弄着手指,掐算着时间:“从你上任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怎么还没有收回来?” “哪能收回来?这北边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从山海关往北,最大的城镇就是盛京了,盛京往北,基本上没有像盛京规模那么大的城市了,越往北面越是人烟稀少,经济跟南方的城镇比起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收上来十万两的银子。” “那你就眼睁睁的看着老百姓叫苦连天,民怨四起?” “那我就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左右为难,忐忑不安。” 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早晚会出事情,老百姓一年能挣多少钱,赋税加上兵役,再加上这个糊涂县令自己加上的规定,老百姓还活不活。于是令伯麟开始恐吓道:“这样下去可不行,张大人,你的尽快想出个法子来解决现在的情况。” 张峰哀求:“大人,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我要是停止了收过路费,我那十万两的银子什么时候能后来?我该怎么办?” 令伯麟陷入了沉思,正常来说铁岭县归盛京的管辖,有义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但是这是十万两的银子,不是小数目,不能轻举妄动;但是不管的话,任由这样发展下去,民怨激增,造成民变,李国臣和我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乌纱不保是小事,砍了自己的脑袋那可就是大事了。 令伯麟脑中冒出了一个想法,先用库藏的银子代替那十万两银子,先给张峰,让张峰取消门口的过路费,话说回来,令伯麟用衙门十万两的银子换取一方百姓的平安,不知道这个方法张峰会不会同意。
令伯麟没有底的说道:“张大人,你看看这样行不行,我先用库藏里面的银子给你十万两,但是有一个条件?” 张峰说道:“什么条件?” “你让你的手下从此以后不再收取四个城门的过路费,怎么样?同时减少本地区的赋税和苦难人群的兵役,你看看这个买卖怎么样?” 张峰没有半点犹豫:“行可以,就这么办!那十万两的银子怎么给我?” 令伯麟掏出一脏银票:“这张银票面值十万,只不过没有盖上印章,盖上印章以后就生效了,你就可以去盛京城里面的任何一家票号进行兑换,你现在是贵人了,衙门欠你的钱,你以后快要发达了。” 张峰一听到令伯麟这么一说,赶紧摇手说:“令大人,这银票我不要了,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那怎么可以?这样的话你的损失可不就大了吗?” “没事,我这点损失算什么,就当花钱买个官职了,我不在乎,就当没有这回事情,我以后也不会朝老百姓收取多余的赋税了。” 这让令伯麟感到奇怪,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令伯麟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张峰有一个朋友,有一年朝廷管这个朋友借二十万两的银子,没有说什么时候归还,但是这个朋友非常的固执,总是托人朝朝廷提起银子的事情,后来把皇上还有太后逼急了,将这个朋友杀死,张峰想到这的时候,不禁感觉命跟银子比起来,那简直是一文不值,只要有命在,银子没有了可以在去赚;但是命要是没有了,有再多的银子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人生。 令伯麟没有再多问什么,为自己省下了十万两的银子难道还不好嘛!令伯麟扶起张峰,张峰说道:“我现在就命令他们将进出四个城门的费用取消。” 令伯麟办成了这件大事很有自豪的感觉,道:“张大人,你的那五十两的见面费也要取消,以后不要再有了,否则弹劾你的折子到了李国臣那里,我可保不了你。” “令大人,你放心,我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张峰话锋一转:“令大人,你来我们这里不会就为了我的这件事吧?” 令伯麟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们城中的盐价最近有没有巨大的波动?” “盐价,这个还真没有,我在任的这一年里面,一直非常的稳定,怎么了?难道盛京那边出了什么问题了?” 令伯麟“嗯”了一下,道:“出大问题了,盐价已经涨到了十二两一斤的水平,再这样下去,老百姓就得造反起义了,我今天特地前来看一看是盛京一个地方的问题,还是全国的问题。” 张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大人,根据我多年的判断,我断定肯定是盛京城里面自己的问题,因为从清朝建朝以来,盐运这一方面有朝廷严格的控制,不会出现价格巨大的波动,现在只有一种情况,有人在cao纵价格,准备大赚一笔。” “你和我想的一样,我待一会儿就出发,先辽阳那边看一看。” “大人,我看你还是不用了,如果全都是像盛京的那样的情况,我们这里早就乱了套了,你还是回去赶紧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 令伯麟说道:“张大人,你这里有多少斤的盐?” 张峰估计了一下:“市面上的有几千斤,但是在仓库里面存着的大约有十几万斤。” 令伯麟“唉”了一声,叹了口气:“不够,远远的不够,十几万斤太少了,最起码得有五六十万斤的盐才能将盐的价格拉下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这十多万斤的盐还少,这些盐够这里的百姓吃上好几年的,看来盛京的规模真的不是空谈,张峰:“那你接下来怎么办?” “我一会儿就起身,去辽阳县看一看,去了那里以后,我再想别的办法。” “但愿你这一趟去会有所收获。” 令伯麟起身往衙门外面走,走到了门口,看见痦子衙役和他的同伴,走到他们的面前,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你们以后跟着张大人好好地干。”痦子衙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一二三,看着令伯麟骑着汗血宝马越走越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