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眼族_第二百七十一章 永动机的工作原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永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2/2页)

真空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不只是一点两点,也就是这些星体与星球,在真空中,不仅仅只是存在而已。

    整个真空是在转动着的,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转动,而这些星体与星球,一在这真空中跟着转动,不但不会给这真空的转动带来阻力,反而会使这真空的转动的力量,越来越大,增加这真空转动的力量,也就是在增加这空间的力量,而这些星体与星球,之所以会增加空间的力量,也是由于其本身运动的惯性的作用。

    一个物体,在真空中的惯性所产生的力量,虽然并不是很大,但众多的物体,也就是这些星体与星球共同的惯性加在一起所形成的力量,特别是这些力量又是以转动的形式存在的,在真空中又好似全无阻力,无限似的后者推前者,不断的循环推力,这样形成的力量,对于这真空状态的空间来说,力量可就是大的吓人了。

    吴斌把这力量叫做空间的惯性,吴斌认为,这空间的惯性,在真空转动的状态下,是在不断的变大的,它们加起来的总和,可以超过任何在空间转动下所存在的阻力的总和,甚至是远远的超过,所以,空间才会在一开始形成转动之后,有源源不断的力量继续转动,也就是说,空间在开始转动之后,能不断的转动,在不断的去除一切阻力的情况下不断的转动,形成这转动情况下的空间之力,其根源,就在这空间的惯性。

    换而言之,如果没有这空间的惯性,如果没有这空间中的星体与星球,这空间真成了真空状态,里面真是空无一物,或是甚至连那些小的微粒也不存在,即使这空间真的转动起来,在转动了一断时间之后,在其最初的转动之力消失之后,这空间也会停止下来,空间即使在转动着,也有着其一定的阻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空间中真没有了星体与星球,还有那些小的微粒,即使它真的在转动,也体现不了它的转动。

    吴斌认为,托格所制造的录谱柔忒循,其工作的原理,其实在无意中,就模仿了空间,录谱柔忒循所制造的,就是一个真空的状态,而这个真空,其实并不是真正真空的,其间,也就是它的里面,肯定还留有少量的空气,而这些空气,就相当于空间中的星体与星球,而里面的双杆,更是最大的星体。

    录谱柔忒循的启动,也就是那主轴的转动,使得里面的双杆开始一起跟着转动,从而带动里面的真空开始转动,这就相当于空间最初的转动,而随后,在这真空里面的空气与双杆的作用下,最终产生了空间的力量,而且这力量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主轴近似永恒的转动,而且使得这主轴转动的力量在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非减反增。

    至于为什么要使这真空的状态处在一个方体的样子,吴斌虽然并不知道真正的空间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也许是方体的,也许是球体的,也许是不规则体的,但经过大智能模拟录谱柔忒循的工作原理最终得出的结论,再通过吴斌的进一步分析,吴斌最终总结出的结果是,这样方体的样子,非但不会对这转动产生阻力,反而会增加它的动力,也就是说,处在这个方体的箱子里转动,会增加这空间的力量。

    录谱柔忒循的工作原理到这里已经算是大致解释清楚了,而这工作原理,也同样解释了它的制造与设计原理。

    到了此刻,良平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认为,这录谱柔忒循的方体,只是一个四方体,虽然它可以让转动之力,也就是空间之力越来越大,但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体。

    良平想到的,是他在他们原来的世界的时候所学到的一个知识,是关于六边形的,以多个正六边形组合而成的事物,是最坚固的,这是人类从蜂巢中学到的知识,蜂巢就是以无数个正六边形组合而成的,这使得蜂巢变得十分的牢固,这也得到了他们原来的世界的科学的证实。

    因此,良平认为,这录谱柔忒循如果制造成正六边体的样子,也许里面真空的转动之力会更大。

    听了良平的设想,吴斌命令大智能同样做出了模拟,得出的结果果然如良平所想的那样,真空的转动之力真的变大了。

    在得到了证实之后,良平又做出了大胆的假设,如果制造成更多边体的样子,或这正六边体的面变得更多,所形成的转动之力,是不是会更加的大。

    经过大智能的再次模拟,又一次证实了良平的假设,而且这形体的样子,越接近球体,所形成的转动之力就越大。

    不过,让人觉得的奇怪的是,一旦这形体真成了球体,形成的转动之力反而比四方体还要弱。

    大智能只能是模拟,设定一些设定,最终得出结果,而这其中的原因,就算是这大智能同样也解释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