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对于神的理解 (第2/2页)
所说的两种神,他们都有可能成为,而这之后的几种神,他们也有可能成为。 接下来要说的,是第三种神,这类神,他们本身也有引领众人的想法,而他们与他们的信奉者,或只是他们的信奉者,又大力宣扬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如此一来,信奉他们的人就越来越多,他们只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更好一些,用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也就是用他们的方法,让越来越多的人过上好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信奉他们,信奉他们的方法,这样的神,旨在引人处事,改善环境。 第四种神,他们本身并不会认为自己是神,但他们的信奉者却认为他们是神,并大力的宣扬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这样的神,其实是一个精神上的象征,只不过,这样的象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只被当作信奉对象,一种是他们最后会融入信奉者的队伍中,最终成为第三种神,总之,这样的神,是他们的信奉者在借用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不过,大多数宗旨都是好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第五种神,则是被利用的存在,只是他们的信奉者为了某种目的,或是为了某些利益,以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作为主旨或引领标准,以达到这些信奉者的目的与利益,当然,这些信奉者的目的与利益,也有各种各样的,也有为了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一些的目的,也有为了金钱、地位、权力等等的,也有为了让他们这些信奉者得到神一样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的,这些目的与利益都各不相同,信奉者信奉的神不一样,他们的目的与利益同样也不一样。 第六种神,他们也是自己要成为神,不仅如此,而且他们还有目的性,他们认为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已经可以让他们成为神了,于是,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大力宣扬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他们同样也让他们的信奉者大力的宣扬,以便让他们可以更快、更好或是更大的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获得他们的利益。
第七种神,他们认不认为自己是不是神,他们无所谓,他们的信奉者认不认为他们是不是神,他们也无所谓,他们的信奉者多不多,对于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宣不宣扬,他们同样也无所谓,他们认为他们足够自己过好自己了,他们认为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无需去管周围的一切了,这样的神,在这么多种神中,是真正的大成者,他们无所谓自己所拥有的,也无所谓自己的本质,也无所谓追不追求本质,他们与第一种神是区分开来的,第一种神,还是在追求他们的本质的。 当然了,某些第七种的神,也可以被认为是第一种的神,因为某些第七种的神,确实有他们的本质,也在追求他们自己的本质,只不过与第一种神所不同的是,第一种神在追求他们自己的本质的时候,还要顾及到一些周围的方面,而他们,则是毫无顾及。 神的种类大致已经分了,而综上所述,神其实就一个形容,就是超越常人的存在,而他们的形象、思想、能力与行为,就是超越常人的依据与实力,而且所提到的这些,肯定是超越常人的。 所以最后,神的概念开始变得清晰又模糊起来了,清晰的原因,就是超越,而模糊的原因,也在超越,而这超越即会造成清晰,又会造成模糊,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字——“相对”。 如果加上“相对”两个字,这超越对于神的概念来说,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神除了有实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使他们成为了神,也就是,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他们的实力对他们的信奉者来说,是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在某些相应的情况或环境下,他们的实力是对他们的信奉者有帮助的,而这帮助,也是他们的信奉者认为的得到的帮助,并不是傍人看来的帮助,也许有的时候傍人看来,这帮助对这些信奉者是有害的。 如果有实力让人信奉,这信奉的程度可以强也可以弱,而且这实力还可以帮助他们的信奉者,那么,从相对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信奉者与神,有很多。 下属与上司,贫民与富人,平民与贵族,民与官,百姓与恶霸,兵与将,权位低者与权位高者,世俗人与有超能者,低种族与高种族,底阶级与高阶级,这都是信奉者与神,只不过,在这些关系中,神者可以继续为神,本该作为信奉者的人,可以继续信奉,也可以不信奉,甚至还可以反抗。 讲到这里,吴斌说,这只是他对于神的第一种理解。 对于神的第一种理解,其实还是有点世俗观念存在的,毕竟这还是属于等级制度方面的,即使不是等级制度,也是按强弱,大小,好坏等等方面来区分的,是一个程度问题。 而对于神的另一种理解,吴斌认为,真正的神,也许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其实他们可以与我们毫无关系,与信奉者也同样毫无关系,如果真要有,也只是一些联系而已,他们或许是不同空间的存在,或者是不同形式的存在等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