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_第一百三十二章 轰炸台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轰炸台湾 (第2/2页)

任何情况告诉任何人。”

    “这个我明白,那我就在机场和安德烈将军一起等勇士们胜利归来。”周至柔也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万一情况泄露,出击的飞机就危险了,而这样的情报泄密在***军里已经不是第一次。

    、、、、、、

    清晨7时,24架轰炸机群爬升至4800米,这个高度耗油量少,但飞行员必须长时间耐受低温和缺氧的折磨,因为距离长,机内的氧气只能在必要的时候使用。

    上午九点,台湾海岸线隐约出现在波留宁眼前。

    “波留宁同志,调转航向往左30度。”耳机里传来中队领航员菲德鲁克的呼叫。

    按住喉部通话器:“明白,航向往左30度。”

    cao纵飞机小幅度摇动了几下机翼,示意编队所有飞机跟上自己的节奏,驾机调整至新的航向。由于前半程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波留宁只能用这样的方式与友机联系。

    十分钟后,再次调整航向,往右一百二十度直飞松山机场。

    波留宁观察了一下气象条件:云层高度4000,有多处云间空隙,非常适合突袭。

    “我们已接近目标,距离10公里,等待命令,波留宁同志。”菲德鲁克已确定目标方位。

    “明白,等待命令。”

    一摇机翼,下降高度,轰炸机从云层中冲出,减速准备轰炸。机群里所有人都在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机场上空没有任何敌机,也没有防空炮火,地面也无异常。机场地面观察哨很可能将这些从北方飞来的轰炸机当作了自家人。成排的日本战机整齐地排列在跑道一侧,另一侧则是巨大的油库、机房——骄狂的日本人没有搞任何伪装。

    接通报话机,“全体注意,我是波留宁,按照原定计划发起攻击!重复一次,全体发起攻击!”

    轻轻一推cao纵盘,SB-2以接近20度的小角度进入,直扑目标——停在跑道一侧的96式陆攻编队。在波留宁座机身后,23架SB-2开始四散,以双机为单位各自飞向目标。

    第一批炸弹准确地落入了机场中央,爆炸声撼动了整个基地,几架日本战斗机挣扎着滑跑起飞,却被四溅的破片打个正着。接着,轰炸油库的SB-2将一个个巨大的储油罐变成了超级大火把,火柱冲天而起,机场到处都是爆炸、火光和浓烟。

    “炸的好,命中目标!”耳机里听到后舱机枪射手的喊声,其实不用他“通知”,飞机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下面的机场一时半会是恢复不起来的。

    一看所有飞机已投弹完毕,“全体注意,我是波留宁,全体返航,全体返航!”

    一推油门,加大马力离开台湾这片危险区域。

    没用通话器,波留宁直接用大嗓门喊:“给南昌发报,用明码,袭击成功!”

    、、、、、、

    接到波留宁明码电报的南昌机场一片欢腾,一直焦急等待消息的林俊总算松了口气,而周至柔是忙着给老蒋打电话报喜。

    第二天,特意赶到南昌的宋美龄与周至柔一同为航空队的勇士们举行隆重庆功宴,宴席中最后一项安排让林俊和所有苏联飞行员非常意外:一个硕大的蛋糕,上面醒目地涂着两行红字:“向工农红军志愿飞行员致敬!”

    宴会后安德卢普夫找到波留宁:“波留宁同志,我与安德烈同志刚刚决定,为了表彰你成功的指挥了这次突袭行动,我们将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题名授予你苏联英雄称号。”

    波留宁一听,“啪”的一个立正,可一张让酒精与激动“折磨”的通红的脸就僵在那里,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不要太激动,会不会批准还不一定呢,再说这个题名是你该得的,和你一同获得题名的还有前期在战斗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战斗机飞行员同志。”安德卢普夫拍了拍波留宁的肩膀。

    关于波留宁的题名是林俊想出来的,因为历史上这位杰出的轰炸机指挥员就是因为带队冒险轰炸台北松山机场,而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虽然这次出击没有赶上苏联红军建军二十周年,但应该获得这项荣誉的机会很大。

    、、、、、、

    11月24日,林俊接到一封发自莫斯科的绝密电报。

    拿着这份电报,林俊找到了安德卢普夫:“我们两个就要回国了,莫斯科将派出新的指挥员接替我们的职务。”

    安德卢普夫的表情有些奇怪:“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没什么大事,斯大林同志认为我和我的班底已经到了返回莫斯科的时候,国防委员会将任命你为莫斯科军区的副司令员,负责指挥战斗机部队,而我估计是要陷在莫斯科的办公室里,老老实实的做我的军事委员会委员。”林俊一脸无奈。

    安德卢普夫知道自己兄弟不愿意离开这里,安德烈对中国好像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而现在中国又处于最危及的时刻。但斯大林的命令更不允许违抗,而且他也应该是为安德烈着想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再怎么说这里也是战区,过于危险。

    “什么时候走?”

    “等新的指挥官抵达南昌后就走,接任的指挥员是鲁岑科夫,政治委员鲁托夫,而我总顾问的职位就由我们驻华使馆的武官德拉特文同志兼任,那位鲁岑科夫同志好像是基辅特别军区的航空兵副司令员。”

    “我知道鲁岑科夫同志,是个优秀的指挥员。还有德拉特文同志,估计会比你这个只知道指挥空战的总顾问称职些。”安德卢普夫这是在安慰兄弟。

    “呵呵。”林俊只能苦笑。

    这段时间林俊已经想了很多,自己的出现不过是让日军多遭受了些损失,根本不可能左右历史的巨轮。

    每天早晨洗脸照镜子时,他会想:“林俊、安德烈,安德烈、林俊?”

    1938年就快到了,自己已经需要以安德烈的身份回到苏联去应对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

    “安德烈,以后你只能是安德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