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AK47 (第1/2页)
1938年2月11日,红军总装备部。 林俊的新武器设计受到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的一致肯定,但他没有被“自己的发明”冲昏头脑:记忆里的新式武器多如牛毛,而且很多都是现在的技术能够制造出来的,但在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暂时压着不说。 昨天自己召集了几名轻武器设计师,要他们改进现有的捷格加廖夫7.62毫米轻机枪的设计,将原来在枪管下方的复进簧放在枪尾内,因为ДП-1928轻机枪连续射击後,枪管会发热致使安装在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受热而改变性能——这个缺陷早已经在部队的实际使用中发现,只不过以前没人去拍板改进而已,而这不过是个小改进,对原有的生产线和生产能力的影响不大,很快就可以回复大规模制造。 林俊不是不知道ДП-1928轻机枪的缺点,但更了解他的优点——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枪的机构动作可靠,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当然,如果给设计师们MG42的设计创意,估计同志们也能设计出导气式的通用机枪,但就是广泛采用冲压件技术,林俊也不能确定会不会对生产和装备使用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他决定不做尝试——保持现有军工生产体系,不做大的调整。 但在采取保守的措施为前提下,林俊还是做了件相对出格的事:他给了枪弹设计部门几份数据标注明确的图纸,如果是几十年后的军人来看,一定一眼就能说出它的型号——M43中间型威力枪弹,当然,它可能要被称为M38弹了。 对于这种新型枪弹,枪弹设计部门的同志感觉十分奇怪,他们认为它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设计它——摆明了射程和威力不如现有的步枪弹,用作冲锋枪的弹药又在威力、重量上过大。 “别和老子唧唧歪歪,就按着上面的数据给我试制,一个数据都不能改动,有困难吗?”对于设计师同志的意见,林俊用了个严厉的命令,“还有,这是绝密,必须做好保密工作。” 不用考虑其它因素,总装备部第一副政委的命令就是不可违抗的,再说数据详细,试制并不困难,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有限,不会对设计部门现有的工作造成麻烦,同志们只有服从命令这一个选择。 “安德烈同志要它干嘛?也许是在为一种新式猎枪设计弹药。”——如果林俊知道来的人里有个家伙是这么看待自己的命令的,一定会哭笑不得。 现在林俊的职务是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装备部第一副政委,但他明显是个军事军官,但却担任政工干部的职务,暂时干的却更像个装备设计师——典型的一人多职。前几天安德卢普夫来闲聊时说他是典型的不务正业,林俊反击:“我是能者多劳,要不你来试试?” “我只会自己的东西,没你这么厉害。” “开玩笑,和你比?全苏都拿不出第二个你这样的怪物!”对于兄弟的建议,安德卢普夫不屑一顾。 既然设计了M38弹,那AK-47也该提前出世,只不过这型号有可能会以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的几个字母命名。和********手枪一样,对于56式冲锋枪林俊就如同自己的双手一样熟悉,不光它的作战性能,连所有的零部件构造和制造工艺闭着研究都能说出来——前世里他的小叔当过多年的军区军械修理所所长,林俊在学生时代就常去,为的是能打靶。修理所里的轻武器没一样不熟的,还常看那些技工们修理损坏的枪械,甚至还在老师傅们的指导下自己动手修过几只损坏的56式冲锋枪,称得上一个不在编制内的合格学徒工。 今天他就在自己让人特别准备的绘图桌上仔细绘制56式冲锋枪的结构图,连每个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制造工艺都详细的标注出来。最初生产型的AK47很多部件用的是切削工艺,而林俊绘制的是成熟后的型号,基本按照56式冲锋枪的工艺标注,只不过将一些零件的材料换成了苏军枪械唱用的合金钢。绘制的有两种型号的56式:标准的木托基本型,还有是56-2折叠托。 林俊不喜欢56-1的折叠托,它容易松动,而且射击精度也不如标准型,所以直接选用了56-2的侧向折叠托。这样虽然制造工艺会稍微麻烦些,但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