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祸水东引 (第1/2页)
1938年8月5日,林俊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晋升军衔,成为军级指挥员,并被任命为苏维埃历史上最年轻的副国防人民委员 对于这次晋升,林俊本人和苏联高层都未感觉太大的意外,如果不是林俊个人推却,他早就该是现在的地位。 但就是再如何低调,25周岁的年级就达到现在的位置可是说是史无前例的,全世界都关注到苏维埃的一刻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头衔又加了几个,为的是能更好的参与红军的转型事务,不然只挂着装备部的名头有些名不副实的味道,但林俊的主要工作还是管理新式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副国防人民委员的身份又让他能名正言顺的介入军队的核心事务。 今年夏天已经过了大半,他一直在关注远东的局势:去年把小日本打得鬼哭狼嚎,提防着今年它们会报复。但到目前为止从布柳赫尔处得到的消息都是些小打小闹的边境小冲突,而远东大部的天气已进入雨季,到现在日军还没有大的动作,估计今年是不会有什么大文章可作。 就在晋升军衔后的第三天,林俊见到了即将前往列宁格勒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员、来莫斯科述职的老朋友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施特恩。 现在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已改名为红旗远东方面军,让原方面军的参谋长担任新组建集团军的司令,斯大林是下了本钱的,而施特恩的人生也和林俊所熟知的那部分有了稍微的转变——由于集团军组建的时间提前,参谋长同志“失去”了担任红旗独立第一集团军司令员的机会,而且远东方面有布柳赫尔坐镇,这远东方面军司令的职务更是与之无缘。 林俊知道施特恩是“委屈”的,但未必不是好事,就像他已经不用在为能不能过得了41年10月的那道坎而担心,贝利亚已经按照林俊的意思被亚历山大扔到西伯利亚负责林业生产,“肃反”的大旗已被林俊牢牢的控制在手中,而且这“肃反”的名词也快成为历史:斯大林的注意力已经放到军队建设上,西边的动静给他的压力也日渐明显。 老朋友相见当然都很多话要说,只不过施特恩带来的是元帅同志的问候,而林俊说的基本都是关于集团军建设的问题。 第八集团军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对芬兰的军事行动而准备的,把告诉德边科的那些东西也搬给施特恩。对于自己的职务变动,施特恩倒是很高兴:虽然表面看上去降了半级,但新组建的集团军可是红军中的核心,能成为这样一支部队的主官也不亏,更不用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才是苏维埃的核心——能到列宁格勒工作总是令人高新的。 八月十五日,林俊与身在莫斯科的一群军事大佬一同前往莫斯科卫戍区的靶场:兵工厂已经按照林俊的设计试制成功RPG火箭推进式榴弹.,今天要做性能展示。 火箭弹在上个月月底就已经研制成功,这段时间一直在做实验,而这次就是做定型前的表演。林俊前段时间已经去军工厂看过演示,所以心中有底。 “安德烈,这可比你上次说的要长一些。”布琼尼手里拿着发射筒说。 “上次是预计,元帅同志。这零点九一米的携行长度应该还是符合要求的吧?” “呵呵,一样一样。” 这批RPG口径40毫米,发射筒质量5.6公斤发射筒长910毫米,超口径火箭弹弹径85毫米,弹重2.2公斤,对于均质钢装甲的垂直破甲威力达到了惊人的380毫米,就是65度角命中也能击穿100毫米以上的钢板! 而其它性能也比林俊当初预计的好,测试成绩对于300米立靶密的射击集度达到了0.45×0.45米绝佳成绩,也就是说它的有效直射距离达到了惊人的300米。实际使用中虽然达不到这个精度,但经过严格训练的射手对300米距离上的固定坦克靶的命中率还是相当高的。 兵工厂的设计师们不仅为它设计了破甲弹,还搞了个破甲杀伤弹,可谓举一反三,对于一般的土木工事破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