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在劫难逃 (第1/2页)
9月19日上午,斯卢茨克第11集团军司令部。 马利诺夫斯基前天中午终于抵达自己的一线指挥部,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在参谋长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库罗奇金的帮助下建立起前线指挥网络。 说到这个参谋长,一个多月前马利诺夫斯基心里还有些芥蒂,因为库罗奇金是伏罗希诺夫任命的,元帅同志的老部下,骑兵出生,年初刚刚担任骑兵第二军参谋长,这次和自己一样属于破格提拔。 谁都知道安德烈同志在很多地方都与伏罗希诺夫同志在“较劲”,马利诺夫斯基还担心这位参谋长会在集团军建设方面会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但一个多月的合作让马利诺夫斯基明白了一点:这个参谋长并不是爱搞派系的人,是个优秀指挥员与得力助手。而伏罗希诺夫是将两个自己老部下绑到一块,也算放心。 昨天马利诺夫斯基还接到报告:右翼明斯克方向的第10集团军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扎哈尔金司令已经将自己的集团军与第11集团军连城一线,白俄罗斯方面已做好全线战役进攻部署。 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司令员伊万-潘菲洛夫斯基-别洛夫把手中两个编制最强的集团军顶在第一线,而把第三、第四集团军作为战役预备队,这明显是按照莫斯科的意思锻炼新组建部队――照理第三、第四集团军是在原来的两个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的,虽然组建时间相同,再怎么也会比第11、12集团军的作战协调能力强,但费季科还是把它们放在了二线。 马利诺夫斯基和扎哈尔金手中的两个集团军虽然组建时间不长,各军种协调能力有些问题,但真实的作战能力绝不容小视,这和克里姆林宫的特殊照顾有关。 第11集团军下属第三机械化军光最新式的T34就编有350辆,还有一个72辆KV-1重型坦克编制的重型坦克团,这都是一个多月前一步到位的,整体式换装,突击能力绝对是全苏第一!虽然组建时间不长,但真的要是下达突击命令,这四百多辆新式坦克的突击能力简直恐怖。 而第10集团军也下属有一个机械化第6军,由于的林俊在装备配属上的偏袒,机械化第六军的新式坦克装备数量也就是第三机械化军的一半,但在快速突击兵力方面它有老牌的骑兵第六军,对波兰这样的对手来说也算个重量级对手。 别洛夫压在一线的新式军队光两个集团军就超过20万,更不用说原有的筑垒地域与边防部队,加上后续部队的强大阵容,实实在在的将300公里主要边境线堵得个严严实实。 要是进攻,这20万部队也不用来个一字排开,只要拿下对面波兰人的新格鲁多克、巴拉诺维奇、斯洛尼姆、卢尼涅茨、平斯克,那留在面前的只有布列斯特了。无论从地形还是装备方面来说都对苏联有利,只要这搞定这六个据点,波兰在西白俄罗斯的统治就算到头了。 南方的基辅特别军区面对的情形也差不多,费季科司令员将手中的三个新式集团军都放在一线,而作为实力排行苏维埃所有军区第一的老牌军区,费季科在乌克兰这边为波兰人准备的是50万人的强大突击兵团――他一个军区把波兰人包圆都没问题! 再往南的敖德萨军区去年刚从基辅特别军区独立出去,实力一般,但只要看着罗马尼亚人它那点实力还算足够。 、、、、、、、 第10集团军指挥部里的扎哈尔金今天信心十足,虽然自己手中的实力不如隔壁的马利诺夫斯基,部队磨合也有点小问题,但要让西白俄罗斯的波兰军队老实些还是没问题――那些战略战术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波兰人还不够自己部队塞牙的。 无论从火力还是技术兵器与部队士气而言,自己手头这十几万人消灭一倍于自己的对手没问题,更不必说对面的波兰部队还没自己这点实力。 上个月他去第11集团军做过次“友好访问”,那边的马利诺夫斯基还带自己参观了他手中的第三机械军,看到的一切让自己心痒痒。 自己手里也有一个机械化军,但实力最多是邻居的一半,真叫人比人气死人,什么好东西都先配给这位装备部的红人了,自己部队想要新装备要等人家列装完毕再说。 还好莫斯科的安德烈同志没忘了“非嫡系”部队,先给自己一半新装备,不然手里的机械化第六军就要靠那些老式的T28去充门面了。 同扎哈尔金一样,马利诺夫斯基也没有把手头的机械化军放在部队的最前沿,这都是克里姆林宫的直接授意,免得那些还“见不得人”的新式坦克让对手发觉。 这次是演场大戏外加演习,角色到位就好,只需要让波兰人与全世界都明白:一旦“借道”,苏军将会全面出击,在基辅军区部队支援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顺道”将收复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波兰需要好好的考虑考虑自己的态度。 德国人也不想苏联过早的介入欧洲事务,那就要在政治利益上做出能够让苏联人满意的妥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与莫斯科建立起某种“默契”――逼迫捷克斯洛伐克不向苏联发出求援,这对德国和苏联双方还说都有一定的“好处”。 希特勒明白,只有这样才会不掉到英法的战略陷阱里:可笑的是英法一方面忙着挖这个陷阱,一面有忙着在上面铺桥――逼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屈服,间接的就是让德国和苏联有个台阶下。 柏林需要做的就是在施压的杠杆上再加点砝码,事实上希特勒也正在这么做:已在第一时间通过驻苏联大使向克里姆林宫抛出橄榄枝,并建立起相互沟通的通道。 帝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夫不光要忙于对英法的谈判准备,同莫斯科关系的调和也让他有的好忙――他清楚斯大林的个性,那位苏联的主宰应该有何希特勒一样的考虑:坚决不能让英法从中获利! 、、、、、、 9月22日中午,莱茵河中游河畔小城戈德斯堡,希特勒和随员们住进了以他20年代就认识的老朋友弗瑞茨-德莱森姓氏命名的德莱森酒店。 为了欢迎英国人的到来,酒店老板德莱森已经将家具和地毯都换成了新的:今天英国人的正式谈判代表团将飞抵戈德斯堡,只不过将会住在莱茵河对岸的彼得斯贝格酒店,而这边将是正式会谈的场所。 彼得斯贝格酒店是一个古堡式的旅馆,坐落在彼得斯堡山顶上,在这里能看清戈德斯堡的全貌。 就在希特勒抵达自己的驻地几小时后,张伯伦和他的代表团也抵达了戈德斯堡,张伯伦这次来不但要满足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所提出的全部要求,而且还有所加码。 城里为了欢迎英国客人的到来,一路上不但挂着德国的字旗,而且也挂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