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永远的秘密 (第1/2页)
“库尔恰托夫同志,我看你的气色不怎么好,工作时时需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林俊套用了一下伟人的话,眼前的这位设计师历史上可是只活了58岁,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透支了他的身体。 林俊的话让库尔恰托夫非常感动:“为苏联服务!元帅同志,其实也不是特别辛苦,这两天一直在赶片论文,没怎么休息,所以看上去脸色不这么好。” “哦,你还要写论文?”林俊不解:是什么混蛋制度!?还是哪个白痴要一名重任在身的专家将精力分散在那些学术论文上?! 出于对库尔恰托夫的尊重,林俊没有当场爆发,但他的疑问口气已经能让边上人感觉出他的不满。 库尔恰托夫听出了林俊话中的意思:“这也是整个工程里的内容,内务部希望我和其它几名工程师每年拿出一片学术论文,在科学院的公开刊物上发表。当然,那些都是一般的研究学术论文,不会有任何的泄密的可能。” 林俊知道自己刚才有些误解了,这显然是亚历山大下的一步棋,一步英美德都没有想到的妙棋:专家们还在正常工作。 美国人“曾经”为了“曼哈顿工程”几乎调集全美所有的核物理学家,那些科学刊物上关于核物理研究的文章就此绝迹多年——这显然是不打自招的做法。 人就是这样,做事也许多转个弯就能做得更完美,但爱转弯思维的人就是没几个。 一招妙棋,苏联就能成功的迷惑西方。 突然间林俊想到了一个很诱人的想法:历史上苏联有时候会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可恶的星球大战,老子也要牵着你们的鼻子兜圈圈! 远景规划就不去多想了,身边的人已经示意车队已准备完毕。 林俊要库尔恰托夫就坐在自己边上,在夜色中车队驶离机场。一个小时后,车队抵达一个灯火通明的工厂区。看上去是个庞大的火力发电厂,这应该是研究基地的掩护。 “元帅同志,按照规定您的卫队需要暂时留在厂区。”车队在厂区内暂作停留时库尔恰托夫说。 “保密永远要放在第一位。”林俊理解那些严格的保密规定,“古谢夫,让兰德斯科奇去安排一下,和地方的同志做个衔接。你、兰德斯科奇、列昂诺夫和阿廖沙和我一起进去。” “是,首长。”说完古谢夫下车去安排,内务部的同志已经先下车在等他。 “我的三个参谋的保密级别都是一级,我办公室里的文件由他们在负责。阿廖沙,就是那个大块头是斯大林同志亲自批示的克里姆林宫警卫局特级警卫资格,可以和我去任何地方。” 林俊对库尔恰托夫做了下说明,四个随员是可以接触到最高机密的,有随同自己进入基地的资格。 有林俊的话和几人的证件,研究基地当然不会阻拦。车队从侧面穿过发电厂,进入一片缓丘陵。车队的灯光照亮了前方的柏油路,远远地似乎看到两道高高树起的铁丝网构成的障碍。 这是一个永久性岗哨,库尔恰托夫告诉林俊这才是第一道真正的关口,刚才发电厂的门卫是幌子,后面还会有两道。 所有人都下车,内务部的卫兵仔细核对了所有人的证件,连林俊这个空军元帅也需要出示自己的证件——哨所处有进出人员的备忘录。 乘这功夫,林俊查看了一下四周的环境——铁丝网外都已经被清理出一条防火带,这显然是为了观察,不是为了防火,还有极其稀疏的茅草在,不过有人想利用这些植物做掩护是不可能的。 铁丝网上挂着大大的警告标志——危险,高压! 公路中段有电动起竖式路障,不可能有车辆能强行冲过去。公路穿铁丝网而过,两侧的铁丝网向两侧延伸,夜幕中看不到多远。但能看清的是铁丝网那头也有一条宽宽的防火带——那片防火带就不是铁丝网这边的单一功能,那代表着死亡!外人想穿越那片死亡地带是不可能的。 林俊叫过岗哨带队的中尉指挥员:“雷场有多宽?” “200米,普伦雅科夫元帅。”中尉向林俊敬礼后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