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_第三百一十三章 你来我往过家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 你来我往过家家 (第2/2页)

果反而让德国人教训了一顿——人的感觉器官对某种外界现象的反应速度大约是半秒钟,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的反应速度比这要快。但是,每一个飞行员的反应速度也不一样,越是反应敏锐、淮确,他的动作就越突然,就越出敌不意。要培养这种素质,在飞行训练中不能怕紧张,必须把飞行训练当作真正的空战对待,一丝不苟。

    两个小伙子的反映速度慢了,至少没赶上德国侦察机机组的反映速度。

    波克雷什金一贯就是把训练当实战,现在那些小伙子是要在实战中锻炼自己——你不能只喜欢做猛烈的动作,喜欢飞极限速度、极限高度,还得练出死缠烂打的本事,反应更是要快!

    波克雷什金正想拉着米洛诺夫去停机坪,突然看到值班员跑出值班室,敲响了铁轨做的警报器,“当、当、当”的警报声响彻机场。

    “布列斯特要塞方向正和德国人进行炮战,德国飞机正在边界它们一侧!团里要我们上去监视德国人动向,要是它们过来就打下来!”

    机场沸腾了!飞机发动机一台接着一台地吼叫起来,米洛诺夫边跑边抱怨:“这叫什么事?!”

    波克雷什金没对小个子中尉的牢sao发表意见,小跑赶向自己的座机:布列斯特那边小规模的炮战和零星交火都隔着布格河打了一个月了,可这战争还是没打起来:这到底算打仗还是其它什么?!

    、、、、、、

    飞行员们不明白,边境线上的双方士兵也基本被现在的“奇怪状态”搞得稀里糊涂。在德国那边,参加过德波战争和法国战役的老兵们舒舒服服的躲在工事里,大声笑谈着以前的那些丰功伟绩:美丽的巴黎和法国香槟是永恒的话题。

    德国老兵也搞不清现在是什么状态,现在已经对有时候落到阵地上的炮弹不以为意,顺便取消那几个今年才当兵的新兵——每次在零星炮击时新兵们都会紧张的要命。

    就在布列斯特对面的德军阵地,各种谣传都有,最多的一种就是元首已经同俄国人开战:双方都隔三岔五的用大炮招呼了,这不算开战算什么?

    经历过西线“静坐战争”的德军老兵最是坚信这种传言——39年那会西线可比这会要轻松得多。

    德军的下级军官们也闹不明白现在到底属于何种状态——他们只接到了坚守阵地、防止俄国人突袭的命令,但从未接到出击的命令,这可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一贯作风大大的不同。那些炮兵们接到的命令更有意思:只准使用中口径火炮试探俄国人,还不得全部使用,不能完全暴露己方的炮兵实力。

    德军的高级军官倒是清楚上面的意思:全面进攻即将开始,后续部队正陆续展开,现在这边界上的小打小闹不过是小小的前奏而已——既然谁都不“明说”,那干脆这样你炮击一阵、我还击几发继续下去。只不过这情况实在有违战争的本质。

    德国人这边搞不明白,对面的红军倒是人人清楚——最高统帅部要各级指挥员明确的让所有士兵明白:德军的全面进攻估计在今年夏天就会开始,现在的边境小冲突不过是德国人想搞清楚己方的部队配置而已。

    德军炮兵隐藏了实力,苏联这边也一样,那些大家伙和大量的重炮团还一发未放,都隐蔽在掩体和树林里。

    在布列斯特要塞,炮兵同志们在上个月已经同德军进行了7轮零星炮战,参加炮战的不过是一个76.2毫米加农炮团,每次炮击也从没集中使用过24门以上的大炮——炮兵团的小伙子戏称这是“星期交响乐”,意思就是一个星期上演一次。那些射程超远的F34型76.2毫米加农炮也没有一次把炮弹打到超过10公里,每次炮击也就是按照要塞制高点的指示,对着大致方向打上三五轮齐射就算完事,然后就是紧急转移阵地。

    莫斯科最高统帅部清楚边境附近的情况,按照林俊的说法,这叫“你来我往过家家,好戏还在后头”。

    话说回来,今年的天气也真是奇了怪了:都进入六月,西部边境上还是泥泞一片,两边的部队都得老老实实的窝着——机场的草坪上都能踩出一脚泥,那些土路上一般部队上去基本会寸步难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