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余生 (第2/2页)
经令他不堪重负的丞相一职,枢密使折彦质被迫接任丞相。 十一月初,赵不凡去了曾经的大宋北疆,带着时迁、焦挺等残存的旧友和已经出家的鲁智深和武松悼念那些逝去多年的北军将士,亲自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把他们的家人妥善安顿,随后他又找到徒弟尚昆阳,告诉尚昆阳说自己再也无法完成“天下没有乞丐”的豪言壮语。 最后的最后,赵不凡带着雪玲把他的师娘和师傅合葬到一起,告诉他们自己没有能够亲手为雪玲报仇,因为李察哥在岳飞和折彦质攻破西夏的时候自尽了,同时也告诉他们自己决定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1149年十二月初,赵不凡和朱链成为广州官办太学的先生,闲暇时会到太学里去授课,而且出资协助广州太学新设了哲学、数学、物理、儒学、道学、音乐、绘画等合计十二种学院。 1150年二月初二,尤西亚再度率领商队抵达大宋,而且她得到了一个惊喜——赵不凡、朱链、折月芝、雪玲、扈三娘、耶律余里衍和方百花带着聚贤庄的人组建了一支更庞大的商队。 时隔十年之后,赵不凡带着娇妻美妾再度回到了地中海,他们在热那亚接到罗尔夫,又到比萨接到雷德,又到威尼斯接到查理,然后一同回返拉奥迪赛。 得到消息的莱翁带着无数拉奥迪赛公民赶赴码头迎接,导致偌大的广场挤得人山人海。 当年在君士坦丁堡大学遇到的绘画女生已经是拉奥迪赛大学的美术院长,她看到赵不凡的时候不禁笑着调侃:“里洛总督!你带来的东方文化呢?” “难道尤西亚没有给你们带来很多翻印的书籍?” “噢!不!不!尤西亚公主不是你,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总督兑现自己的诺言!” “商船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我想应该会有洛神赋图?” “当然,早在七年以前,我请求大宋很有名的画家张择端临摹了一幅,而且他顺道临摹了一幅他自己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你应该会很喜欢。” “噢!天啊!我没有那么多金币!”人近中年的美术院长又紧张又激动。
“我把它送给拉奥迪赛大学怎么样?” “真的?” “我从不反悔。” “神赐的总督!你仍然是神赐的总督!” “谢谢!”赵不凡笑了笑,随即又看向旁边的菲尔。“听说你现在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总督。” 曾经青涩勇敢的菲尔已然变得成熟而且稳重:“我必须感谢你教会我很多东西。” “但你比我做得好。” 相视一笑。 菲尔给了赵不凡一个重重的拥抱:“欢迎回家,神赐的总督。” 赵不凡还没有来得及接话,人群后方突然传来爽朗的笑声:“里洛,我们应该再来一场决斗,前提是尤西亚公主不能再拿铜镜照我的眼睛。” “法塔诺斯!能不能不提这件事!我很抱歉!真的很抱歉!”尤西亚哀叹着说。 罗杰耶斯的声音响起:“法塔诺斯,如果尤西亚公主没有用铜镜照你的眼睛,你无法成为如此优秀的统帅。” “或许你说得对,一切都是光明神的指引。”法塔诺斯笑着耸耸肩。“欢迎回来,神赐的总督。” “今后我很有可能会经常回到这里,而且每次都会带你最喜欢的东方陶瓷,不过你需要准备好足够的金币。”赵不凡笑着调侃。 “你就不能慷慨一些?”法塔诺斯没好气地说。 “我给你带的是最好的,每一件陶瓷都价值连城,你肯定比我赚得多,罗马帝国的贵族需要来自东方的奢侈品彰显身份,不是么?” “你真是一如既往的睿智……好吧,我全要。” “这可不行,总要给别的朋友留一些,我可是为你着想,毕竟吃独食会引发众怒。” “尤西亚公主用铜镜照我的眼睛,我险些死在你手里……我要一半作为补偿。”法塔诺斯笑说。 尤西亚瞪他一眼:“你每次都用这个借口买走我最多的货物,你不能一直拿它威胁我的里洛进行交易。” “你的?”法塔诺斯瞥一眼站在远处观望雕像的朱链,明显是在提醒尤西亚。 尤西亚瞬间不吭声了。 莱翁察觉到气氛变得尴尬,立时招呼众人去市政厅享用晚餐,等到愉快的宴会结束之后,赵不凡又带着朱链、折月芝她们回到了自己在拉奥迪赛的私人住宅。 因为有尤西亚雇佣的人精心照看,所以这里非常干净,而且院子里仍然栽种着尤西亚最喜欢的月桂花和郁金香。 此后不到五天,庞斯伯爵和希蒙德先后抵达拉奥迪赛,经过现任拉奥迪赛总督菲尔允许后,众人又一次回到了曾经的圆桌会议室,他们一边商谈贸易合约,一边回忆过往,倒真是有种沧海桑田的感受。 从这以后,赵不凡在拉奥迪赛和威尼斯等地的产业通通被并入了聚贤庄,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赵不凡、朱链、折月芝、雪玲、扈三娘、耶律余里衍和方百花没有再参与大宋的任何军政事务,只是全心全意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搭建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网络,加强沿海各国的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 第二件是大力支持大宋的哲学教育、科技革新和艺术教育,每当回到大宋的时候,他们还会亲自到学校给学生讲些自己的人生经历。 第三件是相互陪伴,赵不凡带着朱链和折月芝她们走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沿岸国家,游览名胜,感受生活,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二十年。 尤西亚同样跟着她们一起,但始终是以朋友的身份,她和赵不凡之间再也没有靠近到对方半米以内的地方。 1170年1月,赵不凡完成了最后一趟远洋航行。 因为尤西亚的至亲已经先后逝世,她最终选择留在大宋终老,并且成为一名古希腊哲学老师。 赵不凡没有留下子嗣,当他陪着最后离开的折月芝走至生命的尽头,便毅然选择自尽,个人的所有产业都捐给了大宋,金银财物也全都分给了那些渴望读书但又贫困的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