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再赐婚 (第1/3页)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久早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此乃人生四大乐事也。但对于今天是都利行太子而言,欲娶的绝代佳人卢银花变成渤海国的贞孝公主,变成自己的亲meimei。而卢金花由自己的meimei、“贞孝”公主戏曲性地变成自己的新娘太子妃。由自己心满意足的婚姻大事变成一场由父王包办的一种“政治”婚姻,内心充满着痛苦和无奈。 卢金花却因祸得福,一不小心成为堂堂渤海国太子妃,不出什么意外,将成为渤海国母仪天下的王后。但她心里明白,这个“福”并不是因为她个人所得,而是因为被自己亲手害死的亲生母亲……。此时,她更感激两个人,一个是被自己冒名顶替的贞孝公主,自己干了那么多对不起她的事情,她不但没有嫉恨自己,还在国王面前为增加求情,救下自己的性命。要不是贞孝公主出面说情,恐怕自己性命难保,任何人说话都没有用,只有她说话、只有她在这个时候说话才顶用,那可是欺君之罪、死罪!另一个应该感激之人是六顶山悟缘主持,没有她我也不能成为当朝的太子妃,尽管她顾忌的是渤海国王家的颜面、国王的尊严、太子都利行的名义,但是还是成全了自己与太子的一段姻缘……。事到如今她也不去多想,心理活动很快回到现实,自己即将成为渤海国的太子妃的现实。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能成为“君王侧”的太子妃卢金花也概莫能外。她更要十分珍惜几乎是用性命换来的、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 前文书说道,卢银花被国王赐婚是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时间匆忙,没有按渤海国王室规定的《礼记》进行太子结婚大典进行。如今是太子都利行与卢城编户太子妃卢金花之婚礼大典。这次国王大武艺吸取上次赐婚之教训,在渤海国太极殿上,国王大武艺说道:“丞相突地稽?” “臣在!” “太子都利行与太子妃卢金花之婚礼大典时间上要充分”国王大武艺十分认真地吩咐道:“各个步骤、各个环节有条不紊,不能出现纰漏?” “上次由于微臣疏忽,没有按《礼记》的终规终矩去办,所以出现纰漏”。 “这一次,从头再来” “突地稽丞相,你有何打算?” 给卢城之卢家以卢金花之名义,再送一分贺礼,这样才不会受上次失败的阴影?” “怎么个程序和规格?” “就按咱们渤海国王室规定的《礼记》中约定的“六礼”,一样不拉”。 “渤海国王室规定的《礼记》中约定‘六礼’十分清楚,所谓的‘六礼’就是太子结婚的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我认为,要拟补上一次给太子造成的打击,这一次呀比渤海国王室大婚仪式要更为隆重和讲究”。 “要以我的名义”渤海国国王大武艺坚持说“再给卢家多送一份彩礼”。 对于多重的彩礼卢寿山、卢泰瑜刚开始还不肯接受,后来听说是国王大武艺下旨,只好接受卢金花的彩礼。这份彩礼表面上是给卢家,实际上是为了安抚太子都利行。 “国王陛下”突地稽丞相说道:“按您的安排,等于给太子结婚的规格提到您的级别了?” “提到了什么规格?” “相当于您迎娶王后规格来迎娶太子妃了?” “规格高点就高点吧,只要太子高兴就好?” 首先,突地稽丞相不紧六礼的规格高,而且洞房从新布置要比之前布置的要高档豪华多了,但也不能免贴红双喜、喜庆对联的习俗。洞房的主题也是大红色,形成红光映辉,喜气盈盈的气氛。床前会挂“百子帐”,铺上放上“百子被”,就是绣了一百个神态各异小孩子的帐子和被子;床头悬挂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帝王之家也希望“多子多福”。洞房内不仅铺设地毯,而且要设置多重屏障,龙凤大喜床的四周有布幔,过道里各竖立一座大红镶金色木影壁,乃取帝后合卺和“开门见喜”之意。 太子都利行与太子妃卢金花的洞房内金玉珍宝,富丽堂皇。右手边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玉如意一柄。前檐通连大炕一座,炕两边为紫檀雕龙凤,炕几上有瓷瓶、宝器等陈设,炕前左边长几上陈设一对双喜桌灯。安放龙凤喜床,喜床上铺着厚厚实实的红缎龙凤双喜字大炕褥,床上用品有明黄缎和朱红彩缎的喜被、喜枕,其图案优美,绣工精细,富贵无比。床里墙上挂有一幅喜庆对联,正中是一幅牡丹花卉图,靠墙放着一对百宝如意柜。 太子都利行与太子妃卢金花的大婚自然没有闹洞房的规矩,但礼节是少不了的。太子、太子妃入洞房后,首先要做什么?在民间,新郎新娘一入洞房可能就急不可耐地上床了。但是,太子、太子妃可不行,得把全套的活动进行完毕才能共度春宵。入洞房后先要祭拜神灵,向天、地、祖宗表达敬意。前文书说过,这种祭拜活动在进洞房前就开始祭了,要入同牢席,婚后数天也都要进行不同性质的祭拜活动。在新房东房间的西窗下设有餐桌,桌前列有像征夫妻同席宴餐的豆、笾、簋、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