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 (第2/2页)
移岳一般,果真不愧于‘飞山’之名!而那后一篇呢?又如行云流水,灵动娇夭,连绵激荡的快剑,又有何出处吗?” 卓超汗颜道:“愚兄的修为还差得远呢,怎可当得起兄弟你的如此称赞?不过,据说当年我柳祖师将这一套‘飞山十九式’剑法施展出来时,未与人动手之前,仅凭那股浩然气势,便已令江湖上的无数豪杰甘心折服了。” 梅砺寒与露子闻言,追忆先烈英风,不禁心旌摇曳! 卓超叹口气,又道:“而位于我派山门相对的那十九座苍山主峰下,每两两之间,又各有一道清溪穿泻而下,就如十八道银练一般!一齐最终汇入到了苍山东麓的叶榆泽中。那叶榆泽,是苍山脚下的一片大湖,因其形郭似耳,浪大如海,故又被世人称作‘洱海’。大理民间又有谚语云:‘霞移万花与阳溪,茫涌锦溪灵泉齐:白石双鸳隐仙至,梅桃二处并中溪:绿玉龙溪青碧涧,莫残溟眠阳南居。’而这谚语中又所说的‘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溟眠、阳南。’即指的是,自苍山十九座山峰之间穿泻而过的那十八道清溪了。我先前所使的那第二套‘碧幽剑法’,便是我派第三任掌门孤芷散人有感于此,潜心参悟出来的。” 梅砺寒点点头,忽又问道:“卓兄的最后那一招剑势又当何名目呢?与前两路绝技似乎截不相同。却又精妙无比,一剑如彩霞灿烂照引天际,跟着层浪鼓瑟,蜂拥迭至,若非小弟先有防备,当时早为抵受不住了。” 卓超笑道:“哪里哪里!那是愚兄自创出的两势拙笨招数,兄弟莫取笑了。” 梅砺寒道:“哦?” 卓超道:“苍山的云景变幻万千,亦是当地绝好的景色之一。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玉带云’与‘望夫云’。两者一为祥兆、一为恶征,玉带云妩媚灿烂,按当地白家的农谚道‘苍山系玉带、恶狗食白米’此云一现苍山顶上,便是寓意着丰年的到来。而望夫云则是冬日多现于玉局峰顶,此去不久,洱海中便会风浪大作,渔渡皆不得行于叶泽渝中也,因此,也被当地称作‘无渡云’。愚兄便是依此景义化出了两招剑法,一名‘献瑞丰登’,一曰‘劫渡狂澜’。” 梅砺寒闻听之后,不由得衷心感佩道:“点苍剑术名动天下,果非虚传,竟能将山水天然气象浑入武学当中,可见前辈高人与卓兄的境思卓绝了。” 卓超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是以,熟悉我派根基之人,又将我派的武功称之为‘山水剑法’。但我派所在地的苍山,山水之雄奇秀丽,云景之变化万千奇妙,尚且都在其次,却是以那山巅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称著于天下,世称‘苍山雪’。大理风光四绝‘风花雪月’当中的‘雪’,便是指的这里了。”
卓超与这两个少年一见倾心。当下,便由他向梅砺寒和露子介绍起了他们点苍派所在地大理的奇异风光。 梅砺寒与露子听他说道,下关的五瓶风,是因何经年猛烈不歇。上关的朝珠花,又是如何的娇艳欲滴、蓬大如莲、清馨悠远。还有点苍山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是如何瑰丽多彩,每逢夏季来临,半山腰上凝翠绕绿、山脚下百花齐放,碧溪过石,而高高的山顶之巅上却是乳白茫茫的一片。以及时至月满,泛舟洱海之上,仰望冰绡在天,而碧波万顷之下却又映衬出一帘金色的月影出来…… 此时艳阳高升,林间鸟鸣啾啾,再和以卓超将如梦似画般的南诏美景娓娓道来,直听得两个少年心神摇曳,大有把臂欲往一游之念卓超目向南方,道:“我派的所在大理,确是一派风光绝好的去处。若是此间事了,两位如有空暇,便请一同到敝派处游玩几日,便知愚兄的所言不虚了。” 梅砺寒与露子闻言后,当即一起点了点头。 三人一边漫步于林间,一边倾心相谈,不觉已有半日光景。此时前方的道途,也已快要到了林丛的尽头。 卓超撮唇打了一记响哨,猛听得林内深处传出一声马儿欢快的嘶鸣声响,跟着蹄声得得,由远及近,一匹宛似白练般的良驹,不一会便从树丛的背后奔了出来,它径直来到卓超的身旁。由他松开缰绳,又在马儿的头顶轻拍了两下,道:“对了!为兄此次从总盟里出来,原本是排在堂内众人的最后一批,只因愚兄心中急切仰慕两位的风采,这才好不容易说服了其他各派师兄弟,与他们的位置打了个颠倒,赶在头里过来的。而排在我后面的,是侠义堂中年纪最小的一名兄弟,他原乃四川有名的唐家后人,本身擅长施毒与暗器之道。另曾拜在‘神箭子’宋风阳的门下,习得了一手好箭艺,故被江湖上送了个‘赛李广’的称号,他名作唐熠,人虽年纪幼小,但性情耿直,而又难免有好胜之心,若是与两位较量起来,如有得罪之处,还望两位多多容情见谅。” 梅砺寒与露子相视一眼,无奈的点了点头。 梅砺寒见他似要道别而去,忽道:“卓兄此番而来,便是为得缉拿我俩,不知就这般回去,却如何向总盟交代呢?” 卓超哈哈大笑道:“技不如人那还有什么话说?何况输在你梅兄弟剑下的又不止我卓超一人。”他说着,便拱了拱手,旋又郑重道:“此间时日不早,愚兄先行别过了。两位一路多加保重,他日太湖再聚,咱们兄弟定当把酒言欢,一醉方休。”说着,便已翻身上马,一声呵斥,马儿便纵开四蹄,绝尘而去…… 梅砺寒望着马背之上渐行渐远的卓超身影,一股深忧不觉涌上了心头,他深知此番的江南之行必定艰险重重、九死一生,能否平安抵达太湖尚在难说之数。不禁转目向露子一眼,道:“露子,这一路上太也危险,你虽轻功卓绝,却不通武功,我对你很是放心不下,不如便先找处幽僻之地将你安顿下来,待我处理好此间事情之后,再来找你好吗?” 露子与梅砺寒在患难中相识,彼此之间相处时日虽短,但心中早已深钟下了同进共退之心。闻言后,她那一双明澈澄净的大眼里,不禁透出了一种深深的幽怨之意,似乎在怪责他说出这等话来。 当下,她虽口中不能言语,却也无须多言! 梅砺寒与她的那般目光只对视片刻之后,便已完全明白了她甘愿与己同生共死的心意,心中如似注入一道暖泉一般,顿有万丈豪情在胸,昂然的道:“那好!那么咱们便永远也不分开,生死一起,先到那什么太湖总盟闯上一闯。然后,再携手同去那南诏大理,去欣赏哪里的风花雪月,你说可好吗?” 露子闻言,内心涌上一阵欣喜,笑靥如花的点了点头,继而又晕生双颊,低下了头去……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