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第三节 国际走私 (第2/4页)
答应了这件事儿。所以,你得到了很大的酬报。既不推托,有答应了他的要求。可……你知道他从哪儿弄来的钱吗?” 店主:“这我怎能知道,又不能随便问。不过,闲聊中,我知道,他有几个朋友,在世界各地做古董生意。” 克拉拉:“这个老家伙,一直在周游世界,最近听说他发了一笔大财。一到哪个地方,便忙着收古董。” 店主:“这我不得而知。他一定赚了不少钱吧?” 克拉拉:“也许。顾老板,你们就这样匆匆分手了?” 店主:“临走时,他把他的手表送给我,让我戴在手上,留个记念。” 克拉拉:“他没有再向你提出什么要求,要一点啥东西回去?” 店主:“为了表示我的敬意,请他随便从店里拿些什么东西。我认真对他说,不算是报酬,只算留个记念。后来,他很不好意思地拿了三个小佛像,就此告辞了。” 克拉拉:“你这样殷勤,他只好收了?他不在向你要什么了。你既然是一片诚意,想来,他总也不会拒绝你吧?” 店主:“我说,华尔纳先生。这佛像好吗?唉。它是个不值钱的旧玩意儿。你收下,非要要,我真不好意思,把这东西送给你。这与你的身分不符。他却说。我什么都不要,就是要这小佛像。我想我非把它们带回去不可了。话既说到这份上,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得法子的事呀。哈,哈。他不容我略尽寸心,真是报歉的很。” 克拉拉:“你跟这位客人打交道,多赖你的智慧,得到实惠,也用不着再谈什么酬谢了。所以说,你算是个精明透顶的人了。” 店主:“要说,他人性也很仁慈。我在外面的活动费用,一切都包在他身上。他随时寄钱给我。这不,前段时间,我又收到他从新德里寄来的一笔款项。说实在的,钱多得我都花不完。” 克拉拉:“那么说,他人在印度?” 店主:“他是个游历家,古董收藏家,又是一个文物贩子,遇到合适的价钱就出手。整日东游西逛,居无正所,到处收购值钱的玩意儿。近的有尼泊尔,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国家,都是他少不了光顾的地方。” 克拉拉:“我知道他经常在中东游荡,可没想到,这几个国家他也不肯放过。” 店主啊;“探险家吗,多游历几个国家,就多一些机会捞到古物。到尼罗河畔呆上一段日子,赏赏异国情调,倒可以散散心,好好玩一玩,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倒也无妨。”他若有所思地吸了几口烟。 克拉拉:“是啊。这些国家还没有与此相关的法律,来制裁处罚象他这样的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结手段,损害本国任何文化遗产的罪行。” 店主:“世界上,法律有这样的规定吗?” 克拉拉:“那些国家的法律上并没有这样的规定,而且还允许考古学家探查古墓。” 店主:“看看,这不了啦。可那又有什么相干呢?肯做一件事总是有人的。” 克拉拉:“所以,你就这样大言不惭,就这样握着他那只友谊的手,大做生意,接受金钱,享受乐趣。” 店主:“这样好,我自己做事,自己当。人事间,谁不希望有钱这么一天。” 克拉拉:“所以你才有持无恐,肆无忌旦。那可不行,在中国虽然对文物没有既成的法律,但,要是开了一个这样的恶例,今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这可不是随便可以混过去的事情。” 店主:“你有知识,懂得法律,讲得也很有道理。可我是生意人,是要吃饭填饱肚子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呀。” 克拉拉:“你既然祈祷过菩萨的慈悲,自己就应做一些慈悲的事。不要参与那些坏事了?” 店主:“一个外国女子来做法官了。你的行为,真是活佛在世。聪明的青年人啊,我真佩服你。” 克拉拉:“那么你就应该弃恶从善,慈悲一点。” 店主:“不,不。我已经口头有约,就象发过誓,难道我可以随便让我的灵魂,背上违约毁誓的罪名吗?” 克拉拉:“好,那么就这样吧,先不说这啦。此事我已深悉无遗,但还有没有人知道,华纳尔想搞到这尊佛像呢?” 店主:“你已见到了他的来信,详情你已经完全知道了。此事除我们父女之外,只有你知道,除外没有任何外人获悉半点消息。当然,至于华纳尔安排的事,都是些什么人,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我知道,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克拉拉:“他还准备对那些古迹动手?” 店主:“柬埔寨。刚才我似乎说过这个重要的国家。” 克拉:“莫非……他要对吴哥窟下手?”她惊得又说。“那么说,那些古迹的未来cao在他的手里?” 店主:“他曾对我吹过牛。他有一个宏大的冒险计划。” 克拉拉急不可耐。“那计划是什么?” 店主:“他计划把吴哥窟巴容寺的浮雕切割运走。还想把造型奇妙的四面塔整体弄到美国。” 克拉拉:“这计划太庞大了,他竟敢冒天下之大不违。他大概是喝兴奋剂喝多了,兴奋得脑袋发昏了吧?他还能破坏这座比巴黎圣母院还大的寺院?吴哥城的建筑,在全世界也算是最大最美的建筑群之一。这****的,真是野心勃勃,罪该万死。” 店主:“我的回答,本来是为了讨你喜欢。没想到,倒惹你生气。” 克拉拉:“难道他对于他所喜欢的东西,都要置于死地,运回美国去?” 店主:“要是你能叫这个美国人的心变软,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花岗岩吗,他可以收买人让他们做种种卑贱的工作,将浮雕整体切割。” 克拉拉:“是呀。人一但有了这种野心,那么世上还有什么难事不能做到?” 店主一看她这样情绪,只好改口说:“听说,吴哥窟还是你的同乡发现的呢?” 克拉拉:“我可以对你说。柬埔寨当时是法国的殖民地。一八六一年,我国的博物学家亨利。穆奥来到中印半岛上的柬埔寨。他发现了吴哥窟。围着吴哥窟和吴哥城,转来转去地欣赏,不停地赞叹。” 店主:“他那是等着神的招唤。一定度过那一段令他刻骨铭心的辉煌的人生?” 克拉拉;“他返回法国,大肆宣扬他的重大发现。遗憾的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店主:“这是历史的悲剧。没人相信他的胡说八道。这只有神知道。”他猜想着:“那么说,他那次探险是白探,白看,白玩,最后完蛋?” 克拉拉:“也不尽然。可也让你言中了。令人悲哀的是,穆奥又一次到柬埔寨森林进行探险。” 店主:“结果怎样?他又有重大发现吗?” 克拉拉:“这可是件严重的事。一件去到那儿他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很可惜。在这次探险中,他染上了疟疾,离开了人间,未能回到巴黎。实在可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